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王鸿举昨日冒雨考察大学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7日03:36 重庆晨报
王鸿举昨日冒雨考察大学城(图)
  本报讯重庆大学城开城在即,两万师生即将入住。昨日下午,不顾天雨路滑,市长王鸿举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陪同下,前往重庆大学城考察。王鸿举在考察中指出,要加速推进大学城各项建设,进一步美化大学城环境,尽快形成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大学城与在建的微电子工业园和物流高地互动共赢。

  入学条件基本具备

  截至目前,大学城累计完成投资近4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公安、消防、交警、城管队伍已进驻大学城履行职责,大学城入学条件基本具备,新生入住的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据悉,我市将于2007年完成大学城基本形态建设并初具规模,2010年全面完成大学城建设的目标要求。

  此外,在大学城建设带动下,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建设已快速启动,重庆铁路集装箱网络中心站也将于年底动工,西部新城建设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深入学生宿舍考察

  雄伟的大学城大门、别具一格的教学大楼、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出现在眼前的重庆大学城是一座独具韵味的新城。王鸿举一行先后考察了初具规模的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校园,还深入到厨房、学生宿舍、活动中心等地,大到房间设施,小到角落的清洁,一路看来,一一过问。

  王鸿举多次用“兴奋”一词表达考察中的感受,他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难以想像如此短的时间内,一座现代化的大学城就拔地而起,不仅规划合理、建筑格调清新高雅,还具备了在不久的将来与西永微电子工业园互动的基础,具备了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创造“1+1>2”模式

  王鸿举指出,在着力打造重庆大学城硬件设施的同时,更要使其成为培养名师、名校的摇篮。要实现大学城基础设施、文化商业等公共设施、学校资源、师资力量和学生资源的一体化,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在各高校间和高校与微电子工业园之间形成“1+1>2”的模式。要注重大学城环境的保护和美化,尽量依山就势,创造生态与自然之美,让大学城被鲜花和绿地所环绕。

  高度重视意见反馈

  王鸿举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城入住后的意见反馈,加强大学城的管理,做好安全稳定、交通保障、医疗卫生以及就餐、住宿、购物等配套服务工作。希望重庆大学城瞄准“全国一流”的目标,充分发挥自身辐射带动作用,培养出一大批诚实守信、学术精湛的高质量的优秀大学生,为打造我市的教育高地和高科技产业高地作出贡献。(本报记者)

  大学城交通年底将提速

  本报讯(见习记者付妤)昨日,一些到重庆大学城虎溪校区参观的家长和学生纷纷提出两点疑问:什么时候才能通过梨树湾隧道去大学城?成渝高速路含谷收费站只有两个收费窗口,车流量大时是否会堵车?

  沙坪坝区交通局对此表示,梨树湾隧道已经打通,整个新路线将在年底通车,届时,从沙区老校区去新校区只需不到半小时。

  梨树湾隧道通车之前,往返新老校区的车辆将绕道成渝高速路,从含谷下高速,经西永镇,整个单向车程大约需1小时。目前,沙区交通局正在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尽早解决交通方面的相关问题。大学新同学网上逛校园

  本报讯(记者戴宇见习记者付妤)重庆大学城什么样?坐什么车去大学城?这些都是大学新生最关心的问题。记者昨日从在重庆大学同学中了解到,不少大学新生借网络提前登录重大民主湖校园网或建立QQ群聊天,打探大学校园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校园网点击次数超万,QQ里的重大2005级新生群上线人数达2000余人。

  记者昨日在重大的虎溪校区网页上看到,不少新生发帖向老生们询问大学的学习、生活等情况,重大校方为方便新同学,专门在QQ上建立了重大2005级新生群。

  重大有关方面介绍,学校8月初发现相当多新生在网上交流,而且热情非常高。另外,因为报到时间比较晚,新生们普遍比较焦虑。于是,重大组织了辅导员,以轮班方式负责在线与新生们聊天,介绍新校区的情况。还没开学,师生们彼此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并且共同期待在新校区里的大学新生活。学校决定指定老师轮流值班回帖子,并安排人员把虎溪校区建设的照片张贴到网上,供新生提前“逛”校园。

  重庆大学城简介

  重庆大学城是重庆市重要科技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工程,位于沙坪坝区虎溪镇,地处中梁山脉与缙云山脉之间,地势平坦,视野开阔。

  城内共规划4大高校片区,会聚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重庆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医疗卫生职业学院、重庆警察职业学院、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重庆巴渝职业技术学院11所高校,占地22平方公里,规划可容纳的人口规模是:在校大学生人数16.4万人,教职工及附属人口3万人,城市其他人口23.6万人,总计43万人。

  11所高校实行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验室和设备也可共享。本报记者戴宇黄晔见习记者付妤整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