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向那不屈的身影致敬(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12:32 海峡都市报

  

向那不屈的身影致敬(图)

  崇武古城墙上残留着炮火的伤痕,向后人诉说着一段又一段传奇

  怎样去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这道充满历史纵深感的题目,现实地摆放在我们前面。

  对于抗战这样宏大的叙事主题,60年后的报道思路越是宏大,就越发显得单薄,于是我们尝试着从历史的细节入手,让细节来还原历史,用历史来传递精神。

  我们的报道绵延5个月,从八闽抗战地图起步,以中国抗战版图收常

  千里追寻八闽救国魂

  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那些用胸膛铸起的钢铁长城,用血肉争取民族解放的英烈?

  5月初开始,一场又一场的选题策划会,不断地冒出新思路,又不断地自我否定。抗战的主题太宏大了,60年后的任何思路总显得单保

  最终,和文史专家充分沟通后,我们把采访方向锁定为“追寻八闽救国魂”,要求记者奔赴昔日的战场,寻找当时的战争亲历者、见证者,透过历史硝烟,还原历史细节,生动地展现“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抗战场景,凝练出“万众一心,向着敌人的炮口前进”的抗战精神,使之传递给读者,延续给后人。

  我们的案头,摆放着一幅八闽抗战地图,4路记者沿着地图上的轨迹,分赴厦门、平潭、永安、闽南三县等10个地方,开始追寻被时光淹没的血色记忆。

  寻觅好似大海捞针

  6月初,刚刚踏上首站厦门的时候,感觉好像回到了战场,激动、紧张、不安。

  我们的任务,是必须找到战争的亲历者、见证者,通过他们的讲述还原历史细节,把抗战的精神传递给60年后的读者。

  60年的时光穿梭,大部分老战士已经不在人世。在厦门采访的那一周,似乎生活里只剩下两件事情:打电话,坐车。我们一直不停地打电话,联系厦门所有能够找到老战士的单位,然后不断地出发,坐车找人。

  也许是我们半天内“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了厦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他们提供了一条模糊的线索:鼓浪屿好像有一个亲历战争的老人。

  冲着这条线索,我们在鼓浪屿上转了三圈,终于找到这位老人,从他的嘴里挖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当时日军在厦门疯狂逮捕抗战志士,统统送到设在台湾的监狱严刑拷打。

  从五通村到中山公园,再到胡里山炮台……那一周里,我们几乎走遍了抗战的每一处遗迹,不敢放弃关于抗战的任何丁点信息。

  《1937:厦门撕开血口》为“追寻八闽救国魂”开篇后,有大量读者打来电话,说完全可以体验到沦陷时厦门人的挣扎和坚忍。

  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们长长舒了一口气,因为终于可以确认,我们的采访和文字足以打动心灵。

  对于我们的系列报道,省委党史研究室宣编处处长刘云刚总结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在挽救历史,是重塑民族英魂的一次勇敢尝试”。

  坚持等待历史出水

  循着八闽抗战地图来到每一站,首先接触的都是枯燥的历史记录,老实说凭着这些,也可以写出一个版,做出一个版,但我们没有照抄,因为我们不是要重复历史文献,我们是要挖掘历史,挽救历史,寻找历史中人的命运和精神。

  给自己树立这样的标杆,就必须找到年过七旬、亲历过战争甚至参加过战争的老人,到底有多难?差不多和大海捞针有一拼。

  我们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于是慢慢有了收获,于是亲历者、见证者慢慢向我们靠拢,于是血色记忆下的背影慢慢清晰起来,宏大背景下的点滴细节逐渐浮出水面:

  平潭从胆小鬼变成真勇士的小伙陈嫩妹;大湖战役中为飞夺寨上关而牺牲的副团长郭志雄、掩护部队突围时被围堵,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巾帼英雄李林……

