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沪郊乡土绝活不甘沉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2日15:18 新民晚报

  国庆第一天,在南汇周浦“小上海旅游文化城”,人们又看到了一场民俗盛会:老土布。彩豆画、浦东钹子、南汇锣鼓书、捏泥人……民间艺人和学生们走到一起,一一表演当地的绝活。据了解,该镇已连续三次举办这样的民俗文化展示会。

  【彩豆画频频亮相】

  彩豆画是南汇新场镇诞生的一种全新民俗画形式。人们看到,经过几个孩子的摆弄,普通的赤豆、绿豆、黄豆、毛豆,竟能“排列”出美丽的水乡、可爱的动物等。据了解,彩豆画由新场镇坦直中心小学教师薛华发明,作画材料都是一些日常可见的五谷杂粮。彩豆画作为民间造型艺术的新亮点,频频在上海各种艺术展上亮相。

  【锣鼓书后继有人】

  文化城里,十多个中学生在演唱锣鼓书,娴熟的动作、乡土的唱腔,引得路人不由得驻足。“锣鼓书”生于南汇,去年国家文化部公布了29个国家级民间文化保护项目,南汇锣鼓书成为上海唯一入选项目。今年南汇开始在中小学生中培养锣鼓书新人,他们已初步掌握了锣鼓书的演唱技巧。

  【织机土布进课堂】

  喷水池旁,一台老旧的织布机前围满了观众。一位扎着土布头巾,穿着土布衣裳的老妈妈正在织布机前穿梭织布,动作娴熟,织的布紧密,色彩鲜丽。一旁的另一位老妈妈踏着“脚圈”,正在用灵巧的手牵着棉花,纺出一长溜棉纱。这情景引来了孩子们惊奇的目光。周浦镇某小学则把南汇地区土布蜡染制作引入了美术课堂。

  【浦东钹子填新词】

  “浦东钹子”引人入胜。穿一身土布衣裳,头戴一顶草帽,周浦红桥村的退休老人付惠民唱起了“土里土气”的《十姐梳头》。他沿用的是百年以前的“浦东钹子”唱腔,惹得乡亲笑得合不拢嘴。老付今年68岁,他从20岁时开始唱浦东钹子戏,至今已经有40多年,一直活跃在村里田头为群众演唱。他用古老的“杨柳青调”,自己创新作词,编写了《新红桥,新风貌》的浦东钹子开篇,赋予了该调新的特色。

  解放日报(黄勇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