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冯理达追忆父亲冯玉祥的抗战岁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12:07 人民政协报-民营周刊

  <标题>=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

  ——冯理达追忆父亲冯玉祥的抗战岁月

  <作者>=本报记者王慧峰

  <正文>=  8月28日,一个普通的星期天,可对于年已八旬的全国政协委员冯理达而言,这只不过又是一个忙碌的工作日。上午9点,在海军总医院的一座办公楼里,当身着白大褂的冯理达出现在记者面前时,她年轻的状态让人不禁惊叹,眉宇间的英气极似她的父亲———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  

   “他一生爱国,所作所为都是想为人民造福。”在冯理达的心中,父亲是永远而清晰的记忆。  

    冯玉祥将军身经两朝数代,目睹了清末及民国的兴衰,饱尝忧患,毕生追求光明和进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有他的影响。在中国人抵御外来侵略的抗日战争中,冯玉祥续写了人生的辉煌。冯理达告诉记者,“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了抗日同盟军,起用著名抗日将领共产党员吉鸿昌等,顽强打击日本侵略者。但是,由于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的破坏,抗日同盟军孤军奋战,终于失败。冯玉祥因主战与蒋介石政见不合,隐居

泰山,并写下“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以自勉。  

    从小跟随父母辗转南北,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冯理达说:“父亲就是一心抗日,想把日本侵略者早日赶出中国。”冯理达告诉记者,一生戎马的冯玉祥曾多次立下遗嘱,“七七事变”前夕,准备随时抗战殉国的冯玉祥立下第一份遗嘱,第一句话就是“非抗日不能救国,如不抗日,一定亡国”。  

    至今,冯理达还清楚地记得她所见过父亲惟一的一次痛哭。“那是在西安事变的时候,有的人主张杀掉蒋介石,那样将不利于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她回忆说:“当时我和父母在一间屋子里,父亲哭得很伤心,而我只能不停地拧毛巾。”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冯玉祥由泰山赴南京,力主抗日,并出任第三战区司令,后换任第六战区司令。淞沪抗战期间,冯玉祥在奔赴战场前写了一份遗嘱,放在自己箱子里:“同日本鬼子打仗,是为了雪国耻、收失地,上可以对得住祖先,下可以对得住子孙,成功是成功,失败也是成功。不论到什么时候,我的子孙决不能同日本鬼子妥协。我有几间房子,都交给李德全(冯玉祥夫人,新中国第一任

卫生部部长)就完了。”  

    冯玉祥将军抱着共赴国难的愿望,奔走各地,呼吁国共合作,他既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又巡视督察军训,向百姓宣传救亡道理,广泛发动献金救国运动。冯理达回忆,针对当时

国民党投降派的一股投降思潮和一些人的动摇情绪,冯玉祥撰联进行抨击:“头可断,身可杀,民族斗争不可屈;将非骄,卒非惰,外交妥协岂非忧。”正气浩然,字字铿锵,掷地有声,表达了不甘忍受屈辱的斗争精神。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