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民众遭遇癌症袭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11:36 宁夏日报

  我们从充斥着媒体社会新闻版的癌症“故事”中,脊背发冷地窥见疾病背后的问题——近乎瘫痪的癌症防治网络,捉襟见肘的研究、防治经费,仅余1/3的肿瘤治疗研究基地尚能保持较为正常的运转……人们对于癌症的看法反映了我们这个文化的巨大缺陷。而癌正袭来的事实,却让我们忧心于一个几不设防的中国。中国目前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已达140万~150万,是1970年代的2倍多,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死亡人数20年内将达到300万。尴尬抗癌路

  在中国卫生部最近公布的《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显示,1970年代,中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大约是70万,而目前中国死于癌症的人数每年大约是140万~150万,每年发病的人数是180万~200万。而且这个数据还在持续上升。

  面对杀手们交出的“成绩单”,很多公共卫生专家非常怀念赤脚医生的年代。“那是一个对疾病和不健康行为进行全民战争的岁月”,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郑伟达对记者说。

  众所周知,1960年代,中国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基础上,培训了大批“赤脚医生”,建立了“赤脚医生——乡卫生院——县医院”的三级医疗防御体系,在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公共卫生体系能够通过集体合作医疗覆盖到80%到90%的农村人口。当时的农村合作医疗推行中西医结合,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城乡最贫困的居民提供了有史以来没有过的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但在1980年代中国选择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以后,一方面是城市的医疗机构被推向市场,另一方面是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随着集体经济的瓦解而悄然解体。防治癌症的工作陷入了困难的境地。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的王国清教授近日对记者说:“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钱,如果中央重视,九大癌症的研究至少每种癌症投入2000万~3000万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好多年了只投入2000万元,至少医生出差去基地治疗的车费要能够报销……过去我们曾经写了一个报告,国务院批转到卫生部,到了卫生部疾控司以后,答复就是两个字‘没钱’,你说这个怎么做啊?”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不能提供癌症发病率及主要癌症的5 年生存率,仅能以死亡率作为癌症防治目标的判断依据。未来30年的新动向

  杨功焕教授在《分布》中披露,虽然现代科学还找不出肝癌的真正病因,但发现肝癌的发生主要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食物中的黄曲霉素污染以及酗酒有关。虽然目前肝癌造成的死亡在冉冉上升,但他认为:“自1992年以来开始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虽然现在肝癌死亡率还在上升,按照现在推行乙肝免疫接种策略,可推论20年~30年后,人口年龄调整后的肝癌死亡应该呈下降趋势。”

  肺癌则和吸烟有很大关系。中国又是一个吸烟率世界最高的国家,杨教授认为,未来30到50年内,中国肺癌造成的死亡将大幅度增加。“肺癌死亡率上升,一般都在烟草流行20~30年后出现。

  而由于政府财政对烟草方面的税收依赖严重,因此我国的控烟工作多年来成效并不明显。“如果不加强烟草控制,即使在未来30年后,肺癌等疾病死亡率下降的可能性都很小。”杨功焕教授指出。

  杀手并非不可对付,面对癌症,可怕的是中国正渐渐成为一个不设防的国家。国际合作之路

  魏文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室的助理研究员。他带队正在进行的项目是“中国林县食管癌营养干预的可行性试验”,该试验始于1983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合作研究。

  美国专家曾讲过:林州是世界上研究食管癌的最佳场所。“西方国家没有这样的高发区,美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10/10万以下,如果在本国做研究,一周也不一定碰上一个病例,在这儿查一批,各种病例都出来了。”魏文强说。

  平均每年20万美元左右的研究经费主要来自美国,大部分工作任务则由中方研究人员承担。美国专家每年来两次,每次和中国同事工作一个月左右。一些食管癌治疗的新技术,如粘膜切除术,1995年之前中国的医生还不会做,经美国专家的传、帮、带,中国医生很快就掌握了。

  “合作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因为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咱们投入到肿瘤防治领域的经费很少,而肿瘤一直高发。有外面的经费来做,起码能够使局部受益。老百姓的病也看了,咱们的医疗队伍也壮大了,先进的技术也掌握了,最终培养起一大批我们自己的肿瘤预防、控制工作者。”魏文强认为。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院每年收治的癌症病人一直在缓慢持续增加,已经从当时的每年1000人左右上升到7000人左右。”9月初,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癌症专家吴一龙在办公室里告诉记者。

  而广东省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与1970年代相比,1990年代全省肿瘤年发病人数由3万上升到10万,现症病人13万多,每年因肿瘤死亡就有7万多人,死亡率为111/10万。除宫颈癌明显下降外,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肝癌死亡率明显上升,特别是食管癌,全国食管癌标化死亡率下降了21.17%,而广东省却不断上升。

  在癌症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同时,癌症也渐渐地在变成一种普通疾病。“以前得癌症是很大的一件事,但现在,一做体检,一个单位基本就会发现一例。”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符力认为,“现在的医学手段在对付早期肿瘤方面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在临床上,癌症已经和高血压一样被归为慢性病了,人们大可不必谈癌色变。”

  符力则认为,“癌症是可以预防并且是防胜于治的疾病,如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多数病人可以根治。现在的问题是,人们对癌症是重治不重防,宁愿得了病花很多钱去治,也不肯从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入手去预防。现在我国男性的吸烟人数不断上升,男医生的吸烟率甚至都达到了48%,而女性则以吸烟为时髦。有人还举例说,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吸烟几十年,却都很长寿呀。开始我驳不倒他们,后来我想明白了,他们的长寿与良好的保健、营养条件有关,而这样的条件,一般人并不具备。”

  “健康教育从正面往往是讲不通的,非得要拿出血淋淋的反面例子才能触动他们。你苦口婆心地说吸烟的危害,很多人都充耳不闻,但当他们看过肺癌后期病人的X光片上肿大的肺叶后,一般都能戒掉香烟。”符力有些激动地说道。

  尽管防癌、治癌的关键在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但个体之外更大的生活环境里的致癌因素,却是不能预防的,也不是靠调适和乐观所能改变的。“水和大气的污染是众所周知了,食品的安全现在也是大问题,没有一样吃的让人放心。电视上说光广州周围就有10万个食品加工黑窝点,从这些地方出来的食品,含有多少致癌成分谁也说不清。”符力认为。

  吴一龙也认为,很多地方将烟草工业做大做强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虽然烟草能带来巨额的税收,但肺癌患者的不断增加,不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健康,而且成为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据有关部门估算,每年用于癌症病人的医疗费用达数百亿元。”

  即便如此,社会不可能是世外桃源,一个人必须吃、呼吸,在社会上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癌症的预防之道在哪里呢?吴一龙的建议是:首先是远离。虽然脏空气和工业废气让我们无处可逃,但远离不合格的化妆品、过量的雌激素、烟草、肥腻的食品却是可以做到的。其次是要定期做健康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体检花的不过是一件衣服、一条烟的钱,很多人却没有这个意识。最后是要有健康的心理,本性难改仅说明改变性格不易,而绝非意味着性格不能改变。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有助于长期保持身体健康。(据《南风窗》)新闻来源:新知讯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