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数字解读辉煌数字“十五”功不可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10:02 新文化报

  开栏语:再过60多天,作为2001年到2005年的经济计划——“十五”计划纲要将走进历史档案,在“十一五”即将到来之际,我省“十五”完成情况怎样,带来了什么?为此,本报推出了关注“十五”巨变系列报道。 告别BP机迎来手机,告别“386”迎来网络时代……数起这5年有多少变化,谁能算得清?昨日,记者踏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省统计局,用“十五”目标与结果来诠释这种变化。

  经济增长

  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

  一个地区腰板儿硬不硬,关键看经济指数。据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介绍,我省“十五”期间经济增长目标是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0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00元,年均增长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2%。

  结果:省统计局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末我省国内生产总值为2958.21亿元,年均增长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九五”末的7012元增到2004年的10932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前4年合计3628.17亿元,年均增长近19%。

  点评:经济发展大大超出预期,主要指标在前4年已完成。按增速,“十五”结束后将有较大惊喜。

  生活质量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约13%

  您的生活质量为“十五”指标加速还是拖后腿,可算一下。我省“十五”目标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到2005年,城镇居民住宅人均建筑面积达到23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8平方米;城市家庭轿车拥有率达到2%;千人拥有计算机增加到15台。

  结果:2001年到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约13%,达到784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约10%,达到3000.4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1.75平方米增到17.93平方米,农村从17.10平方米增到19.78平方米。

  点评:各项指标比较正常,尤其是人均收入超出预期较大。居住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是“0.7到0.8”,目标指数能够完成。

  社会发展

  我省全部从业人员数约增58万人

  “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分别达到98万人和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到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每千人拥有医生2.5人以上。

  结果:2001年到2004年,我省全部从业人员数约增58万人。到2004年末,每千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62所、中等学校18.05所、小学17.41所;每千人拥有医生0.58人,不如2001年的0.61人。

  点评:教育依然是我省强项,但就业、医疗等仍是较突出的社会矛盾。

  亲密数字

  手机数量增加近10倍

  这些数字没有在“十五”计划中列出,但同样让我们看到变化。2001年到2004年,全省职工工资从8771元增至12431元;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从1797元增至2405.6元;城镇居民人均支出从4337.28元增至6068.99元,农村则从3241.84元增至3658.06元;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影碟机台数分别达到124.89台、82.2台、3.81台、55.05台。城里的电脑增速迅猛,从2000年的4.62台/百户变成2004年的20.85台/百户,手机的增长更了不得,从12.16部/百户增到113.52部/百户!

  总体评价

  “十五”胜利完成转型过渡期

  “十五”总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构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结构基础,形成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框架,全面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外开放研究处副处长侯玲认为,“十五”是冲破计划经济樊篱的关键转折点,而“十一五”将是彻底转变。“从‘十五计划’变成‘十一五规划’能看出来。”侯玲指出,这意味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削弱量化指标,政府更注重宏观调控克服。从前的“越位”和“缺位”将消失,政府职能跨进新门槛。 本报记者 刘昕

  链接为何以“五年”为单位

  “五年计划”模式,源于前苏联。新中国成立后在前苏联指导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自1953年起实施。“一五”计划是纯粹的指令性经济计划,列出各种经济增长指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当时中央政府管着2万个硬指标,计划几乎等同法律。改革开放后,中国向市场转轨,五年计划的指令性逐渐消失,但五年计划仍习惯性地得以沿用,规划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

  。(新闻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