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锦绣中华民俗村成功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14:46 深圳晚报

  弹指一挥间,锦绣中华民俗村自1989年9月开业以来,历经16年光辉岁月,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创建世界一流景区”为主旨,以“坚持品质、坚持特色、坚持创新”为原则,把沉淀着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名迹、原始民居和游客们喜闻乐见的民族歌舞大型演出有机地结合于一体,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新的娱乐休闲方式,吸引着海内外数千万名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一夜纵览五千年文化

  自1995年以来,锦绣中华民俗村艺术团以“一年一台新晚会”为目标,相继推出了大型民族服饰晚会《四季回旋曲》、大型土风歌舞晚会《蓝太阳》、大型民族歌舞晚会《中国风韵》、《八面来风》、大型音乐舞蹈诗画《绿宝石》和《东方霓裳》。其中,《东方霓裳》已经演出达2000余场次,深受游客的追捧。

  紧接着,景区又推出了大型广场艺术《中华百艺盛会》,荟萃舞蹈、杂技、武术、戏曲、民间社火与彩车巡游等艺术形式,经过多年不断改进、创新,以“一夜纵览五千年文化,一台荟萃八万里风情”被誉为“广场艺术的精品”。该晚会于当年7月8日,作为深圳市第八届荔枝节闭幕晚会正式亮相,很快受到广大游客的追捧,尤其是中国的港澳台、东南亚、韩国、日本游客十分喜欢。同时,晚会推出以后,在全国大型人造景观中掀起了晚会创作浪潮,以后世界之窗的《梦之旅》、《创世纪》,珠海圆明新园《圆明沧桑》、《东方神珠》,甚至连深圳野生动物园也推出了一台《百兽盛会》。许多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为的是看到民俗村的演出;日本、韩国的一些同业人士观看后,纷纷邀请艺术团到他们国家去表演。艺术表演晚会的成功推出,极大地提升了景区文化艺术的品格,加强了公司在旅游市场的竞争能力,扩大了景区在游客中的认知度,游客“重游率”更是不断攀升。

  一园尽收各民族风情

  锦绣中华民俗村的文化主题活动一直为旅游界人士所称道,他们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文化主题活动,如傣族泼水节,苗族芦笙节,彝族火把节,华夏民族大庙会,潮汕文化风情周、春节“大庙会·火把节”、五一“首届中国功夫节”、蒙古人“草原风情文化节”。这些民间节庆活动场面宏大,内容丰富,全方位展示了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宗教习俗、民间工艺等,只要是能够实施的项目,都一一付诸实践,同时,对项目进行逐年改进,逐年提高。

  1996年的“泼水节”是民俗村首个经过精心策划的大型主题节日,活动撷取了以傣族为主的西南少数民族欢度泼水节的盛况,真实地再现了与泼水节有关的浴佛、泼水、赶摆等场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泼水节活动集游、购、娱、吃为一体,民俗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并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当年七、八月,两景区的游客总量两个月就达到了59万,利润总额高达2200多万元。此后,公司一直致力于将泼水节打造成为一个名牌旅游产品,年年推陈出新,1997、1998年泼水节期间,锦绣中华两景区入园人数分别为42万、41万,2001年泼水节期间,锦绣中华两景区共接待游客近40万人,实现经营收入3000多万元,实现利润1400多万元。

  在刚刚结束的2005年暑期旅游旺季,民俗村“第十届泼水狂欢节”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玩水项目。夏日炎炎,正值高温酷暑时,民俗村的傣家泼水场地就成为深圳市民休闲纳凉的首选之处。今年泼水节更是受到来自中国台湾、韩国、东南亚等游客的青睐,外国游客在泼水现场格外受人追“泼”,吉祥的圣水将美好的祝福赐给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们!

  作者:通讯员周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