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泗阳:“意杨之乡”经济生态双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21:33 扬子晚报

  走进泗阳县,见得最多的就是意杨,那一株株傲然挺立、直冲蓝天的意杨把村庄罩在绿荫里,道路裹在绿荫里。据介绍,目前,该县境内杨树覆盖率已达42%%,全国第一。为此,该县还被中国林业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意杨之乡”称号。

  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优势,如何打好打响这张牌呢?宿迁市委常委、泗阳县委书记侍鹏说:“近几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泗阳发展的方向就是要放大资源优势,做强产业优势,彰
显生态优势,不断做大‘意杨之乡’品牌,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真正走出一条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双赢’之路。”

  围绕这个思路,泗阳县近年充分利用中国南方型杨树发祥地的独特优势,着力放大意杨资源优势。自70年代杨树在该县引种成功以来,该县的杨树推广工作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尤其是进入“十五”后,该县连年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围绕产权私有化、结构立体化、苗木良种化、管理集约化,重点实施“绿色屏障”、“绿色通道”和“绿色网格”三大绿色工程。近几年,全县每年河湖滩地成片造林、农田林网、公路绿化、四旁植树、林粮间作等植树均在1000万株以上。目前,全县已拥有速生杨树成片林51万亩,农田林网95万亩,公路绿化450公里,四旁植树3800万株,杨树保存总株数1亿株,活立木蓄积量5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8.1%%。为此,该县曾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绿化先进县、达标县,并多次获得国家林业部、国家科委、国家农委的奖励和江苏省政府的嘉奖。

  目前,泗阳已形成了以水利、道路为骨架,以河湖、荒滩为基地,以片林、林带为主体,以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为补充的生态林业格局,其生态效益十分明显。过去那种“三天无雨沙满天”、“冬春白茫茫,风起飞沙扬,春播一碗种,秋收半碗粮”的现象消失了,而随处可见的是郁郁葱葱,林茂粮丰。全县20多条中小河流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水质明显净化,野生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多,苍鹭、野兔等鸟兽类数量较1985年增加了2倍以上。随着飞沙得到根治,大量荒滩、荒地得到开发利用。目前仅在徐大泓、废黄河沿线就复垦开发了农田近16万亩和37公里长的黄河故道。同时,沟渠、河道不再淤塞,也不需年年疏浚,这样每年可节约用工20万个,资金近千万元。防护林和农田林网的建设还改善了农田小气候,大大削弱了干热风对三麦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仅近三年全县三麦就累计增产23.25万吨,豆类2.55万吨,棉花1.2万吨,油菜3.45万吨。

  意杨产业如今已成了该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第一大产业。 目前,全县拥有以木材为原料的生产、加工企业900余家,年加工木材120万立方米,年创产值近20亿元,利税2亿多元。杨树木材加工增加值已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一批杨树加工产品已走出国门,销往国际市场的比例由上个世纪末的10%%提高到40%%。全县从事木材加工及相关产业已达5万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七分之一来自杨树产业,许多农民实现了“不出家门就能打工赚钱”的梦想,杨树产业已成为全县龙头企业最多、基地面积最大、带动农户最广的优势产业。木材加工业的壮大还带动了运输、餐饮、化工、建筑、装饰装潢及木工机械等相关行业的兴起,每年间接来自林业的收入上亿元。记者 徐明泽 通讯员 刘志国 姚爱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