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政部:灾后2小时报告灾情 24小时物资到灾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20:19 胶东在线

  【中国减灾】

  民政部:公开自然灾害死亡人数 提高全民减灾意识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邹铭22日指出,公开自然灾害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减灾意识。同时也是维护公民知情权、建立
透明政府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民政部和国家保密局日前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自然灾害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不再作为国家秘密的事项,这一消息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在国务院新闻办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邹铭在回答记者的相关提问时说,自然灾害死亡人数不再作为秘密事项,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有利于引起全民对自然灾害的关注,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减少灾害损失;第二,有利于开展在灾害救援和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第三,有利于贯彻执行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人民群众应该有自己的知情权,同时也需要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2005年中央各系统共下拨抗灾救灾资金41亿多元

  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常务副部长贾治邦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2005年中央各系统共下拨抗灾救灾资金41亿多元。 据了解,在2005年,民政部共启动应急响应25次,向灾区派出工作组49个,下拨特大自然灾害救灾补助费23亿元。此外,民政部还向各灾区紧急调拨救灾帐篷3.8万顶,转移安置人口1316.1万人。

  另据统计,2004年中央在防汛抗旱、灾民生活安排、恢复重建以及农业、水利、教育、交通、卫生等方面的救灾经费共计142.22亿元。

  贾治邦说,我国对灾民的安置、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建立了投入合理、内容全面、使用规范的灾害救助机制,规范了紧急救援、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通过建立灾民生活安排工作的备案制度,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管理到村到户,推行《灾民救助卡》制度使灾民救助管理到人等,切实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我国采用灾情监测卫星系统防止虚报灾情

  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常务副部长贾治邦22日说,我国将采取高科技手段对灾情和救灾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4个雷达卫星、4个光学卫星,可以看清楚各个地方的灾情。”贾治邦介绍,民政部还成立了专家组,不但评估灾情的损失情况,同时还对救灾的效果进行评估。

  民政部:基层民政部门应在灾后2小时以内报告灾情

  贾治邦在回答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时说,“灾害的监测制度主要是民政部的救灾救济司和国家减灾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收集、汇总和处理各类信息,报出灾情随时的变化情况,并按照灾情的变化确定应对措施,开展救灾工作。”

  新华网北京9月22日电(记者李星孟娜)中国民政部副部长贾治邦22日说,中国政府定于9月27-29日在北京召开亚洲减灾大会。

  贾治邦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在加强自身减灾能力建设的同时,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广泛交流,共享减灾信息与技术,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积极参与国际减灾事务和国际灾害救援行动。

  据悉,此次大会是温家宝总理今年1月在印度洋海啸特别峰会上代表中国政府提议并承诺召开的,也是第一次亚洲区域减灾部长级会议。

  会议的目标是展示亚洲国家在减灾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交流亚洲区域自然灾害预警与信息、预防与减灾以及综合灾害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推动亚洲区域减灾工作合作,落实《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讨论今后十年亚洲减灾的重点领域与区域合作。

  会议由政策会议、专题会议、公共展览三部分构成。政策会议由参会各国政府代表团参加,设4个高级圆桌会议,主题分别是:将减少灾害风险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实施中、将减少灾害风险纳入到海啸和其他灾害的灾后恢复重建中、社区灾害管理、减灾区域合作机制。专题会议由相关领域的各国专家参加,设灾害预警与信息系统、灾害预防与减灾、灾害综合管理3个专题。

  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外交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和亚洲备灾中心协办。

  贾治邦说,目前,已有40个国家、15个国际组织的178人报名参会,预计参会人数将达350人左右。

  “我们相信,亚洲减灾大会的召开,对落实《兵库行动纲领》,加强区域减灾合作,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说。(完)责任编辑:王中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