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成都,在开放中走向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05:47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文华

  9月15日,本报《成都为何被“文明城市”抛弃?》一文面世,顿时引起一股反思的风暴。如果说创建的工作方式更多地是自上而下,那么这种反思则是自下而上的。两相对接,达成政府与市民的沟通与互动、形成创建文明城市乃至城市文明的新思维、新观念,其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那么,持续十天的反思,我们在认识上究竟收获了什么?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创建文明城市不能图虚名。大量的读者来信来电,对成都未能入选文明城市并不觉得委屈,而是以自己所见所闻乃至亲身经历,对创建工作中的“面子工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说明,市民真正关心的是自己身边的文明现象和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而不是一个“文明城市”的称号。在未来,如果城市文明建设有了实在的进步,即便没有获得“文明城市”的称号,相信市民也会满意。

  创建文明城市必须要建长效机制。成都市的创建工作力度不算小,动员也很广泛深入,却摆脱不了“运动式创建”的嫌疑,一些“力度较大”的行动反而对市民生活有干扰,变成了“不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应该从现在开始,去除“运动型”、“迎检型”方式,建立长效机制,让工作落到实处。

  让成都人看到了

城市建设和市民素质与一些沿海城市相比有很多不足。从这十天的反思中可以看出,成都人的反思和批评意识是充沛的,如果能够良性发展,会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巨大动力。从这一点看,成都人走向文明的脚步没有任何迟疑,而且目光更深远,心胸更包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