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安徽奋力崛起的突破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05:42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洪流中,安徽如何快马加鞭?在大力推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安徽如何奋勇当先?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东向发展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这是一条独特的中部崛起之路,是安徽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战略,是安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突破口。

  从全国发展格局来看,安徽必须东向。长三角是国内经济发达、开放度高、最具活
力的地区,是拉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当前,长三角正在加快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强与周边地区经济合作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而我省与长三角山水相连,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向东发展近水楼台,在中部诸省中优势尤为明显。纵观全国经济发展大势,向南、向西或向北发展,都不是安徽首眩唯有东向发展,才能适应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规律,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在中部崛起中有所作为。省委书记郭金龙因此深刻地指出:“东向发展,是我省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发展主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

  从历史发展经验来看,安徽必须东向。多年来,我省在区域发展方向上一直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与实践。199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决策,“九五”期间提出“外向带动战略”,“十五”时期提出“大开放战略”,2003年提出“融入长三角、建设五大基地”的设想。东向发展,与我省一以贯之的大开放发展思路一脉相承,是我省清醒认识自身定位后的正确抉择,是对新时期时代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对历史发展经验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东向发展战略,第一次明确作为我省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作为促进安徽奋力崛起的主要抓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安徽特色,必将鼓舞全省人民奋力崛起的坚定信心,凝聚全省人民奋力崛起的强大合力。

  从现实发展态势来看,安徽必须东向。近年来,我省凭借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丰富的资源和较低的商务成本,加速与长三角地区的双向互动,成效十分显著。我省引进的内资项目和资金,来自苏浙沪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约占三分之二。同时我省的煤炭、电力、农产品、劳动力的主要市场也在长三角,其中近一半外出务工人员在苏浙沪地区。苏浙沪一直是我省旅游业的主要客源,随着徽杭高速等快速通道的建成,安徽与长三角旅游互动的势头将日趋强劲。所以,把东向发展战略作为安徽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基本方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东向发展,有利于安徽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作为长三角的纵深腹地,我省具有无缝对接的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市尝科教等诸多优势。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一方面可以积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主动承接长三角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另一方面,可以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农产品能源、材料、劳动力和配套产品等支撑,使我省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流动和合理配置,带动并深化省内产业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形成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优势产业体系。发挥优势,挖掘潜力,通过实施东向发展,可以进一步激发安徽的发展活力和内在动力。这是安徽的潜力所在、特色所在、希望所在。

  东向发展,有利于安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水平较低,是安徽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当前,长三角地区已进入工业化高级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和向外梯度转移呈加速之势。它不仅是向周边地区辐射资本、技术、信息等,而且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整合,逐步扩大一体化联动发展区域。

  我省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借重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和资本外溢,尽快改变资源性产业比重较大、产业链条较短、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现状,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为契机,突出加工制造业、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锻造工业化脊梁。东向发展,我省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发展后劲和创新能力,走适度超前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东向发展,有利于重塑和提升安徽整体形象。没有发展就没有形象,没有实力就没有形象。融入长三角,加速与沿海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缩小发展差距,提高我省综合

竞争力,树立安徽良好的对外形象。最近几年,苏浙沪发展速度普遍加快,已远远超过我剩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自甘落后,而应当加快发展,奋起直追,在融入长三角进程中努力缩小并逐步填平与长三角的差距。正如郭金龙书记强调的那样,行政区域的分界线,不应当成为经济发展的断层和鸿沟。只有这样,安徽才能摆脱“不东不西”的尴尬,重塑形象才能变成现实。

  推进东向发展战略,应当进一步优化安徽的发展环境。经济竞争首先表现为发展环境的竞争,优化发展环境应该贯穿于推进东向发展战略的全过程。要强化市场主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造多层次的市场主体。要完善市场体系,加快技术、资本、土地、产权交易、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等各类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构建起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平台,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要加快市场开放,重点推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开放,注重用优质资源、优势企业承接长三角产业资本转移。要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策上进一步灵活,发展上进一步扶持,重发展、讲诚信,为东向发展保驾护航。

  推进东向发展战略,应当加强与长三角全方位对接。从地理的无缝对接转变为发展的无缝对接,我省必须在观念、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和长三角全面接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发展为上,改革为先,坚决冲破一切影响发展的思想束缚,以思想观念的大转变促进发展的新跨越,让一切创业的源泉充分涌流。要推进产业互补发展,加强企业与长三角水平层面的产业关联,提高产业配套的水平和规模,加快形成与长三角垂直层面的产业关联,将安徽建成长三角加工制造业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强化基础设施对接,大力建设与苏浙沪相连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构建通往长三角的快速通道。

  推进东向发展战略,应当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东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发扬敢于创新的精神,只争朝夕,乘势而上,不懈努力。要进一步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善于在复杂的形势中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把握机遇和运用机遇。要树立求真务实的扎实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信心百倍地把推进东向发展的战略决策,转化为加快安徽奋力崛起的生动实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