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彝寨旧貌换新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11:33 云南日报

  8任行政村党政领导盯住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奋斗,30多年紧紧抓住不同时期农民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打基础促发展,南华县天申堂乡新、老村群众切实感受到——

  秋雨绵绵,彝山更显苍翠;话语阵阵,围坐檐下访谈:“你家有多少存款?”“我家存款不多,也就三四万元。”回答的彝族老汉起荣富已经60多岁,是南华县天申堂乡新村村民小组“困难户”,大儿子在外工作,小儿子分家另过,家中就他与老伴,缺劳力。今年收
入的大项是:卖洋芋4000元,菌子收入1000元,卖猪1000元,卖白芸豆800元。坐在旁边的起绍安则代表了新村、老村村民小组一般人家的收入状况,他掰着手指头算开了:“我一家4口人,卖洋芋有1万元,卖猪有3000元,捡菌子得5000元,卖白芸豆1000元,”他家还有拖拉机1辆。而作为增收示范户的罗荣顺一家6口人,仅洋芋一项,“今年种12亩洋芋,一亩有1800元收成”。

  天申堂乡石桥河村委会新村、老村两个村民小组距离南华县城46公里,海拔2500米,是高寒冷凉山区,两个村民小组共103户,341人,全是彝族;人均耕地1.4亩,全属旱地。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村民们认为,这是多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届接一届,一任接一任,在解决温饱、坡改梯、建水池、科技增收、修路、通电、人畜饮水等问题上,紧紧抓住不同时期群众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坚持不懈地从最基本、最基础的事抓起,一件一件抓落实的结果。

  伴随着屋檐淅淅沥沥的滴水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娓娓道来。

  从1970年到1981年任新村生产队队长,后任村委会主任直至1992年的起荣富回忆:“修‘大寨田’时支书是朱成保,接着是罗永忠,自光景……周建章,换了8任村支书,不搞花架子,一任接着一任干,每一任都有成绩,新老村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起荣富说:“首先是想办法解决群众温饱,原来只种包谷、荞子,广种薄收,粮食总不够吃。到70年代中期,党支部带领群众大修几年‘大寨地’,人均有了1亩平地,到1978年每人有300多斤粮,总算够吃了,接着建了几个大水池,到1982年,每人有粮500多斤,心里就更踏实了”。

  “然后是带领群众继续在‘水’上打主意,1986年到1988年,搞小水池,1988年还拉通了电,1992年增修3个蓄水150立方米的水池。由于没钱,沟渠配套没能搞,但那时候感觉也很好了”。

  现在的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周建章,从1992年到2000年是村农科员,他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除年年搞水利建设之外,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重点是科技推广,首先从包谷突破,包谷从撒种改成‘打塘’种,再接着搞营养袋育苗,宽幅条播,‘双龙出海定向移栽’,还有是用良种,使用杂交包谷”。

  吃饱穿暖后,群众盼增收。提起这个话题,大家一致公认,党支部带领大家种早洋芋是新、老村从有粮向有钱转变的关键。进而形成目前的产业结构:小春是早洋芋,大春是白芸豆、包谷,晚秋是萝卜。

  这个转折发生在1998年。

  在全县号召调整产业结构的大背景下,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这里的土质、气候等基础条件,1998年动员群众种早洋芋,这下路子对了:品质好,吃味好、卖价高,群众总算体会到了“有钱人”的感觉。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开展了,根据市场需求,指导群众不断淘汰老品种,扩大冬早洋芋种植面积。1999年就更换更优良的品种,有“会——2”、“合作88”等。现推广的是“紫花大西洋”,产量差不多,但淀粉含量高,吃味更好,去年新、老村种植洋芋440亩,外销洋芋445吨,实现产值43万元,人均洋芋收入1259元,今年洋芋价每公斤1元左右,是从未有过的好价钱,洋芋成了全村增收的“金砣砣”。

  洋芋还给村里带来一系列的新鲜事。

  64岁的罗绍顺老人回忆:“1998年早洋芋一炮走红,昆明、大理等着要,但路况差,运不出去,雨又多,下雨后,拉出一拖拉机洋芋,车后要跟着四五个壮劳力。支部开会决定垫路,每家分任务,比如该拉多少石头,村上的领导带领大家晚上提着电筒、点着火把干。为方便外地人收洋芋、本地人卖洋芋,2000年前后,又在高速路边建起洋芋、萝卜交易市场,同年还搞了电网改造”。

