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市长王鸿举呼吁:别再叫民工为"棒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18:13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重庆9月15日消息(记者陈代泽)重庆市市长王鸿举9月14日呼吁别再叫民工为棒棒后,引起强烈反响,几十位市民建议将棒棒改名为“老乡”、“朋友”或“老师”等8个称呼。重庆市劳务办表示,会在适当的时候考虑给棒棒改名,从而形成重庆又一特有的劳务品牌。

  重庆市长王鸿举14号在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呼吁,市民要消除歧
视,把农民工当作亲兄弟、亲姐妹,用爱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重庆市目前每年有600多万农民工兄弟外出务工,并且每年都将新增40万农民工进城。王鸿举说,农民工进城干的是最苦、最累、最险、最脏而工资又是最低的活。他们非常辛苦,他们干了城里人不愿干也干不了的事。

  王市长透露,根据专家测算,1个农民工平均1年创造的价值为2.5万元,他们平均1年的薪水为8000元,他们将1.7万元留给了城市。他们给城市带来变化,他们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王市长表示,他们身体很累,他们的心理也很累。这种累来自城里人的歧视、来自他们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据重庆市农业局劳务办问卷调查,进城务工农民遭遇城里人歧视的比例高达92%!王市长称,从道义上讲、从经济发展上讲,我们都应该像亲兄弟、亲姐妹一样爱他们,要做到真正关心、真心接纳、真诚服务。城市人、农村人,进了社区就是一家人;城市人、农村人,都是政府关心的人。”王市长称,“棒棒”的称呼也是一种歧视。那我们到底在哪些地方无意间对农民兄弟造成了伤害,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称呼“棒棒”?

  “王市长的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市长王鸿举呼吁为棒棒改名,农民工反响强烈。几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期盼城里人平等的目光,希望感觉到家的温暖”。

  32岁的余刚是渝北区王家镇人,进城已10多年。余刚说,工作再苦再累自己都不怕,就怕被人歧视看不起。余刚希望城里人能给民工温暖,他们将会为这座城市奉献更多。

  王鸿举市长呼吁为“棒棒”改名,引起市民参与讨论、献计献策。在市民提供的称呼中,最具知名度的应该是“梅老坎”。《山城棒棒军》在全国风靡一时,梅老坎就是“棒棒军”的领军人物。他的善良、勤劳等优秀品质,在棒棒们身上都可以找到。有市民建议:因为棒棒主要是干体力活,叫“力哥”、“运工”非常形象。在市民的建议中,建议将棒棒改称“师傅”的最多,共有10多位市民。他们认为,喊他们叫“师傅”,表明对他们的尊重,感觉比较平等,很亲切。

  有关人士评价说,为“棒棒”改名,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希望,通过改名大讨论,在每个人的心底刻下关爱民工的习惯,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氛围:努力解决好农民工进城求职、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以及子女就学、婚姻家庭等问题,不是施舍,而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实乃情理之中的事。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囡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