  福州硝烟下的《辛德勒的名单》;建瓯当年是飞虎队中转基地;中美日在乌丘屿上惊心动魄的气象情报秘战……

  传递精魂世代延续

  《追寻八闽救国魂》,从今年的初夏走到初秋,3个月的时间,36个精美的版面,我们终于走完了八闽抗战地图。

  4路记者彻底放下背囊的时候,每个人都被晒得好像黑人,这次采访,对于参与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抗战洗礼:每次拨开荆棘回到昔日战道,眼前总想起那些抱定必死信念的八闽英豪,操着极度简陋的装备,含着血水,咽着光饼,用血肉之躯铸起一道八闽的钢铁长城。

  他们用什么支撑自己?不屈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使每次采访成为神圣的精神朝拜。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读者,让大家一起聆听八闽救国魂的故事,一起感受历史真实传达的感动,把抗战精神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我们专题报道的对象,既有当时令鬼子胆战心惊的英雄,也有备受凌辱、愤而抗日的福州义序机场附近村民;既有为前线运输物资的南侨机工,也有以笔为枪,呐喊助威的战地记者;既有飒爽英姿、勇扫敌军的巾帼英雄,也有奔赴前线、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希望我们的文字和图片,能够告慰当年把血肉之躯投入战争洪炉的所有的人,让今天所有的人,在有风有云的日子里,更加怀念那些不屈的英灵,秉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特刊要的是震撼的感觉

  60年,一个甲子的轮回。

  纪念抗战,仅仅追寻八闽救国魂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今年9月3日,本报策划的《一寸河山一寸血》抗战特刊精彩出炉。

  这份特刊,把纪念的目光拓宽到全中国的抗战中,分成抗战史、经典战役、中华英雄等板块,全面梳理、回顾、还原历史,把中国抗战放置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下,把中国抗战放置在60年后的今天进行叙述。

  “抗战特刊要站在世界的视野上,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上,要唤醒读者的集体记忆和公民记忆”,这句话为特刊定下了基调,同时也给采编人员下达了命令。

  时间急,任务紧,15位采编人员钻进图书馆,寻访亲历者,连线文史专家……两个星期的全身心的投入,保证了抗战特刊的水准和品质。

  关于抗战的史料和观点浩如烟海,如何浓缩成一篇寥寥数百字的封面评论?如何整合成两个版面的抗战史?……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真相,为了给读者一份振聋发聩的感觉,采编人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可谓不计其数。

  为了还原福建受降的历史场景,揭秘受降背后的细节故事,记者深入连江川石岛、龙海石马码头,找到30多位当年的现场见证者,这才挖掘出《川石岛上魔头递上军刀》、《各方角力受降迟到》这样鲜为人知的抗战秘闻。

  ……

  这是我们一次全新的尝试,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操作,引来的是如潮的好评,这份特刊被很多人珍藏。

  □编辑手记

  赶上架

  其实刚刚接手《追寻八闽救国魂》系列那会儿,我对于抗战并不是特别了解,也没有特别的兴趣,心里一直暗暗叫苦。

  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于是我开始逼着自己去泡图书馆,去上网搜索,看福建抗战史,看中国抗战史,看反法西斯战争史……要给读者舀一瓢水,自己就该储备一桶水,读书成为首当其冲的“水桶工程”。

  读得越多,就越感触到抗战之深,于是对于每一趟采访,每一篇文字,我都提出一个要求:必须写出历史使命感,必须感动读者,必须传承精神。

  我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审核每一条稿件:如果可以读到心潮澎湃,甚至泪流满面,马上安排见报;如果读到心烦意乱,甚至昏昏欲睡,马上布置补充采访、重新写过……要想让读者被感动,自己必须先被感动。

  就这样做了差不多3个月,做了差不多40个版,原本寻思着这样潜移默化影响读者的版面,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响,但没想到报道面世后,一时间好评如潮,至今还有不少老人的回忆文章放在我的案头,至今还有几位读者打电话询问有没有续集……天道酬勤,付出终有回报。

  N本版文图侯希辰/阮友直/肖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