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敖近乡情怯:"沧海浮生,难忘我是大陆人而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17:58 国际在线

  今天,“李敖神州文化之旅”开始了。

  在此前的几天里,我曾多次往海峡彼岸那个著名的书房拨打电话。阔别故里56年的李敖先生终于定下了回归的行程,他思绪万千,他近乡情怯,少年往事历历在目……

  而台北、北京、上海的诸多朋友,也纷纷为笔者提供各种线索。我们看到了一个一
往情深的游子——

  “你看我高兴,我看你高兴”

  1年前,有人问他几时重返大陆,他随口答10年以后,“就像法国文豪伏尔泰,他80岁才回到故乡巴黎,不是也很好吗?”

  没想到,一场生日宴,使回归提前了整整10年。今年2月下旬,凤凰卫视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到台湾,为李敖提前庆贺70大寿。

  席间,刘长乐邀请他去大陆看看,他照例以怕坐飞机为由婉拒。刘显然是游说高手,从于右任、张大千、林语堂等最终都含着未能叶落归根的遗恨客死他乡,说到李敖应该实现这一代

文化人对祖国大陆的拳拳之心和宿愿。听者当即动容,问如果访问大陆,凤凰卫视是否操办?刘点头。

  李敖应凤凰卫视之邀开讲《李敖有话说》,已有1年半。这档恣肆纵横的政论类谈话节目,为他赢得了大陆观众的青睐,一如他桀骜不驯的文字在大陆拥有无数读者。这位历史学家、作家、文化学者把他的大陆之行,定位为“神州文化之旅”。曹景行认为,李敖此行是文化交流,影响主要在民间。不过,李敖毕竟是李敖,虽然他也强调此行的民间性、学术性和文化性,但仍然以其一贯的自负表达了强烈的使命感:“台湾需要有高人到大陆去,化解不必要的误会。我是最合适的使者1

  隔阂了漫长的56年,在即将跨越海峡的时刻,李敖有没有顾虑呢?在台湾做了这么多年的“外省人”,他说最大的顾虑是回到大陆又被当成客人。想起朋友李翰祥回北京拍电影时在日记里写过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他做梦都渴望以“自己人”的身份回到北京啊!他说,宋人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此行应该是“‘相看两不厌之旅’。你看我高兴,我看你高兴”。

  “有城墙的北京,我记忆犹新”

  一个人的童年在哪里,他的家他的故乡就在哪里。生于哈尔滨的李敖,在自传中写道:“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家就住在北京东城内务部街甲四十四号。”最近,他又对记者说:“有城墙的北京,我记忆犹新……”他最怀念在北京上学的日子。

  1942年,7岁的李敖进入新鲜胡同小学读一年级。新鲜胡同小学是北京最早的小学之一。那建筑最初是明朝宦官魏忠贤的生祠,清末改为小学校舍。出自这所小学的著名校友,除了李敖,还有梁实秋、章棣和、王铁成等。

  在姐姐的笔下,小学生李敖是一个非常沉静的孩子。他自己的文字恰好解释了为何沉静——“我从小爱书,在北京念小学的时候,最吸引我的有两个画面,一个是史家胡同一家商店的橱窗,窗内有蒸气火车模型,这是真正用蒸气开动的玩具,我爱死它了。另一个是学校音乐教室后面的一个书橱,橱内是一排排整齐的丛书——商务印书馆出版、王云五主编的《小学生文库》。在日本鬼子统治北平时期,这些书是比照禁书锁起来的,抗战胜利后,不但橱门打开了,我还做了图书馆长。从此‘利用职权’,对这套《小学生文库》更为熟悉。”这些陈年的往事,如佳酿,让他沉醉。

  北京的母校、师友还好吗?这次,他是打算呼朋唤友来个集体怀旧了,“最想见的人,是我的两位小学老师,一位姓刘,另一位姓黄。还有我的小学同学,现在已经联络到14位……”

  而他就读过的另一所名校北京四中(创建于1907年,初名顺天中学堂,1912年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校),则将以一份泛黄的李敖学籍卡,和他一起再回首。

