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精神英雄”的生前身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13:18 大众网-农村大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何国英这么一个普通女孩,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精神家园,执著地追求理想,坚强地面对苦难,堪称这个时代的精神英雄。”读了7月27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的《最后的答辩——一个女硕士的生命绝唱》报道,一位深受感动的读者在互联网上留下了上面一段话。

  打开转载了何国英故事的网站,大量的网友跟帖中,充满了“精神英雄”、“精神
灯塔”、“中国的脊梁”之类的赞誉。

  “她的人生是一篇无可挑剔的论文”

  为何国英治病的医生在新华网上发帖,讲述了何国英生命最后时刻里的故事:

  “我是看着何国英最后一次住院和死亡的,在她去世后的这段时间里,我常常想起她。第一次见到她是她住院的那一天,她那楚楚动人的身影和清秀的脸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完全不似答辩时的那么憔悴,那时候的她,病情已经是不能再拖延治疗了,可是她一定坚持要完成答辩。我们医生都被她这种顽强的精神感动了!作为一个年轻的直肠癌患者,她能活8年在医学上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病例了。她一直在我们科化疗,我们医生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可由于何国英专心于实验,最后一次住院的时候已经双肺再次广泛转移了!只要稍微改变体位都会引起呼吸困难,我们科室尽最大的努力为她减免费用、给最好的治疗,并给她捐款。她走的那一天,我们科室的医生都在现场抢救,但回天乏术。值得欣慰的是,她走的很平静,因为她的心愿终于完成了……”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何国英曾跟好友说过,此生一个心愿未了,一个遗憾永留:心愿是能有工作,有房子,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遗憾是没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何国英去世一个多月了,她的老师、同学、朋友却没有停止对她的思念。谈起她,人们似乎仍有说不完的话。

  老师说,“她是那种谁见谁喜欢的学生,懂事、孝顺。”

  师妹们说,“师姐是个懂得爱与感恩的人。”

  男朋友,一个与何国英同校的在读博士:“最打动我的是她身上那种纯粹的朴实,这在今天的女孩中已不多见。别人有困难,她总是尽力帮助。我跟她学到好多东西。”而遗书中的一些安排,让男友每每想来就潸然泪下:代我多去看看父母;骨灰不要留下来,让父母拿回去太残酷了。

  一位网友用这样的话为何国英短暂而灿烂的生命作结:“她的人生就是一篇无可挑剔的论文”。

  故事背后是中国农民传统美德的丰富积淀

  何国英的家在广西横县云表镇邓墟村,是一个上万人的大村庄。

  一间狭长的、用黄泥垒起来的房子,里面隔成四个很小的房间,房头是灶台,房尾挤出一块地方养猪、鸡。由于左右都是人家,房间密不透风。这就是何国英的家。记者在房间里几分钟后,便已汗如雨下。在这样的环境里,何家的两个孩子在1997年双双考上了大学,自然就轰动了贫困的村庄。

  人们谈何国英,离不开谈她的父母。横县中学教师刘振锐回忆起10年前自己带过的学生:“何国英姐弟同班。他们的学习天赋并不是最好的,却是最努力的,这得益于父母。她父母常来,向我了解姐弟的学习情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农村,这样的父母不多见。”

  村卫生院医生韦文顺说,这家人特别孝顺。80岁的爷爷瘫痪在床,何父尽可能不让老父亲受委屈,因此生活虽然清苦,但老人心情很舒畅。

  弟弟何宗明说,读高中后离家住校,父母每个星期天都来看姐弟俩。从村里到县上,骑单车来回5个小时,高中整整3年,父母每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一天下大雨,父母一身泥一身水,姐姐哭了:“阿爸,你不要那么辛苦了,我们会好好学的。”

  那天,父母走后,姐姐对弟弟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坚持到底。

  许多年后,何宗明明白了,父母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无言地教育子女,要坚持,不要轻言放弃。

  何宗明说,这么多年,父母节衣缩食供他们读书,平日里只吃白饭、青菜,家里没有一样电器,一台老旧的电视机5年前就已经坏了。可父亲每年花一两百元订书报却是雷打不动。

  55岁的何父,当年考初中的成绩是镇里第一名,但身为长子,下有6个弟妹的现实使他只好忍痛辍学,那年才12岁。1982年,何父自费到南宁师范学院学习电器修理。25元学费是借来的,整整三个月,没吃过肉。晚上熄灯后,就跑到路灯下看书。三个月后结业,他拿到了考试第一名。

  何父、何母是中国农民中最常见的那一类:老实,不善言谈。在聊了很长时间后,记者才从何父挤牙膏似的谈话中归结出“如何教育孩子”的几个关键词:孝顺、助人为乐、做人。

  “何国英奖学金”传递何国英精神

  新华网上一段长长的留言,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2005年7月14日,何国英走的那天,何父抱头蹲在病房走廊。细心的广西医科大肿瘤医院化疗科主任胡晓桦上前询问,原来,尽管医院减免一些医疗费用,但因这些年供两个孩子读大学以及为何国英治病,家里不但一贫如洗还欠债累累,眼下还差3000多元医药费无力支付,失去女儿悲痛未绝,新的难题又摆在面前!胡晓桦当即动员医护人员捐款。爱心如汩汩暖流涌动,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何父交齐了医疗费。

  关爱的故事何止这一个。在广西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师生们曾自发捐款,为何国英筹措手术费;导师们更是从学业、生活上给予了许多支持。

  正在筹措的“何国英奖学金”,便是一位一直关心她的教授倡导进行的。教授为了帮助这位令人敬佩的学生完成学业,曾资助她两万元钱做手术。何国英没用这笔钱,病重的时候,她在遗书里做了交代:将两万元钱还给老师。何国英走后,教授拿着自己送出去又回到手里的钱,流泪无语。教授说,尽管只有两万元,但他希望通过创办“何国英奖学金”形式,将何国英的精神传递下去,唤醒更多的大学生,也希望社会来关心、支持这个奖学金。

  爱与感恩是精神的大境界。采访何国英家人时,记者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何父说,“有个请求:通过媒体,谢谢那许许多多帮助过国英的人。”

  (据新华社南宁8月18日电)

  何国英故事

  何国英来自广西横县一个贫困山村,1997年考上广西大学。读大二时,她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但她从未放弃学业。2002年,大学毕业一年的何国英以优异成绩考上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主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当年11月底,她的肺部出现癌广泛转移。短短两年多,4次化疗、一次大手术,每次疗程2~3个月。何国英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折磨,体重剩下不到35公斤。

  今年5月底,病情恶化的何国英不得不再次住进医院。而6月10日她应该进行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考虑到实际情况,学校表示她可以不答辩,也可以把答辩会场搬到病房。然而,对何国英来说,在严肃的氛围中按照标准的程序答辩,有老师和同学在场,才是完整的。她含泪央求医生和导师满足她的愿望。

  答辩如她所愿进行,1个月零4天后,年仅28岁的她安静地离开人世。

  她的遗书里有如下内容:财产3000元,一部分给父母,一部分捐给失学儿童;内脏器官如果能用,就捐献给医学研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