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途经“川藏线嗓子眼”目击抢修102大塌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09:00 每日新报

  挺进雅鲁藏布郭诗亮

  即便和在大峡谷里的日子相比,前往波密的路也是艰险的。被喻为“川藏线嗓子眼”的通麦天险路段是我们前往然乌湖的必经之路。

  实地感受通麦天险有多险和道听途说有很大的区别。通麦天险是悬崖上的一条土路,
颠簸不说,而且一次只能供一辆车通行。要是对面也来了车的话,有一辆车就必须退回去。平地错车不难,但在从山上硬挖出来的狭窄山道上错车,无论对司机还是乘客都是一种“心脏的考验”。脚下就是汹涌澎湃的排龙河水,走得久了坐在车窗边上的人常常会产生错觉———自己仿佛就飘在半山,随时可能“飞”下去。

  我们的运气不错,一路上拐弯错车的次数不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减轻了身边悬崖绝壁对我们心理上的压迫感。正当大家刚要松一口气的时候,车突然在山道上停住了。前面的车陷进了泥里,地点就在让所有川藏线司机色变的102大塌方处。

  102大塌方是川藏线上一处泥石流、塌方多发地段,曾有不少车被突然降临的泥石流卷入下面的江中。因这一地点正处于102道班管理的路段,故得名“102大塌方”。就在去年,这里还发生过一次

地震

  客车通过 102大塌方的时候要尽量轻载,所以我们就有了徒步抵近观察 102大塌方的机会。

  102大塌方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长,那片山坡看上去不怎么起眼,只是山坡下面靠近通麦一侧架设了一排钢筋水泥板用来巩固山体,中间那一段只有一片扇型的冲击面。由于一直下雨,一条规模不大的泥石流正顺着山体缓缓流下,从被淤泥陷住的车身边几米处经过。而车子下面的路基看上去也有些松动,似乎随时有可能塌陷下去。被困的车子没有带钢丝绳,离它最近的车子也没有足够的马力把它拉出来。看来只有等待了,等待负责维护这一路段的武警官兵来救援。

  等待是难熬的。据常跑这条线的老司机说,大塌方时车队被堵上几天几夜也是家常便饭。更要命的是,一旦塌方面积扩大,周围的车往往也难逃厄运。谢天谢地,情况没有进一步恶化。不久,武警部队的推土机就赶到了。运土,填实路面,清除路上的碎石,最后推土机轰鸣着将被困的车子顶出了泥潭。一切都是在几分钟内完成的,所有目击这一场面的人们都为武警战士们鼓掌喝彩。

  踏着没过脚面的泥浆,我们小心翼翼地快速通过了102大塌方。在路边检测路基坚实程度的武警战士告诉我们,其实情况并不像看上去那么严重,在雨季这种规模的滑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位于塌方地附近“102大塌方观测站”里的科研人员的说法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告诉我,常年的观测结果证实,102大塌方目前仍处于相对比较活跃的阶段,这里的塌方带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在没有强烈诱因(如地震和强降雨等)的情况下,这种变化不会造成大的危害。

  102大塌方前不远处就是通麦大桥,有武警官兵常年驻守在那里。徒步通过大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桥头那块在风雨中屹立着的石碑。石碑上那些冰冷的文字,那一个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名字背后曾经是一个个与我们一样年轻鲜活的生命,为了这条连接西藏和四川地区的生命线,他们在暴雨中出发,却再也没能回来。此刻我才突然意识到,刚才武警战士和科研人员看似轻描淡写的回答背后竟有着山一样的沉重。

  我们向桥头哨兵挥挥手,这个有两个可爱酒窝的小战士笑了。我想,对于常年守卫川藏线命脉的他们来说,脱险后的掌声和离别时的笑容应该就是寂寞中的他们最想要的礼物。

  特派记者郭诗亮新报川藏线 102大塌方观测站 10月 6日专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