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风雨华章十一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17:01 深圳晚报
风雨华章十一年(图)
  日前,《深圳晚报》在全国285种晚报都市报类报纸竞争力监测中综合指数位列第16位,在中国晚报界列第6位。为感谢深圳社会各界对本报十一年飞步成长的深情支持,本报今日推出大型特刊和编辑部文章

  引子

  弹指一挥间,《深圳晚报》和热爱她的读者朋友们走过了十一年。

  十一年,一段不短的历程,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几千个与您相伴的午后与黄昏,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编年纪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珍藏心语。

  正像这座善于创造奇迹的城市一样,我们这张报纸同样证明着“深圳速度”,同样展现着“深圳精神”,从一支新闻新军,迅速成长为“晚报四小龙”,今天又跻身全国晚报都市报类报纸竞争力16强、中国晚报界6强,成就晚报新世纪的新辉煌。

  我们这张“今天的报纸”,我们这张愿作百姓灯下客的报纸。

  凭一夜之行,入千尺之谷,凌万丈之霄;凭一宵之短,似朝花之绚烂,如晨露之鲜美;凭一页之薄,承百姓之家事,载万民之苦乐;凭一纸之轻,集一城之翘望,擂激昂之重音。

  十一年,风华秀茂,十一年,行板如歌。

  一

  一座完整的城市,一个成熟的城市,必然有一张晚报相随。

  但是,深圳建立经济特区10多年后,还没有一张属于深圳的晚报。深圳的新闻人决定填补这项空白,一纸申办《深圳晚报》的报告呈送深圳市委、市政府,呈送国家新闻出版署。当时的《深圳商报》总编辑高兴烈同志和后来的《深圳晚报》总编辑王田良同志开始了《深圳晚报》倒计时工程,马不停蹄地忙开了。《深圳商报》1993年8月26日正式向全市市民宣告:《深圳晚报》明年初创刊。也许是一个巧合,宣布晚报即将诞生的日子,也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生日。

  1993年的10月,在南飞的大雁中,有这么独特的一群: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目的地只有一个:深圳晚报。携着西北的风、东北的雪、江南的雨,他们走来了。

  50个彼此陌生的面孔聚在一起,搭成了《深圳晚报》最初的骨干。

  在熬了几个通宵之后,1994年1月1日的中午,一张张飘散着油墨清香的报纸撒向街头:这是深圳第一张晚报,这是第一张《深圳晚报》。她在宣告一个如春天般温暖的消息:揭开新年第一张日历,每当夕阳西

  沉的时候,我总是用生动的眼神,深情地注视着你。

  二

  雏凤破壳第一啼是激越的。日复一日的出版,依旧绚烂夺目,它让深圳人一下子就爱上这初生的婴儿。一连串的重磅报道为我们得分,一个个精心策划为我们增光。

  《随意宰客何时了冤钱花得知多少中小巴收费多犯规》、《民工也要吃饭为何不给工钱?》、《三个管理处管不了两个化粪池》、《老朋友,别怪我!新朋友,别谢我!》、《深圳的散钱哪去了?》等一系列贴近民生的报道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还有轰轰烈烈的“怎样做个深圳人”大讨论,还有风风火火的世界杯报道,无一不新鲜,无一不热辣。因晚报的到来,新闻如此热闹。

  《深圳晚报》也赢得了新闻行家的称赞。在这一年的全国晚报年会上,第一任创报总编辑王田良在会议上向大家介绍了创刊以来的发展情况,向大家推荐了全面实行采编全程电脑化的先行经验,晚报同仁不禁赞道:《深圳晚报》真是一条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的小龙!

