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8项创新 我新型潜艇正式服役(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04:35 重庆晨报
28项创新我新型潜艇正式服役(组图)
新型国产潜艇。

28项创新我新型潜艇正式服役(组图)
28项创新

  我军新型潜艇的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是潜艇研制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潜艇总体技术性能的确定。对专家的设计拿出审查意见,不仅要能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问题,还要提出解决的办法。这对军代表的工作有很高的要求,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和考验。

  某新型潜艇上马之初,总代表王昌荣带领军代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对设计部门提供的数百份图纸、资料逐一分析、评判,先后提出了619条改进意见和建议,80%%被设计部门采纳。

  在这型潜艇上,集中了数百台先进设备。自动化程度越高,干扰源越多,风险系数越大。针对这个被称之为“电磁兼容”的高新课题,年轻军代表宋义超在设计之初就提出:如不充分应用电磁兼容技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这些先进设备的优势就难以发挥,潜艇的作战效能就会受到影响。他的想法得到代表室领导的支持。宋义超和有关院校、厂所的技术人员一起,对影响电磁兼容的发电机电源、大功率逆变电源、设备布置等多个课题展开预先研究,对潜艇声纳受干扰这一重大难题进行了连续两个月的关键技术攻关,成功化解了高技术带来的高风险。新型潜艇下水的首次联调试验,全艇用电设备一次通过电磁兼容试验检测。

  靠科技创新提升新型潜艇战斗力,是这个军事代表室每一名军代表的自觉行动。在新型潜艇监造过程中,军代表们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将28项创新成果应用于潜艇性能的改进和提高上。

  出厂100%%合格

  新型潜艇的设计先进,建造工艺复杂,小到一钉一铆,大到一枚导弹、一枚鱼雷,军代表都严把质量关。他们先后发现和处理了上百起质量隐患,使新一代潜艇的主要质量指标全部达到优级标准,新造潜艇出厂合格率达100%%。

  在一次潜艇试航中,军代表杨明国听到通海阀处有异常声音。返航后,他立即下舱检查,发现阀盘联结球头螺栓已断裂。通海阀是潜艇下潜和上浮的关键部件,通海阀打开,放进海水,潜艇下潜;潜艇上浮,也要打开通海阀,排出海水。

  总代表王昌荣得到报告后,让杨明国和工厂一起查明原因。领受任务后,杨明国与厂方一起,对断裂球头螺栓先做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试验,再做材料、锻造和工艺检测,结果全部合格。生产单位为此下了个“属个别偶发现象”的结论。杨明国继续开展故障“病理”分析,他判断设计上有缺陷,并请来专家“会诊”。专家的诊断结果与他判断一致。杨明国与设计和生产方共同拿出了新的设计方案。一个月后,性能先进的通海阀装备到新型潜艇上。

  两项深潜纪录

  初夏的一天,碧波南海,风和日丽。我国两型新型常规潜艇在同一天进行深潜极限试验。

  试验组成员对潜艇的每一个舱室、每一台设备、每一根管路、每一条焊缝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船体组军代表陈平毅、陈志浩,用X光、超声波、磁粉探测3种方法,在狭小的潜艇舱室,对数千条焊缝采取地毯式检查,每天工作都在15个小时以上,身上的工作服从早到晚都被汗水湿透着,4个月没有穿过一件干爽的衣服,由于长时间爬行检查,膝盖水肿出血;轮机组军代表李承再、方志成,对两艘试验艇的数千个阀门和管路逐一做泵压和水密性试验,硬是在汗水、油水、海水中浸泡了90多天,身上多处皮肤溃烂……

  试验开始前,参加试验的每位军代表都向指挥组递交了质量“军令状”:保证每一项设备不出故障,确保试验成功!极限深潜试验按计划如期实施。

  50米,100米……当指针最终划过极限深潜指标时,舱内一片沸腾,他们亲手创造了两项我国常规潜艇的深潜纪录!

  “试验一次成功,滴水不漏,全程无故障!”海军领导对这次深潜的评价,让随艇深潜的军代表们喜极而泣。据新华社电

  盛夏,渤海海域,海碧天蓝,云飞浪卷。一艘新型潜艇从碧波深处跃出海面,顺利完成了第18个航次的试航任务。就在这一天,她正式成为人民海军潜艇部队的新成员。

  这种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型潜艇,在战术技术性能、研制周期、建造质量等方面,创下了15项第一。这些成果凝聚着海军驻438厂军代表们的智慧、心血和汗水。近10年来,他们如期完成两代新型潜艇的研制监造任务,向部队交付潜艇数十艘,为海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