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假进入“反思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3日07:18 大众网-大众日报

  同样是在“黄金周”,同样是出门旅游,比起2000年5月留下的“悲惨记忆”,今年准备去欧洲的何玉山显然要从容得多。

  “5年前来北京玩时,背着包就出门了,到北京后找不到旅店,买不到回程车票,”在甘肃兰州某公司供职的何玉山告诉记者,“而这次出行已计划了半年多,作了周详的预订。”

  “黄金周”已进入第七个年头,大多数中国人在经历了兴奋、抱怨和无奈等种种复杂的情感后,开始理性面对这个“悠长的假日”。

  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对18个区县1685位市民进行的随机电话调查显示,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78.1%北京市民不愿出行。拒绝出行的理由是“节日期间人多拥挤,不能达到旅游放松的效果,还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根据国内一家知名旅游网站的调查,有43.8%的会员表示考虑出行主要看重“旅行的安排和感受”。38%的人认为自由舒适、丰富便捷已成为出行的主要考虑。专家认为,这正说明现代人对休假方式的理解在改变,更加追求舒适度和自己的认可度。

  “黄金周”休假制度始于1999年,当初政府的用意是扩大就业和拉动“内需”。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公众集中休假期被安排在每年的农历春节、5月1日和10月1日。

  “黄金周”让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有了集中休闲的时间。据统计,中国超过10%的旅游者是集中在这3周里出游的。从未享受过长假的国人几乎在这一时期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和前所未有的热情。

  资料显示,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7天内达到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41亿。之后,每个“黄金周”都不断创造新纪录。2005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2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7亿元,分别比1999年的第一个“黄金周”增长了332%和231%。

  随着“黄金周”概念深入人心,随之而来的拥挤、事故、服务质量打折、景区设施不完善、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也逐渐暴露。人们开始反思集中休假、集中出行造成的弊玻有人甚至怀疑“黄金周”制度会不会被取消。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旅游研究所副所长陈高钦表示,根据现阶段国情,取消“黄金周”

  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旅游业各要素不够协调发展造成的。只有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发展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争议声中,政府官员对“黄金周”表示出足够信心。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总结今年五一“黄金周”的变化时表示,旅游者从传统长线观光型旅游开始转向都市度假休闲游,人们不再满足于急行军、流水线式的团队旅游,转而更多关注旅行的质量、接受服务的水准以及出游的感受。在旅游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黄金周”的热度开始从旅游业加速向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转移。

  陈高钦说,如果说7年来“黄金周”的热度有所变化的话,主要是政府、相关服务业和消费者都更遵循市场规律的结果。政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人们在选择旅游时间、地点和方式时趋于理性。这就减少了对运输和旅游资源的压力,使得游客在“黄金周”期间的出游变得分散、灵活,分布相对均匀,旅游市场秩序更为规范。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