  在这次全国会议上,《深圳晚报》就与《钱江晚报》、《扬子晚报》、《武汉晚报》一起被推举为“中国晚报四小龙”。《深圳晚报》声动江湖、名满天下。

  三

  “四小龙”,这是一份极大的光荣,但是《深圳晚报》人更深深地懂得,得来不易的“四小龙”的称号,更是催人奋进的鞭策,更是力争上游的鼓点,我们决心将精彩进行到底,将辉煌写满征程。从第一天到第365天,从第一年到第十年。

  《深圳晚报》开始了一步一个新脚印,一年一次大跨越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0年1月,刚刚担任《深圳商报》社长的黄扬略在他主持召开的第一次社委会做出的第一个决议,就是要将《深圳晚报》做大做强。《深圳晚报》迅速从日出四开24版,发展到48版甚至56版,最多时候日出132版,成为深圳媒体中报道最丰富的报纸之一。

  我们揣着沉甸甸的期待,火辣辣的寄语,满怀豪情地出发。用一个又一个热点报道、专题报道、独家报道串起《深圳晚报》的一个又一个年头。

  1995年的系列报道《黄金国道行路难》,通讯《香港向祖国走来》;1996年的系列报道《深圳超过十万人不通邮》,消息《衡水副市长深圳斗歹徒》;1997年的系列报道《缅怀小平》,系列报道《香港回归》;1998年的系列报道《过年了,我们该怎样回家?》,通讯《女记者夜宿十元店》,1999年的系列报道《澳门回归》,揭露跨国爱情骗子的追踪报道《哪怕你逃到天涯海角》,2000年的《新千年特刊》,消息《鹏城天才少年摘取肖邦钢琴大赛桂冠》;2001年的消息《我想找个老伴共度晚年》,消息《谁肯救我姐姐我情愿嫁给他》;2002年的通讯《买本傻瓜辞典也能过关》,系列报道三峡《大江截流》;2003年的《抗击非典》系列报道,《伊拉克战争》专题,《神舟五号升空》特刊;2004年的《拯救地贫儿“燃料行动”》系列报道,新闻调查《内伶仃岛辖权最新证据找到》……

  在这些日子里,我们不断地创新,总能满足读者的目光,每一年都树立一个品牌。我们在深圳报业中最早推出了周末版,我们编辑《昨夜今晨》、《今晨连线》,我们推出了《民生热线》、《情感热线》,我们设立了《24小时目击》,我们推出了《新闻杂志》……

  在这些日子里,我们从未放弃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从1994探讨“怎样做个深圳人”到2004年的建言“建设国际化城市”,这样的推心置腹年年都有;读者日,总编辑王田良与全体编辑记者走上街头与读者面对面,保持着我们“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的本色。我们还举办各种社会活动,真心为读者办实事。“挑战六月”的高考报告会,为学子出点子;“万人牵手”联谊会,为单身男女提供机会;《为国足壮行》文艺晚会,《感动深圳》文艺晚会,为读者奉献一个个难忘的夜晚。

  这些精彩的新闻串起了十年的历程,这些火热的活动赢得了读者的喜爱。用贴近民生的真诚,用服务读者的热忱,成为了深圳人的好朋友。

  我们这张一日之中最新鲜的报纸,也因这厚爱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晚报,已经成为深圳家庭订阅量最大、拥有稳定读者群最多的强势纸媒体之一。一项读者调查显示,每份《深圳晚报》的平均传阅人数为4.4人,5人以上传阅占26%的比例。这说明,我们每天的读者数以百万计。《深圳晚报》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一家影响百万读者和家庭的最具亲和力和影响力的主流报媒之一。因而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巨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使我们成为近几年来广告增长、发行量增长最快的本土报纸。75%、128%、130%,跳跃的数字,是我们跳跃发展的身影。

