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送别巴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10:09 新文化报

  时光倒回69年……

  1936年,鲁迅去世。在为他抬棺的人中,有当时32岁但已经文名赫赫的巴金。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这最后一位抬棺者也辞别了人世。

  昨天,人们送别了巴老,送别了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文化老人……

  巴金遗体告别仪式昨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胡锦涛主席送了花圈,贾庆林等前往送别

  “悲怆”送别最后一个抬棺者

  本报综合消息 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遗体告别仪式于24日15时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巴金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巴金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24日专程前往上海龙华殡仪馆为巴金送别,并慰问其亲属。胡锦涛主席送了花圈。

  巴老早有遗愿,希望将自己和夫人的骨灰一起撒向大海。对此,巴金的女儿李小林很坚定地表示,将把父亲和母亲的骨灰一起撒向东海!

  万人列队送巴金

  深秋的上海,天气阴沉,龙华殡仪馆一片肃穆,万人列队含泪为巴老送别。

  灵堂不放哀乐放《悲怆》 这不是追悼会,灵堂里没有人们在传统追悼会上所见的“沉痛悼念”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送行”。也听不见传统追悼会上的哀乐,取而代之的是让人悲愤而又给人力量的《悲怆》。巴老的亲人表示,他们希望用这种简洁的形式纪念巴老。这也符合老人生前的心愿,巴老生前是最喜欢《悲怆》的。

  “爸爸,你安心地上路吧!” 在巴老灵堂的遗像前,放着两个小小的花环。这是他最亲近的人——儿子李晓棠和女儿李小林送给爸爸的。一个花环上的挽联写道:“爸爸,你安心地上路吧!”另一花环的挽联写道:“爸爸你安息吧!”红色的玫瑰组成的心形花环,放在巴老遗体前。这是家人特别为巴老准备的,一共有101枝玫瑰,象征着巴老的101岁。

  外孙女手捧巴老照片起灵 16时,送行的人离开灵堂,到了起灵的时候了。巴老最爱的外孙女端端,手捧外公的遗像,走出灵堂。(综合)

  整容师留住巴老美好形象

  本报上海专电(特约记者 王潇) 昨日下午,深情三鞠躬后,从巴老遗体前走过的人都会觉得:巴老安详的面容,仿佛生前健在时,一样慈祥,一样安静。龙华殡仪馆此次指派的整容师是只有20多岁的女孩杨扬,2003年毕业于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形象设计专业,是她为巴老留住了最后的美好形象。

  记者在殡仪馆整容科了解到:他们派出的杨扬是特级整容师,她曾经给柯受良、陈逸飞等文化名人遗体化妆,颇受好评。接到殡仪馆的特别任务后,杨扬和工作人员精心确定方案,开始专心致志地工作。直到昨天下午,巴老家属看到巴老遗体表示满意后,杨扬终于松了口气。

  亲人手捧巴老遗像

  上万人前来送行

  母校的孩子用烛光为巴老照亮前路

  市民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送别这位文化老人

  怀念

  文艺界人士悼巴老

  本报上海专电(特约记者 王潇) “我们对巴金先生是高山仰止,他的高风亮节是永不枯竭的,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中国著名电影人吴贻弓的一席话,代表了所有前来送别巴老的文艺界人士的心声。昨日,王蒙、张贤亮、陈忠实、周梅森、铁凝、王安忆、吴贻弓等文艺界人士,以及巴老生前好友冰心的女儿吴青,专程前来向这位老人告别。在休息室,记者采访了其中几位代表人物。

  王蒙:我会牢记巴老的嘱托

  说到巴老的成绩,作家王蒙无限崇敬:在写作上,巴老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他的离去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我来这里表达我们写作人对巴老的尊敬和缅怀。”最让王蒙感激的是,巴老每次见到他,都嘱咐说作家要多写一点,多写一点,“今天在灵前,我最想对巴老说:我已经70多岁了,我会牢记他的话,继续写下去,多写一点!”

  吴青:巴金更像液态的火焰

  “巴金更像液态的火焰,外面看不到熊熊的热焰,但里面却是滚烫的液体。”这是冰心女儿吴青对巴老的评价。巴老生前最好的朋友是冰心老人,他们的友谊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两人一直以“大姐”、“小弟”相称。可惜冰心老人先走一步,今天只有其女儿吴青前来为巴老送行:两位相知的老朋友终于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重逢了!

  吴贻弓:巴老作品更适合年轻人拍

  在众多送别巴老的同行里,中国电影人吴贻弓是一个例外。接受采访时,他告诉记者:“我不是代表电影界来的,纯粹是以个人身份来送送巴老。”之前,巴老的不少作品被搬上银幕,现在是不是会有更多作品用电影再现呢?吴贻弓表示:“他的精神永不过时,与这个时代结合紧密,因此会有更多作品被搬上银幕。”当问到目前中国哪个导演最适合拍摄巴老作品时,吴贻弓认为,由于他的作品与时代结合紧密,其实年轻导演来拍的话,更具有创新的意义。

  读者题诗送别巴老

  纪念

  成都将建巴金文化博物馆

  据新华社电 成都市文化局透露,该局将有计划地整合有关巴金文化资源,建设一个巴金文化博物馆。

  成都百花潭公园内以《家》的主人公觉慧的“慧”字命名的慧园,将成为巴金文化博物馆的馆址。据了解,成都市文化局正在策划一个“迎巴老回家”的活动,将把巴老的部分遗物从上海迎回成都,安放在慧园。(新闻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