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抗战路是一条红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09:10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强荧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事情都是由冲动开始的,4个月的“文汇号重走抗战路”也是如此。今年3月下旬,我和探险家王龙祥通了一个电话:“听说你准备沿抗战路重走一圈?”“是埃”王龙祥身上永远有那么一股可贵的激情。“我们一起来搞吧。”我建议道。“那太好了。”“什么时候出发?”“4月15日。”“好,就这么定了,我马上向领导报告。”5分钟
后,领导在电话中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文汇报将全力以赴。

  我们是伟大的中国人,我们是幸运的新闻记者。燃烧的激情和理性的冲动促使我们和探险家一起,用一条红线,把中国版图上一些原本没有关联的地方串联起来,用难得的史料和生动的回忆来告诉全世界,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付出了3500万民众伤亡和数千亿美元财产损失的沉重代价,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文汇号重走抗战路”只有4个月,要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真实生动地反映这浩瀚的历史,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王龙祥和本报陈韶旭、郑蔚等6位记者克服千难万险,跋涉4万余公里,跨越20余省市,寻访了200余位抗战老战士,写出了一大批有历史价值的报道。

  路途艰难,寻访更难。历史已经过去了60年,幸存的历史人物本来就不多,千方百计打听到的,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的老人更是少。好不容易找到的,另一个难题又横到面前:采访这样的老军人需要严格的手续!遭遇热情的挡架是常有的事,记者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您办好手续再来。但到最后,共同的爱国热情感染了许多好心的人们,人们终于打开方便之门,跨越60年后,一场场真诚的谈话,一次次感人的回忆,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烽火年代。重走抗战路,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重新体会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太难得的回忆,太难得的史料。漫漫抗战路上,苦难是一种财富,重走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文化,我们记者永远保持一颗驿动的心。我每天看着祖国的版图,和前方记者保持热线通话。

  昔日的抗战英雄,如今大都默默无闻,有的甚至处境艰难。采访途中,探险英雄和本报记者流下了热泪。

  有一位军队高级将领对我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对抗外来侵略的战争。这位将领说得很有道理,一路上,我们仔细体会着“全民族抗战”的含义。我在广西访问了两位抗日老兵林克武、陈岸。抗战时期,广西子弟兵10万人北上抗战,其基础在于民众动员工作的广泛和深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就和国共两党合作的硕果。抗战是人民的胜利,全民族的胜利。

  我很感叹,两位老英雄一个95岁,一个87岁。随着岁月的流逝,抗日战争也许将成为没有历史见证人的战争,但老兵们的精神将永存。

  “文汇号重走抗战路”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肯定,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欣然为活动题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文汇号”和记者采访的宝贵资料。抗战路已经走完了,但又远远没有完。我们会一直走下去,目标只有一个——为了和平!

  “重走抗战路”路线图

  本报记者强荧在广西与抗战老战士在一起。

抗战路是一条红线
抗战路是一条红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