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杨利伟曾经穿过的宇航服在南京展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07:05 人民网-江南时报

  南京从未有过如此的航天“热潮”。

  昨日下午2点半,热气腾腾的南航体育馆。一身戎装的杨利伟以一个标准的军礼开始了他的《祖国送我上太空》的报告。报告透露了宇航员诸多不为人知的艰苦训练生活及神舟5号的趣闻,感人至深。2000多名学生和市民用十余次掌声,表达了对航天英雄的敬意和喝彩。

  石城为航天英雄“倾倒”

  与前天的烈日骄阳不同,昨天的南京天气变阴,气温也有所降低,但南京国展中心F展厅前的广场上却热闹非凡。才上午8点多,偌大的广场就被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陵中学、武警官兵、空军组成的几大方阵,以及闻讯而来、想一睹杨利伟风采的2000余名南京市民围得“水泄不通”,人们早早地就赶来等待。8时30分,杨利伟出现了———与前晚“空降”南京时的便装打扮不同,40岁的杨利伟昨天一身戎装,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开幕式上。早已等候多时的欢迎队伍一片沸腾,人们用如潮的掌声向中国首位宇航员致以崇高的敬意;随后,纷纷拿出事先准备的相机、手机抢着拍下航天英雄的飒爽英姿。一些挤不到前排的孩子爬上了远处高高的台阶,眺望航天英雄。

  9点钟,开幕式正式举行,杨利伟首先致辞。他说:“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我能来到南京参加航天展,觉得很高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终于圆了中国人几十年的航天梦。我所取得的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而是为航天事业努力过、奋斗过的所有航天人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功,不仅是我国高新技术的体现,更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展示。希望通过这次的航天展,让更多的青少年热爱航天事业,继而在今后投入到航天事业中来。”

  杨利伟先生的致辞,十多次被南京观众热情的掌声打断。

  “真家伙”锁定参观者眼球

  “神舟号”飞船返回实验舱、杨利伟曾经穿过的宇航服……航天展的大门一开,人们便潮水般地涌了进去,平常难得一见的“真家伙”前聚的参观者格外多。记者在现场发现,在参观的市民中,不少是由年轻父母带着的孩子,年龄最小的只有二三岁,也有十几岁的中学生。

  在载人航天展区,记者遇到了市民王先生和他7岁的儿子。王先生忙不迭地帮儿子照相。排完照片,王先生指着国际空间站的模型给儿子讲解。空间站的几对“翅膀”,其实是国际空间站赖以运行所必须的太阳能电池系统。他的儿子可能并不能了解这么复杂的东西,也没有耐心全听进去,但对空间站“怪异”的造型很是好奇。王先生笑着告诉记者:“虽然儿子还小,不完全懂,但从小培养他热爱科学,也不错啊。”

  航天展组委会负责人之一的翁文彬告诉记者,本次展览是江苏规模空前的航天航空展览,也是科普展参展人数最多的,预计开幕当天共接待参观者可达8000至10000人次。

  孩子们当场发射“

火箭

  航天展上最兴奋的是孩子,受益最多的也是孩子,不少小朋友购买了“大火箭”,并在展厅现场就圆起了自己发射“火箭”的梦想。有不少孩子争先恐后当起了发射火箭的“总指挥”。

  发明该玩具的中华航天博物馆昨天还运来了太空食品。在一盒标价150元的太空食品中,记者看见:有袋装的冻干水果、八宝饭、航天小

月饼和灌装的牛肉丸等。它们营养丰富,重量轻,体积小。不过由于价格不菲,昨天上午购买并一尝太空餐的人寥寥无几,不少人只是饱了下眼福。而最低价格为280元的神舟飞船模型,更是无人问津。

  在航天展上,组织者还将发射场“搬”进了展馆,演示CZ-ZF火箭发射前1小时到发射升空的全过程,火箭发射指挥控制中心系统中的10台电脑,分别负责控制演示总指挥、地勤指挥、飞船指挥、通信指挥、气象台等,参观者可以亲自上机操作演示,从声光电俱全的电视屏幕上体验“亲临”火箭发射现场的感觉,感受“点火”发射的快感和震撼。

  不但会写“和谐南京”,还能盖章……在展览现场,一个“小鸭子”居然能嘴里叼着笔写字。记者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这是个高智能

机器人。除了能写字、签名盖章,负责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它还能为参观者送花、照相等等。旁边的一个“日本机器人”则能回答十多个问题,并做出迎宾、对话等数种姿势,不少小朋友都看得瞪大了眼睛。

  航展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以及休闲性于一体。在宇航员训练区,坐上宇航员的三维滚环训练器,可以体验太空失重天旋地转的感觉。而在图文并茂的航天科技长廊中,通过充足的文字图片资料,可以读懂太空的深邃以及无穷的空间感,令人油然而生要探寻太空奥妙的冲动。

  记者遇见南京市民何女士时,她正带着10岁的女儿在认真地抄着展板上的介绍文字。她告诉记者,女儿平时对太空很有好奇心,老是问东问西,这次的航天展,可是做母亲的她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天回家,她能更好地教育女儿航天方面的科学知识了。

  《江南时报》 (2005年09月18日 第三版)

  作者:本报记者 黄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