  周建章说:“有水,还要会用,浇水,原来只知道浇包谷,不知道浇洋芋,从去年开始浇洋芋,洋芋亩产量从几百公斤提高到3吨”。他介绍:“在省州县农科部门等的帮助下,天申堂洋芋已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根据新、老村的情况,村里继续在洋芋上打增收主意,已建成紫花大西洋迷你薯种(原种)基地57·5亩,开辟了增收新渠道”。

  2003年,又成为新老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在各级关心下,新、老村成为楚雄军分区和南华县联合建设“小康建设示范村”共建点,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群众开始了新的征程。

  现新村村民小组组长周开宝谈起来喜气洋洋:“水利建设得到质的提升。前年以来,建设灌溉用大水池3个450立方米,新建和修复灌溉用小水池105个,总容量1050立方米,修复大水池3个3688立方米,使450亩耕地实现水浇,水利化程度达70%。同时沟渠管网配套,高标准实现人均一亩稳产高产农田”。他还介绍,通过旱地水浇、土壤改良等,萝卜亩产量从1吨多增加到2.5吨,白芸豆亩产量从几十公斤增加到220公斤。架设人畜饮水管道7000米,建设人畜饮水池2个84立方米,自来水进了彝寨家家户户。

  交通由制约发展的“瓶颈”变成了发展的最大“加速器”。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和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施了从村里连接高速公路和连接乡政府的弹石公路建设项目,提高了运输、农作物收割的机械化程度,农产品运输难题迎刃而解。

  “大路”通了,群众改善村容村貌的呼声高了。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村民小组顺势而谋,在村里建6个公厕,水泥路修到家家门前,每家都打起了水泥院坝。公厕和村间道路定期打扫。立足萝卜、桔杆等饲料优势,实施改厩工程,使农户卫生厩拥有率达100%。

  乡党委起韵龙副书记是新村人。在农民增收上他谈到,新老村有林地4900亩,松茸、松子资源丰富,为增加收入,前些年大家都去“抢”,结果是既破坏了资源,总收入也减少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广泛征求意见后,用村规民约规范松子采集,改变了破坏资源的状况,如去年采集松子3吨,收入1.8万元,集体收入3600元。对松茸等林下资源实行承包经营,由10组人承包管护,村上通过收取承包费进行调节,没有承包的人家每人可分得500元。负责承包的则有几千甚至上万元收入,集体经济每年也有五六千元的收入。给群众创造了一个靠山吃山,细水长流的稳定的收入来源。

  冒雨踏访村前村后,看到青山环抱中干净整洁的新、老村新貌;走东家串西家,看到彝家富裕和谐祥和的景象,我们不由想起饱经沧桑的起荣富老人的那句话:“换了8任村支书,不搞花架子,一任接着一任干,每一任都有成绩,新、老村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短评

  赞“一届接着一届干”

  本报今日刊出的这篇通讯,虽仅仅报道了一个山村的发展轨迹,但其“一届接着一届干”带来彝寨换新颜的做法具有相当的典型性,给予我们不乏深刻的启示。

  “一届接着一届干”,需要理想信念、宽广的胸怀和无私无畏的精神。石桥河村委会8任党政领导咬定改善山区群众生存条件、提高彝山发展能力这一目标,紧紧抓住不同时期群众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带领群众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使群众从贫困走向了小康。其体现的精神支撑,便是牢固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从而能够不计名利和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十分值得称道。

  “一届接着一届干”,需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扎扎实实的工作实践。30多年来,村委会带领群众从实际出发,埋头苦干,循序渐进地解决温饱、坡改梯、建水池、修路通电、人畜饮水、市场流通等问题,人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夯实了农村工作的基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实践说明,只要我们像新、老村这样扎扎实实地做工作,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搞那些中看不中用的事情,认认真真地从最基础、最基本的工作抓起,就能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届接着一届干”的精神值得赞扬和倡导。让我们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为云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何侃 王廷尧 周永源 (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