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岛内名主播卢秀芳:神六发射成功台民众非常振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16:17 华夏经纬网

  中新网10月19日电 此次神六升空,中央电视台与台湾东森电视台联合制作《两岸看神舟》专题直播节目,这次直播报道让人们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结识了一位来自台湾的新闻主播,她就是东森新闻台的卢秀芳。日前,卢秀芳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的专访。以下为转摘内容:

  会客厅:秀芳您好,欢迎来到演播室。这些天一直在北京参与神六的报道,你有没
有通过各种渠道打听一下在台湾的收视率怎么样?

  卢秀芳:我曾经跟白岩松开玩笑,说我已经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不管走到世界各国,总是想打个电话问问昨天的收视率表现如何,特别是在10月12号早上九点,我们做过实况转播报道,收视率早就出来了,是台湾的冠军,所以我们都非常振奋。

  会客厅: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

  卢秀芳:我们每天都连线台湾的记者,也做台湾的报道,台湾民众非常振奋,毕竟神舟六号的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在整个华人界来讲是非常大的光荣和骄傲。昨天我们采访了很多台湾民众,让我比较高兴的是孩子们的反映,通过神六的发射、回收、整个转播,在台湾小朋友的心里埋下了一颗一颗科学的种子,他们产生好奇。在失重状态中可以翻跟头,看起来很轻松等等,我觉得小朋友通过这个好奇,也许会激发他们科学的想象跟兴趣,他们种子的萌芽说不定就是来自这次神六的发射。

  会客厅:刚才说的是民众对这个节目的反映,你了解到的同行对你能够参与到神六的报道,他们的反映。我们知道东森新闻台是唯一能够进入到大陆,而且深入到航天城去采访的台湾电视新闻媒体,他们是否会眼红?

  卢秀芳:这是一定的。我们在出来前,事实上我们很早就知道我们可以进到这个机密的核心航天城,但是我们把它视为一个非常大独家新闻,一直到我出发之后,这个新闻都是属于保密状态,我们并没有告诉同业以及观众,我们即将有神六的独家新闻。走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很悬疑的宣传片,那个宣传片当中是我背起了一个行囊,戴着帽子,跟观众说我现在要出发前往采访的途中了,我会带给你一个重要的独家消息,至于是什么,请锁定东森新闻台,我做了这样一个悬疑的宣传片。我离开台湾之后,就没有在主播台上出现。我打电话回去,发现我的同事告诉我,同业议论纷纷,都在说卢秀芳要做什么,她要带什么独家消息回来,观众也有很多讨论。后来神六的新闻出来之后,当然同业是惊讶也不惊讶了,不惊讶因为他们看到我的宣传片,现在真相大白,惊讶的是,竟然台湾的媒体可以进到这个核心的机密地带,在过去是台湾完全无法想象的,他们在打听我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进去,但是一切都太晚了,要补也来不及了,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成为很多的独家报道,台湾民众反映非常好。

  会客厅:你自己有没有做过这样的思想准备,因为航天城毕竟是一个核心部门,也是关键部门,你作为一个台湾记者进去以后,你想象中会遇到什么样的程序?

  卢秀芳:我的同事恐吓我说,秀芳你可以进去,我告诉你,你进去的时候可能会被戴着黑眼罩,让你摸着进去,因为这个地方太机密了,不能让你摸清楚地形,所以你可能会被戴一个黑眼罩抓进去。到这边来,刚开始还是觉得这个地方有点不一样,应该是一个戒备的状态,但是我的第一印象非常惊讶,那天天气很好,在阳光当中迎接我的是一张一张笑脸,说明他们很轻松,他们跟我开玩笑,在航天城里的工作人员彼此开玩笑,故障专家说大家都希望他失业,飞行专家说我已经打败你五次了,我这次还要再把你打败,通过他们那种轻松的玩笑,我看到的是大家非常自信,非常放松的状态,那个状态联想到我,所以我在采访过程中是非常非常轻松的。

  会客厅:等你回到台湾之后,一定会有人问起,怎么样秀芳,这几天的大陆之行,神六的报道之行感觉怎么样,你已经想好怎么回答他们吗?

  卢秀芳:我想用两个字“刺激”,对我们来讲真的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在台湾可以说是绝对独家,因为台湾新闻竞争非常激烈,台湾的面积并不大,36000平方公里,但是在这个岛上有14家新闻频道竞争,你可以想象竞争多么激烈,所以在台湾没有什么绝对的独家新闻,可能你是独家两个小时,接下来别家就会赶上,或是独家两天而已。但是这次神六的报道,在中央电视台的协助之下我们是绝对独家,所以我们出来“独家”的字样,字打得大大的,很有自信,你永远破不了。台湾的民众也觉得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报道,过去恐怕从来没有过,所以我要用“刺激”两个字。

  卢秀芳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1976年进入新闻界,曾任台视记者、新闻节目组副组长,东森新闻台晚间新闻主播、制片人。台湾虽然地方不大,却有着十几家新闻台,在有限的新闻资源下,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可是即便如此,卢秀芳却仍被业界称为“新闻女王”,在她十七年的从业经历里,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感想呢?

  会客厅:您也提到在台湾岛内现在有14家电视台,14家频道在竞争,比如说现在遇到神六这样的一件可以说是大事,平时在一种日常状态下,新闻竞争激烈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在没事儿的时候要找事儿去报道,会是怎样的一种激烈竞争情况?

