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3名学生寻访贫困民工子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4日01:55 京华时报

  

13名学生寻访贫困民工子女

  调查统筹人田宽宽(右三)到刘静(右一)家探访。

  助其到百年农工子弟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免费上学

  本报讯(记者张灵)13名17岁左右的北京学生自发组成一支志愿者队伍,历时两个月深入北京流动人口集中地区,寻找贫困农民工子女。昨天,13名孩子的调查手记被整理成一份名为《同在一个城市》的调查报告,交给了北京首所免费招收农民工子女的职业培训学校———百年农工子弟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报告中,13名孩子讲述了农民工子女就学的种种艰辛。

  买菜妇女窘境引来调查

  17岁的北京女孩田宽宽是这份调查报告的统筹人。一次偶然的机会,田宽宽有机会参与了百年职校的招生宣传工作。

  7月初,田宽宽拿着学校资料到农贸市场散发,突然一位卖菜妇女向她打听学校的情况,并讲述起由于家里没钱孩子无法上学的窘境。这次谈话触动了田宽宽,她觉得与其单纯地散发资料,还不如做一次调查,深入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

  宽宽的想法得到百年职校工作人员的支持,他们发动自己的儿女、朋友的孩子加入到调查中。一支由17岁左右北京孩子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成立了。志愿者们按自己居住的区域划分调查范围,七嘴八舌凑出一串农民工出现频率较高的地区:农贸市尝工地、废旧品收购站……并开始了行动。

  为做调查被城管“请走”

  真正开始了调查,孩子们才知道这份工作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第一次近距离与农民工接触。

  17岁的霍秋实是个腼腆的男生。在农贸市场做调查时,担心卖菜人不愿意接受自己提问,他特意买了两斤西红柿准备跟摊主套近乎。谁知还没开始问,旁边来了买菜的,摊主忙着招呼客人把霍秋实晾在了一边。“我被杵在那儿,再也没好意思开口。”

  18岁的刘天歌“事迹”更惊心动魄。为了能招揽更多人,她把学校的宣传材料贴在了街头电线杆上。没想到一名城管队员“从天而降”,刘天歌被当作街头散发小广告的人带到了城管大队。最后,她只能打电话请妈妈来城管大队接人……

  走访千人助30人入读

  两个月时间,13名志愿者足迹遍及海淀、朝阳、丰台等流动人口集中地区,访问农民工近千人。17岁的贾妍在调查手记中写到:“为了能在陌生的城市生存下去,他们不顾夏天的烈日或冬天里的冰雪……有时还不得不面对一些城里人的鄙视。我想这些人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和慰问,他们更需要教育的力量去武装自己。”

  9月26日,北京首所免费招收贫困农民工子女的职业技能学校———百年农工子弟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即将迎来开学的日子。在这所学校招收的90名新生中有近1/3是13位志愿者访问后介绍来的。

  ■记者亲历

  受访者全家住在菜摊旁

  前天下午,17岁的田宽宽来到朝阳区东坝乡后街村。作为统筹人,田宽宽想在报告完成前有一次更为深入的采访,她约了一位受访者去她的家中看看。记者跟随宽宽亲历了这次调查。

  在后街村两排简易门面边,宽宽找到了约好的调查对象———16岁的河南女孩刘静。不足10平方米的门面,一张破烂的沙发、靠墙摆放着一张大床,这就是刘静的家,她和父母、弟弟就住在里面。外面是刘静父母卖菜的摊位。

  4个月前,初中刚毕业的刘静来京找父母。由于家里没钱,父母决定让她帮忙卖菜挣钱。“我们也想让她上学,可北京的高中光借读费就是好几万,我们哪有钱埃”刘静父亲的无奈被宽宽仔细地记了下来。宽宽告诉刘静父亲,北京现在有一所免费招收初中毕业、贫困农民工子女读书的学校。父亲眼睛一亮:“这个学校在哪儿?我一定支持她去。”

  从刘静家出来,宽宽有些沉默。她告诉记者,这是第一次到农民工家里,“尽管有了心理准备,可最后还是吓了一跳。他们太需要帮助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