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公务车改革 ,“割肉”还是“大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11:36 宁夏日报

  另据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据保守统计,我国公车目前已达300万辆,每年用在公车上的开支达3000亿元。另一方面,公车的过度使用也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在北京市行驶的车辆中,除出租车外,公车动态占有的道路资源是私车的4倍。

  公车制度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公务用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更高。

  二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群众反映,在公车使用中,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

  三是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资料表明,社会其他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本为8215元,党政机关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为公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3%左右。

  四是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

  “屁股底下一座楼”是某些地方百姓对官员“坐骑”的一个形象比喻。由于相关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公务车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激化政府官员与普通百姓矛盾的“导火线”。“公务车改革”已是老生常谈,虽然近几年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改革措施,但令人喝彩者鲜见。公务车改革为何这么难?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最佳的改革方式?

  货币化:“割肉”还是“大补”

  不久前湖南省财政厅综合处向媒体透露,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继在郴州资兴市试点后,将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改革重点是对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补贴。纵观全国,近几年来,不少省市地区都开始着手进行公车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式就是职务消费货币化,把公车拍卖,对公务员按级别发给一定的交通补贴。对于这种改革方式,有人认为公车改革货币化能大幅度降低财政支出,值得提倡。也有人认为公车改革货币化可能带来很多新的问题,甚至产生新的腐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车改革货币化应该说还是件好事。假设原来公车的费用总量是300万,把这300万发下去,肯定多了,而且是无底洞。如果说发给大家250万,有节余,还起到制约作用,是资金上的约束。自己的钱自己总是会小心点,不会胡乱花。实际上是一个暗中的职务消费转变成为明显的个人收入,是激励方式的改变,应该说是值得鼓励的。但更重要的是把这些补贴的信息公开比较好。” 今年5月份,云南昆明的车革方案“亮相”引发当地舆论一片哗然,其内容是:取消公车,按行政级别发放车改补贴,补贴标准为:副厅级月补助1800元,正处级1500元,副处1300元,正科1000元,副科800元,科员500元。对于一个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不过9000元、低保和最低工资分别仅为210元、470元的西部地区城市来说,这个补贴金额无疑十分“扎眼”。

  其实,近几年的公车“货币化”改革方案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民众的质疑与非议。究其原因,是由于这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都掌握在各级官员手中,而这些所谓的“改革”又都是以确保公务员阶层的既得利益为出发点的。作为改革支付成本的纳税人,却没有任何的话语权。这样的“改革”当然不会“公正、公平”,引起“轩然大波”也就在情理之中。

  文志传也对货币化改革表示了否定。他表示,公务用车的经费如果进入私人口袋,就会有很多说不清的问题,第一,这笔钱算什么?交不交税?交税的话,有人说不是个人所得,可是不交税,他实际上就是个人所得。用货币来进行分配,是不合理的,也不合法。从经济学角度讲,也没有任何依据。

  改革手术期待阳光化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专家都对记者表示,国外对公务车管理的先进经验可以借鉴。如瑞典用电脑帮忙遏制公车私用,车载的“公务”、“私车”按钮,必须按下一个汽车才能启动;博茨瓦纳的公务车为“红底白字”以与民用车区分,使用另类的粉红色汽油,在休息日提供这种汽油的加油站都休息,公务车无法加油,总统也不能例外,如果遇到节假日只能使用自己的车,从制度上避免腐败的发生。芬兰的赫尔辛基市政府,则干脆只有一人即市长享有使用固定公务车的权利。还有些国家通过立法来规范公车的管理和使用,意大利曾经有一位市长,因其妻子使用了公车,该市长被判刑监禁半年……

  文志传告诉记者,公车改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走法制化道路。通过立法来规范公车的购买、管理和使用。此外,文志传还提出了一个本票制的观点,也就是不发钱发票,根据公务实际情况,用本票来进行报销。而且可以设计一个方案,比如使用公车的人一年之内节约多少,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一定的奖励。他认为,使用本票制的好处是,不是按权利,而是按需要来分配公务车的费用。因为有的人,官职不一定很高,但是使用公车的频率比较高,如果使用本票制,他就不会受到影响。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务车的费用不会进到私人的口袋里。

  对公务车进行改革是要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殊待遇,真正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最终是否能得到公众的认同,看来还要考验政府的智慧。中国经济时报新闻来源:新知讯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