  卢秀芳:你的想象完全正确,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太激烈的竞争产生的,因为竞争过度激烈,所以有的时候小事必须要化大,有的时候觉得观众对于这个事情非常有兴趣,所以记者会找一些比较偏的角度报道。比方说台湾的新闻报道就比较八卦,我们私下开玩笑,如果神六这个事情发生在台湾,糟了,恐怕两位航天员过去的女朋友都会被点名,他们的孩子念什么学校,太太喜欢买什么样的皮包,用什么样的化妆品,恐怕全部都会被掀出来。

  会客厅:在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里面,你已经从业17年了,这17年一路竞争过来,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卢秀芳:心里感受五味杂陈,其实在台湾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我常常说电视新闻记者是一个早衰的行业。第一个是非常忙碌,第二个主要是因为你接收到非常非常多的讯息,每天泡在这个讯息的大缸里面,所以有的时候会对人生产生一些哲学性的思考,这个思考有时候会让人疲惫。

  会客厅:在台湾有很多人管你叫做新闻女王,毕竟在台湾,你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新闻主播,从业17年,是什么原因让你能够一步一步走到这个位置?

  卢秀芳:跟你一样,很简单,就是好奇心,对每个事情都充满好奇心,比方说这次我接到神六的任务之后,觉得太棒了,因为这是我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在航天科技也好,过去在台湾是很陌生,我们比较少探讨的,这次我不但可以亲自来到大陆,可以到最核心的基地,而且我可以在中央电视台同步接收最新的讯息。在神五的时候,我在台湾的东森台的主播台上也进行了转播,但是那是隔着海峡的,隔着一个屏幕,我接收到的讯息是二手、三手的,甚至是发射之后的,我没有办法做一些直接的采访,我听到的一些讯息都是经过别人采访之后剪接过来的,隔阂感很大。这次神六让我觉得非常高兴的就是我能够直接来到现场,刚才你讲什么支持我17年这么走过来,我觉得就是这份好奇心吧。

  在今年春天连宋大陆行的时候,卢秀芳就与白岩松进行了合作,此次再度携手,作为媒体人,卢秀芳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呢,对于未来,她又有哪些期望呢?

  会客厅:这是你第二次来到中央电视台跟东方时空合作,在电视上我们能够看到,第一次是在春天的时候,等于是报道连宋来大陆的新闻,几个月之后再来中央电视台做新闻,跟第一次相比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卢秀芳:第一个,天气有很大的不同,上次很热,感受到北京沙尘暴的威力。

  会客厅:虽然是初春。

  卢秀芳:对,天气都是黄澄澄的一片,这次是北京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非常舒爽宜人。在气氛上也不太一样,上次连先生跟宋先生来,特别是连先生来,因为他有很强的一个象征,还有历史上的含义,所以那次有点紧张,有点严肃。这次我觉得轻松很多,主要是因为跟中央电视台的默契建立起来了,而且整个沟通方式建立起来了,之前两岸之间有很多的术语都不一样,比方说你们叫片花,我们刚开始听到片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们那边叫片头,有很多沟通的术语不一样,后来在演播室的时候,我们特别请在北京驻地的记者到你们的副控室里专门负责沟通跟术语的翻译,否则两个人通过耳机还不知道对方在讲什么。

  会客厅:就好像跟神六似的,你不熟悉技术性的语言,恐怕还真的不行。

  卢秀芳:你们这儿叫航天员,我们叫太空员,你们叫飞船,我们可能就叫做太空舱,两岸之间有些术语不一样,有的时候是各讲各的。那天很有趣,我们展示了一个很大的,他们说是丝瓜,我一看不是丝瓜,丝瓜不是粗粗的,上面有点毛的感觉嘛,怎么这么光滑呢,后来查了半天,他们说那不是丝瓜,那应该是瓠子,在北京叫瓠子,但是我觉得这个例子很有趣,通过十几个人,第一个人可能是口误,我来给你一个茄子,后面全部都说是茄子,没有人有任何的疑问,包括我,为什么呢?因为人在科技面前自己显得非常渺小,他说是茄子,一定是带上去的茄子下来就变成这个样子,第一个是绿色的,第二个是长得完全跟茄子不一样,后来我在想,是不是你们大陆叫茄子,我们台湾不叫茄子,我刚开始是这个疑问,后来一路倒退回去查为什么会是茄子,就发现第一个人应该是口误,明明就不是茄子,所以后来查了半天他们说在北京应该叫瓠子。

  我在之前演讲的场合也说,其实两岸的民众交流已经很早了,不管通过探亲,通过旅游等等,两岸的民众交流很早,两岸的文化其实也开始交流,我反而觉得,最应该走在民众前面的媒体倒是交流最慢的,这个交流其实大部分都是私下的,通过一条新闻、两条新闻,通过一点点的联系,在做这种点状的交流,没有线状跟面状的交流,这部分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媒体应该是跑在民众最前面的,它反映最新的讯息,但是我们的交流反而是最慢的。

  会客厅:这次弥补了。

  卢秀芳:这次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希望通过这个好的开始,未来两岸的媒体也能够携手合作,其实两岸的很多误会是产生在不了解的状态当中,希望通过媒体的合作把误会减少到最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