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百多“乡长”一夜去职 解剖安徽“庐江之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13:50 胶东在线

  2005年7月31日,庐江县政府所在地的庐城镇在一夜之间变大了!

  按照庐江县政府的规划,庐江县罗埠乡合并至庐城镇,成为庐城镇罗埠社区。新的庐城镇人口14.36万,面积163平方千米,成了庐江县名副其实的第一大镇:“人口最多,面积第二。”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两个乡镇的合并,而是庐城镇领导体制的一种彻底的变革。

  对庐城镇镇长刘克余来说,2005年7月31日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刘克余多了一个身份———中共庐城镇党委书记。书记、镇长“一肩挑”,不要说当时的庐江,就是在巢湖,甚至在安徽,这也是比较罕见的。

  除了书记、镇长一肩挑外,庐城镇的领导体制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按照庐江县政府一些官员的总结,就是“领导人数少了,交叉任职的少了,责任明确了,工作效率高了。”

  在和罗埠乡合并之前,庐城镇在正常的情况下拥有21名镇领导。其中,书记、镇长各一人,副书记4人,副镇长4人,党委委员7人,专职人大副主席一人。此外,还有三名挂职的镇领导。

  相比之下,由于规模小一些,罗埠乡领导班子成员明显少一些。但合并前的罗埠乡仍然拥有13名乡领导。其中,书记、乡长各一人,人大主席一人,副书记两人,副乡长3人,党委委员5人。

  让庐江县政府官员津津乐道的是,合并之后的庐城镇虽然规模大了不少,但领导班子人数却少了,只有13人,人数减少了将近2/3。

  庐城镇的显著变化还体现在机关内设机构的调整。以前,庐城镇具有党政办、计生办、文教卫助理员等8个办公室机构。而调整后的庐城镇只设立3个办公室,分别是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和社会事务办公室。

  庐江县政府一位官员评价说,此次调整的意义不是简单地减少了机构和人员,更大的意义在于,以前设置的办公室强调是一个机构,现在更多的是强调职能。办公室每个人都负责特定的一块,不交叉,职责明确,不会出现扯皮的情况。

  书记镇长“一肩挑”

  庐城镇的深刻变化只是庐江县一个具体的样本和缩影。

  2005年6月27日,安徽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意见》,决定在我省选择18个县进行农村综合改革,标志着我省农村税费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在7月底正式推进的改革中,我省17个城市的18个县将对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进行广泛试点。

  庐江县获得了此次试点的机会。相对于和县、无为来说,庐江县在区位上不具备比较优势,在经济上也稍显落后。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试点成了庐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7月底,在安徽省委办公厅和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的一个月后,庐江县正式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镇区划调整,从而拉开庐江乡改的序幕。

  在区划调整中,庐江县的28个乡镇变成了17个镇,镇平均人口从4.3万人上升到7万人,平均面积从84平方千米上升到138平方千米。“考虑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经济布局的因素,这是一个适宜的规模。”庐江县政府一位官员这样表示。

  在安徽省正在试点的18个县中,庐江县的速度是较快的,而且也很平稳。目前,庐江县17个镇全部实现“书记、镇长一肩挑”,领导成员从以前的409人减少至153人。一些干部提前“离岗”,或到社区任职;一些干部则到县直部门任职,从过去的行政领域进入到经济领域。“庐江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的发展需要这些有基层工作经验官员的努力。”

  在此之后,17个镇的机关内设机构也进行了调整,中层干部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在经历了公开报名、竞职演讲、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等环节后,17个镇从291名竞争者中产生了153名机关中层干部。

  在竞争上岗中,65名中层干部落选。“虽然落岗了,但大家没有什么抵制的情绪。因为整个程序都是公开的。”参加测评投票的人也具有代表性,不仅有镇领导,还有一般机关干部,甚至还有村支书。

  程序的公开,让庐江县乡镇体制改革和内设机构调整已经平稳过渡,“目前的情况来看,运行得比较好。”庐江县委、县政府在对上级的一份汇报材料上如是说。

  从11月起,庐江乡改将进入另一个重头戏———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同时,还将形成一个全新的领导评价体系。

  一个镇一年可省100万

  在庐城镇党委书记、镇长刘克余看来,乡镇改革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

  在这次改革中,庐城镇仅机关就精简了40多人,其中在编人员20人,非在编人员20多人。这样一年下来,仅招待费、办公费、机关自聘人员工资几项,庐城镇就能节省100万。“我们还打算减少两台车,这样一年油钱也能省不少。”

  每年100万元行政成本的节省,对于我省很多负债高达几百万元的乡镇政府来说,带来的喜悦是可以想像的。

  庐江乡改的现实意义却远过如此。改革之前,庐江县的28个乡镇中,同一件事情,党委有人分管、政府也有人分管。太多的职能交叉,责任既不明确,工作上又容易形成扯皮,“管的人多了反而没人真去管”。

  在新的领导体制下,职能很少交叉,每个人的职责都很明确,效率很高。庐城镇党委副书记夏晓东说,他负责党团工作,搞活动得请示书记,但是,批钱又得找镇长。“万一书记、镇长的想法不一样,事情就搞不下来。现在一人管一块,这种担心就不存在了。”

  庐江县一位政府官员这样形容改革带来的变化,“以前乡镇领导大多时候在‘谋人’,现在则全心全意地‘谋事’”。为了配合领导体制的改革,庐江县正在酝酿改革乡镇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庐江县委办公室的一位官员说,以前乡镇领导考核面面俱到,内容过于繁杂,最后只能流于形式,难以落实。而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只针对综合经济指标、人口环境、法律环境和农村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考核评价。简单易行。

  在乡镇领导的5年任期里,每年都将采取这种考核,奖罚分明。表现好的官员,“政治上重用,经济上重奖。”表现不好的官员,第一年通报批评,第二年诫勉,第三年就可能免职。在这样的背景下,乡镇领导尤其一把手,只能好好干事,“谋人”是没出路的。

  对“一把手”监督加大

  一些学者担心,书记、镇长一肩挑,会不会出现“一把手”监督有所缺失的现象?

  庐江县政府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一把手”的权利确实加强了。但是,他依然置身于有效的、形式多样的监督当中。在目前庐江县17个镇的官员体制中,17名党委书记兼镇长是“一把手”,17名党委副书记兼人大主席则是“二把手”,随后就是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以前,很多人大主席并不是党委副书记。这也就是说,从人大这一层面来说,改革之后监督的力度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

  事业单位是下一“刀”

  从7月底正式开展至今,庐江县只是平稳地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今年11月,庐江县将全面开展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前期已经顺利开展的乡镇领导体制改革相比,这一改革的涉及面和难度将更大,而且没有成熟的模式和样板可以借鉴。

  庐江县一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乡镇领导体制改革只涉及了400来人。即使一些领导干部“落岗”,他还可以参加机关中层干部的竞选,“待遇可能差一些,饭碗还是有保证的。”但是,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农经服务中心、文广站、土地管理所等5个单位的950人。“在即将开始的改革中,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可能就要面对饭碗的问题。”毋庸置疑,在即将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中,庐江县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当然,这也是安徽省18个试点县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责任编辑:杨胜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