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烟尘遮天蔽日村民苦不堪言 政府治理走过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10:39 桂龙新闻网
  石灰窑和墙粉厂建在了穿村而过的公路两侧,整天烟尘滚滚,遮天蔽日,村民们连开窗吸口新鲜空气都成了奢侈品,这样生活环境,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境内的几个村庄的数千村民却已忍受了许多年,而他们期盼来的政府整顿,却是治标不治本。

  不到10里地烟尘滚滚60余处

  不久前,记者沿着平(平凉)华(华亭)公路,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境内,身临其境,感受了这里几乎每天都存在的严重空气污染,听村民们讲述他们已经“习惯”了的生活。车出崆峒区,沿着平华公路东行,不到2公里,就远远看见升起的股股浓烟。进入唐庄村,公路两边的石灰窑便多了起来。有的地段几十米一个,有的地段干脆是窑挨着窑,烟绕着烟,笼罩着村庄,封锁着公路,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味道,让人连呼吸都感到困难。

  据记者粗略计算,沿着公路,从唐庄、吴坡到贤太三个村庄,不到5公里,就有石灰窑和墙粉厂60余处。由于大多数石灰窑都建在公路两边的村前屋后,有的甚至离居民住宅不到20米,在风的吹拂下,黑黄相杂的浓烟,直扑近处的农家和过往车辆。沿途的一些村民告诉记者,这样的状况一年365天,几乎天天有,而且早晚最为严重。由于大多数人家没有能力搬迁,这样的环境又长年得不到改善,他们甚至已经习惯了这种不敢开窗户、频繁抹桌子、整天与烟尘相处的生活。
烟尘遮天蔽日村民苦不堪言政府治理走过场(组图)

  村民所手指的不远处就是治理整顿搬迁后的石灰窑,烟尘并没有离开他们的生活。

  吴坡村农民马月梅家的房子离石灰窑只隔着一条马路,她告诉记者,由于得罪不起窑主,四年多来,他们家只能过着忍气吞声的生活,白天不敢开窗户,院子里灰大不敢放东西,烟大的时候连小孩子都要抱到别处去。由于许多石灰窑建在公路两侧,滚滚的浓烟使过往行人和车辆也受牵连。平凉市公交公司3路车驾驶员许福明告诉记者,在平华公路上,往来的车辆除了3路公交车外,还有许多拉煤车、运石料车和农用三轮车,烟尘大的时候,能见度只有3-4米,许多车辆不得不开着灯,打着喇叭,有时候只好停车给烟尘“让路”,等烟尘小了再走。由于时常烟锁公路,发生车祸也就再所难免。一些村民们告诉记者,连学生们放学有时候都不敢回家,大人为此十分担心。

  村民健康受损粮食出现减产
烟尘遮天蔽日村民苦不堪言政府治理走过场(组图)
石灰窑紧靠着村民的房屋,他们连吸口新鲜空气都成了奢侈品。

  如此大的烟尘,使在此常年累月生活的村民,不但健康严重受损,就连他们地里种的庄稼也出现了逐年减产迹象,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利益双重受到损害。峡门乡唐庄村村卫生所大夫赵宏光告诉记者,这里的人90%有鼻炎,一感冒就发作,连他也不例外,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特别多,得病的人不光是窑上长期干活的人,普通村民也非常多,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容易得病,不分春夏秋冬,几乎天天有人来卫生所看病。赵宏光说,烟越黄,对健康的危害越大,长期吸入烟尘,当地一些人初期是咳嗽、气短、噪子疼、胸闷,时间长了就发展成哮喘、气管炎、肺心病、结核病等,光唐庄村,近七八年就有10余人死于肺心病。
烟尘遮天蔽日村民苦不堪言政府治理走过场(组图)
烟尘的危害首当其冲的是干活的工人,他们基本没有防护。

