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明天怎样养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11:05 大华网-汕头日报

  核心提示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建国初期中国迎来了一个生育高峰期,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6比1。然而,再过几十年,这个比例将会发生惊人的颠倒,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转型。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很快成为中国一个直接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经改变。家庭的供养资源正在减少,供养力下降。但很多中青年人都没有考虑到养老问题,有些人盲目乐观,认为到老年还早着呢;还有些人把希望寄托在国家身上,认为上了社会保险就万事无忧了。有专家指出,养老的责任正逐渐从家庭向社会转移,家庭养老终将让位于社会养老。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国将处在一个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存的局面。

  社会“未富先老”

  根据2000年11月底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的10.2%。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类型的话,那么早在2000年,我国已开始迈入老年型社会。

  据联合国预测,1990至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的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中国老龄化进程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进程。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约占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

  另据2002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8.2%,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7.0%高1.2个百分点。按地区分,老龄化程度以上海最高达13.4%,进入8%以上的地区是浙江11.2%,北京10.8%、天津10.7%,江苏9.9%,重庆9.2%,湖北8.8%,湖南、广西、四川均为8.6%,山东8.5%,安徽8.2%,辽宁8.1%,陕西8.0%,共14个省市总人口达6.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西北地区和云贵藏等17个省区均在8%以下,呈现了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跨入了老龄化社会的状况。

  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

  另外,一个普遍的规律是:发达国家社会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5000美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000美元,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有能力解决老龄化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相比之下,2003年我国人均GDP仅为1000多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世界中下水平时,老龄化程度却已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

  从2020年开始,中国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2050年,中国将步入超高老龄化国家行列。(据《观察与思考》)

  我们养老的钱在哪里?

  当我们老了之后,用什么来为自己养老?我们养老的钱又在哪里?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部门,也走访了城市社区和基层农村,发现问题还有不少:对于城市来说,仍有不少人退休金不够用;对于农村来说,很多地方仍然以传统养老方式为主,老人晚景不甚乐观。

  退休金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对于大多数城镇老人而言,退休金是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下,城镇老人基本上都办理了养老保险,实现了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的转变。

  有关专家认为,从发展趋势看,退休金收入将越来越少,社会保障的原则是保障基本生活,因此以后退休金占原工资的比例不大可能很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的量化标准,养老金的替代率大约在60%。这也就意味着从当前89%的替代率要下降到60%,国家将只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农村老人生活依然艰辛

  然而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情况可能就不那么乐观了。观察记者来到杭州郊区一些农村采访时,发现大多数农民并没有参加任何保险。

  一位姓裘的农民告诉记者:“农民老了最怕得病,儿女再不孝顺,总还不至于让老人饿死,但一旦生病就很难说了。”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的农村老人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从养老方式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的养老方式一直是以家庭供养为主,养老资金的主要来源一个是子女供养,依靠子女抚养的老年人大约有60%,另一个是土地收入;而在城市中,依靠子女经济支持的老年人只占30%以上。这种家庭养老方式一直持续至今,并仍是现今农村养老的主导方式。从收入和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看,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险水平相差是巨大的。

  在比较落后的农村,商业保险由于环境、制度等原因是不能发挥其功能的,所以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实际模式还是现实的一个盲区。

  让底层民众对未来充满希望

  城镇人员靠退休金养老,农村人员靠家庭养老,问题是如果是失业人员或者生活无着落人员又该怎么办呢?当我们自己没有一分钱的经济来源时又该如何养老呢?

  面对失业、生活无着落的社会底层人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部长丁宁宁认为,政府可做的是将失业保险与社会救助并轨,建立以政府税收为基础的、覆盖城乡绝大多数居民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加强城乡疾病防疫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以政府财政为依托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及医疗救助体系。在政府承担已退休人员社会保障责任的基础上,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把覆盖面扩大到城市所有的工薪收入者。政府出台税务优惠措施,鼓励工薪收入者参与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可以把过去试点中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为补充养老保险账户。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级政府的财力也不同,社会保障基金采取个人工资扣一块、企业交一块、财政拿一块的筹集方法,这势必形成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局面。这种局面已经限制了劳动力的区际流通,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极为不利。因此,从长远来看,包括养老在内的社会保障需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总体思路。有专家建议通过社会保障税并形成中央财政,再通过转移财政支付,拨给各级社会保障部门,并由其根据预算按需分配给社会保障对象,通过社会保障让底层民众对未来充满信心,也使社会更加和谐。(据《观察与思考》)

  老年问题不容忽视

  我国社会步入老龄化前后不到20年,不可否认,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推动和加速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近20年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疾病控制、卫生条件及生活质量快速提升,那种普遍存在的“少生、少死、高寿”的现象也是重要因素。

  首先,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加重。据一项研究测算,2000年我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只需负担15.6个老年人,2050年则要负担48.5个老年人。研究认为,在未来50年中,前20年,我国存在一个低抚养比时期,这期间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刚刚上升,总抚养比处在从下降到上升的低谷,呈V字形。

  其次,社会保障问题突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建华说:“农村不像城镇那样,老年人享有各种社会保障,原先集体供养老人的制度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而瓦解,农村养老主要通过家庭赡养自行解决,而农村家庭养老受到他们子女本身经济实力和是否具有孝心两个方面的影响,老年人赡养纠纷和因赡养引起的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农村老年人口普遍缺乏养老、医疗、照料服务等基本社会保障,因此出现老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最后看不起病的问题。这在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立。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寿命的延长,因疾病、伤残、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显著增加,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急需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社会保障重在城镇,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基本框架虽已初步形成,但正经历着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考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使得大批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根据建设部对城市住房需求的预测,2020年将新增城市人口2.6亿,2050年将再增3.3亿。届时,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在城镇化进程中,结合小城镇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的养老保险办法急需研究出台。

  第三,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相关的心理、膳食和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有大约1/3左右的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城市部分老年人体重超重,农村部分老年人营养不良。忽视个体在体力和智力上的差异,“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人才的丧失,使老年人过早处于被“养”起来的生活状态。

  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增长较快,老年服务和养老方式面临挑战,目前全国约有2340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据调查显示,京、沪、津等大城市空巢家庭已达30%以上。全国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而目前各类福利院的床位只有一百多万张,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存在养老机构总量满足不了需要和养老院利用率不高的矛盾。!(据《观察与思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