  北京大学,是李敖父亲的母校。大陆有位年轻学者撰文说,李敖虽未在地理上的北大念过书,但他绝对属于精神上的北大。李敖在这里的活动,多与北大前校长、他的忘年交胡适先生相关:捐资设立胡适铜像,赠送代表作《胡适评传》;校方准备的礼物之一,是《胡适文集》。而北大的学子则期待着《李敖有话说》的主角活生生地在眼前开讲。

  1

([SPLIT])

  在北京住过11年的李敖,其实从没去过法源寺。有一天,他在台湾,打算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他查阅了很多法源寺的历史资料,还请北京的朋友跑到法源寺去丈量、拍照,“法源寺什么地方有一棵丁香树……其实我已经神游了”。《北京法源寺》出版后,成为畅销书。56年后的今天,这趟“想看看祖国的进步”的“国内旅游”,才使李敖第一次站在这座令他声名大噪的唐朝寺庙前,倾听历史的回声。

  “走进上海商务印书馆……”

  上海在李敖的生命里,是一个小小的驿站。1948年岁末,他全家南迁上海,住在提篮桥监狱附近的小房子里。

  李敖在上海缉规中学(今市东中学)念初一,可惜“前后只3个月”;上海的书店给他“留下了好印象”。

  还在北京的时候,李敖逛着琉璃厂的商务印书馆分店,心里就向往着上海福州路390号的总店。在上海附近的嘉兴县当过县长的姨父,总是详尽地回答他有关商务总店的提问,还跟他开玩笑:“你这样问东问西,我看你有一天得做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才过瘾呢。”到了上海后,李敖常去的地方就是商务印书馆等几家书店,“走进上海商务印书馆,是我生平最欣喜的经验之一”。在那些书店,他搜罗了好多封底盖了蝴蝶图章的廉价书。

  第二年春天,一家九口就匆匆搭乘难民船,头枕堆在甲板上的行李,去了台湾……

  9月26日,李敖将按行程回上海,在百年校庆中的复旦演讲、座谈。校园里,欣赏李敖独特文风的大学生们期待着他的复旦行,期待着与他探讨当前热门话题,并且请教撰写批评文章的秘诀。

  有台湾朋友推测,李敖这回很可能要重温儿时旧梦,抽空泡一泡书店呢。

  “我将演讲什么内容呢?”

  在大陆开讲,是李敖70年生命中一个全新的体验。他准备讲些什么呢?

  他本人不愿向笔者透露更多信息。根据各种渠道传来的消息,笔者了解到,他真的有点怯。他在细细思量,我将演讲什么内容呢?他在上海的二姐李珣是他咨询的对象之一,“他打电话给我,叫我帮他想点适合在大陆演讲的题目,他似乎有点难以把握。”李珣说,“我认为,他跟连、宋不一样,他的困难在于难以定位……但我很放心他,他的长处就是饱读诗书,政治上赞成‘一国两制’,这就行了。”而他在北京的女儿李文则猜测,“笑傲江湖理论,每个人出来工作的社会责任,如何做好知识分子,大学生读好书而不是死读书,要有独立批判精神,追求真实、真理等,这些将是爸爸演讲的基本内容。而现场的互动将会是热点……”

  而他过去的演讲,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一颗忧国忧民的中国心——

  我这个年纪的人,一个强大的中国对我是非常重要的,对我的信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再也不想看到日本鬼子骑着军马在北京的街头耀武扬威了。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面对了两个最大的苦恼:第一个是如何避免挨打,第二个是如何避免挨饿。如何避免挨打、不被帝国主义打,这一点我们做到了,现在没有人敢打我们了,我觉得很了不起。如何避免挨饿这一点呢?挨饿只是消极的,积极的是如何繁荣起来,大家能够有钱、富庶起来,跟那些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有钱,这个还有待于我们的努力。今天我们开始走向了避免挨饿并且开始繁荣的一个中国,所以我觉得在整个大气候上面我是很乐观的,知道真的中国人站起来了。

  在小说《北京法源寺》“后记”中,他说过自己年少漂洋过海,与大陆“契阔四十载。今印此书以归故国,沧海浮生,难忘我是大陆人而已”。

  游子李敖,总算在他的晚年,一往情深地回来了。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