  由于患病后要经常吃药,这又成了当地农民的一项负担。唐庄村村民杨桂芳说,他老伴受烟尘危害,得了气管炎已经多年,现在是越来越重,几乎得靠药养着,不吃药气就喘不过来,一年下来,至少得400块钱。60岁的唐庄村农民丁恩祥得了肺心病,他告诉记者,由于许多石灰窑是村里人自己办的,连村主任、村支书家都有,所以村民们只能敢怒不敢言。另外,令村民们不解的是,有时候能看到崆峒区环保部门的人来收污染费,钱被城里人收走了,可乡下人的健康却一直没人管。四处弥漫的烟尘,不但影响了村民的健康,也影响了他们地里的庄稼。唐庄村农民马生金说,前几年,当地一亩麦子能打500至600斤,今年才能收100多斤,前几年被村民们公认的好地,现在都不怎么长了,为了减少损失,一些农民已经开始改种玉米,但长势还是不好。贤太村一些村民告诉记者,受烟尘影响,他们村的果树这几年是光开花,不结果,即便是偶尔挂了几个果子,也长不大,靠近河道的一片果树,已经快枯死了。

  政府整顿治标不治本
烟尘遮天蔽日村民苦不堪言政府治理走过场(组图)

  一位村民指着不远处的树说,连树的叶子都黄了,果树只开花,不结果。

  平华公路峡门乡境内的唐庄、吴坡、贤太三村共有居民5000多人。一些村民告诉记者,如此严重的空气污染已经存在了10多年。对此,当地政府并不是不知道,他们已经采取了一定措施进行整顿,但从效果看却是治标不治本。在峡门乡政府记者见到了一封《峡门乡石灰窑搬迁工程简介》,从中可以看出,石门乡是崆峒区最大的石灰生产基地,全乡有石灰窑89孔,其中平华公路沿线69孔。近年来烟尘弥漫公路,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从2003年起,为了正确处理环境治理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该乡启动了搬迁工程,将平华公路沿线的石灰窑和墙粉厂进行整体搬迁。
烟尘遮天蔽日村民苦不堪言政府治理走过场(组图)
在岔路和两侧,到处有停放的拉石灰石的车辆。

  峡门乡企业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天成告诉记者,目前工程进度已经完成90%,整体搬迁接近尾声。这位工作人员所说,显然与记者看到的和村民们反映的情况并不相符,平华公路两侧停止冒烟的石灰窑并没有少几个,相反,今年有人又在离村庄不远的地方新建了石灰窑。另外,《峡门乡石灰窑搬迁工程简介》中明确提出,“为了不影响周围农户的正常生活,整体搬迁工程本着靠近荒山、荒坡、远离平华公路、河道、居民区的基本原则”,并强调了“科学化”、“环保型”。可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却看到,新搬迁的部分石灰窑建在了唐庄村的河道对岸,离唐庄村还不到1公里,紧挨着贤太村,新石灰窑中冒出的滚滚浓烟仍在庄稼地里和村庄上空弥漫既然要整顿,为何又治标不治本,对于村民和记者的疑问,峡门乡政府和崆峒区环保局都不直接回答,只是强调,很快就会治理完毕。其实,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石灰窑和墙粉厂之所以能长期存在下来,除了规模小,大多数是村民自己所开,难以治理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存在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按照峡门乡政府计算,将来达到120孔窑之后,可年产石灰等建材65吨,年产值可达4000多万元。

  贤太村村口立的一个大牌子,就清楚写明了发展石灰等建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当地招商引资的优势所在,但他们却忽视了村民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其实比钱更为重要。

  平凉市环境监测站站长杨鹏翔告诉记者,平华公路峡门乡境内的烟尘污染对大气、村民健康和农作物影响究竟有多大,至今没有相关单位委托他们做过监测,而他们却是当地能完成这一工作的唯一单位,可见这一搬迁工程所说的“科学化”、“环保型”并不怎么可靠,村民健康,并没有人为他们真真切切地负责。

  来源:

  新华网甘肃频道 选稿:见习编辑黄皓 作者:王艳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