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存在隐患 广西特色农业面临三大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10:41 桂龙新闻网

  记者近日在素有“西红柿之乡”美称的广西资源县车田苗族乡采访时发现,西红柿种植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财富,但也存在一些隐患,工作在一线的农业技术人员提醒: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到这个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种植项目单一成为发展隐患

  石山底生态自然村是车田乡首富自然村,这里的36户农户户户以种西红柿为主,200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100元。村民兰永忠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种了三亩西红柿,主要种植荷兰瑞克斯旺、百利等良种,还试种了30多个新品种,以便为明年的种植挑选良种。兰永忠说:“今年种的西红柿品种很好,天公也作美,加上西红柿价钱不错,一亩地至少可以收15000斤,到现在我们家已经收入了2万多元,年底收6万元没问题。”

  资源县农业局绿色食品站的负责人刘修瑜说:“这里的农民以前很多都在福建、广州、深圳打工,一年辛辛苦苦赚点钱,出去生活开销便所剩无几了,现在种西红柿,一亩地一年少说能挣1万5千块,还可以和家人在一起,照顾老小,比外出打工强百倍。但是,农民对种植西红柿的期望值很高,甚至认为只要种了就能够发财,其实,单一的种植项目已经在威胁将来的发展了。”

  据刘修瑜介绍,现在贵州以及广西其他一些地方也在发展西红柿种植,如果没有市场观念,没有忧患意识,仅仅凭借10年的种植经验、100%的嫁接技术和最好的品种,在三五年之内可能效益还能保持很好,但是五年之后就很难说了,农民对西红柿的投入很多,一旦市场有变化,将会亏的很惨。

  “要把西红柿产业长期发展下去,就必须以西红柿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而科学的。”刘修瑜说。

  假农资使农民深受其害

  “西红柿常见的斑点病用丙环唑就能对付,这种农药100克卖3块5左右,但是很多个体的农资经营户把同样的药改个名字,就能多卖5、6块,农民一亩地用药一次就损失40多元,遇上假冒伪劣的农药和肥料就更糟糕,误了农时,损失的就是一季的收成。”

  针对目前农资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刘修瑜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按照国家规定,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商品只能由各级农资公司、农业“三站”、供销社和生产厂家设点经营,但实际上广西农资经营挂靠、出租、个体承包等现象十分普遍,农资经营主体十分混乱,农资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据了解,仅今年上半年,广西就查获不合格化肥7303.86吨、种子3.27吨、农药2564瓶(包)、1112公斤,农资商品总体合格率73%。

  刘修瑜说,市场化是一个方面,但是关系农民生产安全的农资,还是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花大力气加强监管。

  自主科研能力弱、成本难以降下来

  据了解,目前车田乡一亩西红柿的种植成本是3000元,高的甚至达到6000元,其中光种子就至少要花700元,而目前广西乃至全国很多地方西红柿的种子都是依靠进口的,从荷兰进口的“百利”,一粒种子就卖三角八分钱。

  刘修瑜介绍,在软件方面,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农民夜校以及现场培训等,推广嫁接、避雨栽培、地膜覆盖等高效栽培模式,但是在硬件方面,比如优良种子,我们不得不花大价钱去国外买,这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高成本的问题,车田乡在前些年均采用分段嫁接育苗的方式时,曾通过多次嫁接的方法,1株苗可以分成两株、4株、有的时候甚至分成10多株,这样成本是降下来了,但是苗的质量却下去了,多次的分段育苗也耽误了农时,最后往往得不偿失。农业科技人员建议分段嫁接育苗1株苗只能分成两株,生产成本还是居高不下。

  刘修瑜说,解决这个矛盾,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开发自己的优良品种,降低生产成本。

  来源:

  新华广西 选稿:韦力萍 作者:王立芳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