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手语也要推广“普通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09:58 解放日报

  专门为聋人开设的手语新闻,却得不到聋人青睐。记者昨天从市聋人协会了解到,本市有近9成的聋人不看每周日中午播出的手语新闻。“上海聋人习惯打本地手语,但新闻中的手语翻译打的却是中国标准手语,两种手语有50%的差异,聋人看不懂,节目自然不受欢迎1市聋协副主席洪泽“告诉”记者。

  记者对上周日的手语新闻作了一个调查。15分钟的节目,共播放了包括时政、文化
、国际等内容的新闻20多条。家住黄浦区的聋人郑之鑫告诉记者,连蒙带猜,他只看懂了十分之一的内容。市聋协的手语翻译边海琴在一旁补充:“中国标准手语里,右手顺着额头甩下来是‘习惯’的意思,到了地方手语里就变成了‘忘记’,风马牛不相及,这类差异还不在少数,聋人理解起来自然有困难。”

  “记得去年下半年的一天,手语新闻节目正对国外爆发的一场战争进行介绍,我从头看到尾,就是不知道战争的发生地和爆发原因。接下来是一则某国进行领导人选举的报道,看了半天,我也不知道选了谁。”洪泽在与记者的笔谈中建议,手语新闻能否更人性化一些,如在播放新闻时,出现同步字幕,以方便聋人。

  手语当中既有普通话、也有方言。边海琴告诉记者,每个地区的聋人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手语表达方式。为了消除地方手语间交流的“壁垒”,早在几年前,国家标准手语就开始在全国各地推广,但由于地方手语根深蒂固,要让聋人重新接受另外一种手语并非易事。

  记者从市聋人协会获悉,目前上海17.5万聋人中会国家标准手语的不到5%。虽然各区县及市有关部门都曾组织过聋人学习国家标准手语,但大部分聋人对此不感兴趣。他们表示,自己与家人和聋人朋友交流都用本地手语,为看一周一次的手语新闻而学国家标准手语,不值得。

  记者从上海东方国际手语学校了解到,学校让学员们学的是国家标准手语,但一些健全人在获得手语资格证书后发现,自己和聋人沟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今年的助残日,志愿者小王兴致勃勃来到手语歌大赛现场,为现场的聋人观众服务,但他很快发现,自己所学的标准手语和上海本地手语有很多不同,和聋人沟通还是有困难。

  市聋协主席陈捷认为,上海聋人如今接触外界的机会越来越多,外地来沪求学、旅游、开会的聋人也越来越多,如果不懂标准手语,将阻碍双方的交流。“我们应该双管齐下,既推广中国标准手语,又传承本地手语。”

  本报记者谈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