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京报:卖身救母 “苦情戏”还是舆论杀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10:42 新京报

  作者:十年砍柴(北京记者)

  事件回放:重庆女大学生陈易在天涯网络为自己身患癌症的母亲募捐,得10万余元,有网友怀疑其诚信,名为八分斋的网友前往调查。陈母手术失败谢世,网络掀起讨论,规模颇大,多家传统媒体予以报道。

  “卖身救母事件”最终演进为一场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在这出戏里,观众和演出者没有截然分开的界线,谁都可以观看,谁都可以议论,甚至谁都可以下场玩回票。通过这出大戏,观众暨参与者关注着不同的问题:道德的、法律的、传播学的、社会学的等等。

  据重庆的媒体报道,陈易募捐所要救治的妈妈已经不幸去世,但围绕这一事件的争论没有马上结束的迹象。这是个非常典型的在网络平台上发育并影响到其他媒体的公共事件,它集中地映出网络社会的生态特征,值得将来的网络社会学(如果将有这门学科的话)家好好研究。“卖身救母”事件已经涉及到支撑这个社会的诸多重要方面:爱心、诚信、社会责任感、道德自律、程序公正和公共事件的透明等等。

  “苦情戏”还是舆论杀人?

  陈妈妈去世后,网上的意见呈现两种针锋相对的极端状态:一种意见仍然认为陈易是在故意演出悲情戏欺骗公众,前去重庆调查该事件并写出详细调查报告的深圳网友八分斋等人有社会责任感,构筑网络社会的诚信需要八分斋这样的人,陈妈妈的去世并不能使陈易得到原谅。另一种意见则是认为太多的网友拿着道德的棒子在打人,陈易即使有错误,但人家母亲身患肾病需要资助是事实,甚至有人认为陈妈妈的死是公众舆论在杀人。

  现实社会中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看法也很正常,彼此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也是常态。但却没有网络社会这样尖锐,这样不可调和。为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陈易为母亲捐款的事件具体发展过程分析网络生态特征。

  陈易采用最现代的技术手段,给公众讲了一个符合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真情故事,这个故事和几千年前曹娥卖身葬父的道德价值是一样的。只是社会从曹娥那个只能靠在街头向路人哭诉悲惨遭遇的时代,进化到可以通过网络让自己的处境一夜之间为世人所知。陈易这样做,其孝道当然值得肯定。

  她讲述母亲得了重病需要换肝,家庭无力支付这笔费用。

  这个基本事实她并没有编造。但是她隐瞒了后来引起广泛争论的部分事实,如医保已为她母亲的病支付了部分费用,她母亲所在的检察院职工也捐了部分钱。但即便如此,进行手术还需要另筹巨款,这对陈家而言,仍然是个天文数字。

  网络对资源的整合是便捷而高效的,使陈易比曹娥更快更广地获得了公众的同情和援助。但陈易或者说建议她采用网络募捐的人忘记了,任何事情都是利害相生的,开汽车比步行要快得多,但汽车行驶的危险性显然大于步行。因此对汽车行驶的管理方式、限制措施要比对步行多得多。

  网络是一种“广场”文化

  网络可以使远隔千山万水的公众一下子知道陈易的不幸遭遇,立马对她产生同情。但这种感受的获得过滤了很多东西,它的基础是建立在“相信你所说的是真实的”。不像曹娥那个时代,在那个熟人社会里,被她感动并帮助她的人目睹或者至少是听身边的熟人讲述这个孝道故事。现代社会里让每个有爱心的人近距离了解需要帮助的人全部状况显然不可能。因此对这类信息的发布、善款的募集和使用是有制度保障的。

  如权威媒体告诉大家哪个地方

地震了,灾民需要帮助;对失学儿童的资助有一整套监督机制等等。即使这样,依然不能完全消除公众的怀疑。

  通过网络建立的信任和情感迅速却不牢靠,网友的判断依据的信息很难比较全面。有指责苛求陈易的网友打个比方,你不能在路上给了乞丐的钱,然后跟他回家看他是不是真穷。确实,对于需要帮助的乞讨者,你只能据当时场景做出选择,给还是不给。而通过网络募捐,比路上向人乞讨所传达的信息还难让人判断。乞讨者哪怕是装出来的但那个可怜的样子路人能看到。而网络社会里,人们只能在屏幕后面,对当事人的叙述做出判断。这样的判断迅速但不乏轻率,因此建立在这种判断上的信任往往揉不得半点沙子,一旦有人质疑,并公布了某些信息,这种情绪就会迅速地传染。这时候,在网络这个超级大的露天广场中,说什么的都会有,任何人都不能完全左右网友的言论。而且随着争论的深入,这样的情绪一点点被强化,真实或者不真实的信息混杂在一起,向公众求助的那个人,形象在不同网友的心中会呈现不同的样子。是弱女还是骗子?这时候确实需要有人来讲述真实的情况。

