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5名白发老人再唱《毕业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14:37 新民晚报

  “我们这一群分散了44年的中专同学,能得以重逢,多亏了当年的班主任沈庆祥老师忙碌奔走啊!”昨晚胡女士等一群已退休的“老学生”给本报打来电话。她说在教师节前夕,他们这群学生为70岁的老师举办寿星宴,不忘师恩。

  亦师亦友情深意重

  1961年,沈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首次踏上讲台,执教于原来的上海第四师范学校三年级2班。由于他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有的相差只有四五岁,彼此亦师亦友,关系融洽。

  这群学生毕业以后,又奔赴各自的教师岗位。随着时间流逝,许多同学纷纷搬了家,有的还几易住址。沈老师渐渐和同学们失去了联系。

  多方寻觅昔日学生

  为了重新寻到当年这批和他特别投缘的学生,沈老师一直在做一个有心人。就算在1980-1982年间,沈老师作为上海第四批援藏教师,远赴西藏拉萨一中支教,也没有放弃努力。

  近几年来,有几名在外地执教的学生退休后回到上海,沈老师好不容易找到其中几位当年的学生骨干,通过多方联系,至今全班40名学生中,已有34位已经寻找到。这段中断了几十年的师生情、同窗情,终于得到延续。

  重唱旧曲催人泪下

  44年的师生情意和牵挂,怎么表达?学生们经商量后决定,还是给沈老师举办一次祝寿活动吧。前天,在寿宴现场,大家再次唱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毕业歌》,师生们的眼眶有些湿润了。都说如果不是沈老师的费心费力,大伙不可能欢聚一堂。几十年不见,当年的小伙子大姑娘,已不再年轻,白发、皱纹更是悄悄地爬上了额头,但唯有心中对于当年寒窗三年的快乐记忆,时时萦绕在耳畔、回响在心里。

  优良传统代代相承

  这群已步入花甲之年的学生,对于沈老师,一直存有一份感激之情。学生胡女士说:“我们这些同学,基本上也都是老师,在这几十年来,也培养了不少学生。至今我还记得沈老师当年认真、诚恳、虚心的样子。我们也希望能够一代接一代,把这种好传统发扬光大下去,我们一直为能几十年来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而感到非常光荣。”大家说,虽然他们中没有大富大贵之人,但作为一名老师,能拥有平凡生活的那份充实与快乐,以及执教耕耘的一种收获与喜悦,却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44年的师生情把这群老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老师”这份神圣的事业,让他们的心灵靠得更近。

  本报记者 陈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