  《深圳晚报》人从未虚度一个年轮。10年,我们从一支新闻新军,成长为新闻铁军。

  四

  时光飞电,《深圳晚报》又迎来了2005年的春天。这是又一个十年的第一年。如何续写辉煌?如何更上层楼?《深圳晚报》人深深地懂得,办一张永远新鲜的报纸,没有比艰苦奋斗更直接的捷径,奋斗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格言;没有比改革创新更智慧的方法,求新,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新任总编辑杨黎光承继晚报优良传统,学习前任总编辑王田良的丰富办报经验,提出“写好看的新闻,发有益的信息”的办报思路。以此为指针,我们展开了大规模的市场调查、读者调查、广告客户调查,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心声。我们以最大的诚意全面实现文化的关怀、情感的关怀、成长的关怀、实现自身价值的关怀和社会的关怀等等。我们知道,我们因读者而存在。

  刷新版面从3月21日开始,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推出“今日看点”版,一天一个独家报道、新闻调查,捧出最具冲击力的新闻。《48小时踢爆四条走私通道》、《神秘光盘藏8万人资料》、《高速路插满香烟广告》……让读者每天都有阅读的理由。

  我们不是人云亦云的报纸,《深圳晚报》有自己声音,与独家报道同时推出的还有独家的声音,《晚报时评》、《总编值班札记》、《新闻话外音》、一系列评论专栏,鲜明地亮出观点,挖掘新闻的内涵,晚报的报道更加立体,更加厚重。

  6月,我们听取读者意见对版面进行了第二次调整。没有过多的声张,因为我们知道任何调整不如报道更有说服的力量。最大当量的爆炸,是一组关于《“哈根达斯”蛋糕产自地下作坊》的报道,震惊全国,《深圳晚报》又一次声威大震。还有《解读城市抑郁症》系列报道,《分时度假陷阱》系列报道,《支援灾区》系列报道,篇篇都是关注民生的记录。

  我们一如既往地参与社会活动,与读者保持着零距离。“挑战六月”高考报告会,购物节是我们每一年操办的盛会;“万人牵手”是每一周的例会;市民看医药的“阳光之旅”、市民看规划的“畅想之旅”,是隔三差五的恳谈会。我们还创办了《深圳晚报》手机版,这是深圳报纸当中的第一个手机版,我们在第一时间把“本报讯”传递给读者。

  读者的选择是检验报纸的一把尺子,读者每天都在投票。我们注意到发行量在不断地上升,我们注意到读者的阅读时间在上升,老朋友喜欢依旧,新朋友纷至沓来。我们听到读者在说:《深圳晚报》是可看的,是耐看的,是必看的。

  读者的选择就是给予我们的奖赏,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把“面向家庭,贴近生活,服务社会,关注民生”的宗旨更加谨记。怀抱着新闻理想,我们埋头前行,不敢为一次成功的报道稍作停留。

  与读者的选择同时到来的是同行的掌声……就在我们默默前行的时候响起来,今天,“全国晚报都市报类报纸竞争力16强”,“中国晚报界6强”的花冠就不期而至,是对我们10多年成长的最大鼓励。负责评比的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组委会,用科学的数据为我们说话、用高昂的人气指数为我们喝彩。

  我们为下一个十年,开了一个锦绣灿烂的好头。

  五

  鼓励从来都是鞭策,鼓励从来都是让历史告诉未来,鼓励从来都是为了明天会更好。

  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一纸锦绣,我们走到今天的辉煌,也正是因为从未满足于曾经的成绩。我们只当自己是一张白纸,只当自己是一个小学生,一丝不苟地握着画笔,认真地做着功课。即使真的画出云霞灿烂,我们更愿意锦上添花。

  我们的报纸会始终牢记神圣的职责,信守人文的理念,永不放弃社会良知。我们不会只需要别人的悲伤,而不去支持他们战胜悲伤;我们不会只需要猎奇别人的隐私,而不去帮助他们解除痛苦。我们把这座城市当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而不是当成一个上演虚构故事的舞台,所以,我们保持素面朝天的质朴,崇尚新闻的真实。

  我们珍视一张报纸与读者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我们希望《深圳晚报》永远是读者的最佳选择。作者:本报编辑部 发表评论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