  陈易还是个在校学生,我个人宁愿相信她没有欺骗公众的故意。她也许没想到公共平台是把双刃剑。她将自己的遭遇变成公共事件,而公共事件是要经受种种议论和怀疑的,显然她没有这个准备。尤其是事件的后期,纸媒和电视媒体的介入,这个事件往前滚动的巨大惯性,陈易和哪一个网友都没办法控制。最后演变成一场公共广场的大鸣大放大辩论,事件的主人公反而显得不重要了。

  我以为陈易信息披露的选择应当是经过考虑的,任何人都愿意以对自己最有利的姿态面对公众。在为母亲募捐的这件事中,如果告诉公众母亲有单位,也有医保。即使解释通过这些渠道筹集的钱对母亲的病只是杯水车薪,我想“卖身救母”对公众的感染力会大打折扣。陈易这样做我们不能说她说谎,但至少是不够坦诚。她隐瞒那些信息,有些人认为这是陈易的自由,她可以告诉这些而不告诉那些信息给公众。如果她只是在讲一个和大家无关的故事,当然可以。问题是她讲这些的目的是要大家捐款,她隐瞒了那些信息是对具体捐款者的选择是有影响的。这也是许多网友质疑乃至谴责她的原因。

  这些当然只是我根据网上了解的信息做出的分析,我没有去实地调查。八方斋去了,有人若问他有这个权力么?我认为一个公共事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谁都可以去调查,调查的结果也可以公布,但不能歪曲事实。八方斋如此“多管闲事”没什么不对,他的初衷是不是为了出名并不重要。同样这个调查的人也卷入了公共事件,他也必须承受公众的各种讨论和质疑。八分斋作为一个普通网友,他没有政府机构、权威媒体那样的公众信任度。他又陷入和陈易一样的境地:有人会说,凭什么相信你的调查?

  最后就成了这样一个循环:为了弄清楚网友的疑惑,陈易和她母亲的生活透明地呈现在大家的眼中,包括她的穿着、她长什么样子,她是不是泡吧。而一些人为了弄清对八分斋的质疑,恐怕他的私人生活也会一点点公开。在纸媒和电视媒体的互动下,会一点点接近真相,只是有些残酷。

  追问网络公信力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看出,网络确实便捷,但很多原来过滤的东西终究不会被省略。就如网恋一样,两人可能通过网络坠入情海,但一旦决定生活在一起,原来省略的步骤必须补课,两人得近距离接触、了解彼此的性格。“卖身救母”事件中,以不同的方式来追寻真相。这种自发行为的杀伤力是很大的,陈易也是个受伤者。谁赢了?好像没人。

  9月27日,我在天涯社区收到一条内部信息,一个网友如此对我说:“一段卖身救母的凄凉故事,惊起杂谈无数爱心仁士之笔,敢问天下儿女几人无孝道?试问天下男儿几人不识情字?诚请老兄闲暇时拐个弯移步志愿者(该社区一个板块),笔画天下道人世百态,言生命百味诉苍生一角。”我当时很感激这位网友的信任,但没有发表文章呼吁捐款。

  并非我认为此事是假的,我个人可选择相信或不相信。

  但是如果我在网络上用我的ID呼吁,我必须事先进行调查,否则是对公众不负责任的。

  可是即使我像八分斋那样调查了又如何?凭什么让人相信我?那么,我要问能否在利用网络这种高效、便捷的方式募捐时,有一个权威的、值得信任的机构事先进行评估呢?如此网友们那些繁琐的验证工作并没有省略,而是委托给别人去做了。我想网络发展到现在,到了做这项工作的时候了,否则,会导致“网上无信任”的境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