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打开节约城市的问号:如何解决甘肃张掖用水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16:54 国际在线

  

打开节约城市的问号:如何解决甘肃张掖用水难题

  《中国财经报道》10月28日播出节目《打开节约城市的问号》第五集:如何解决张掖用水难题?,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我们今天讲述的事情依然和水有关。这个地方位于富饶的“河西走廊”,
一条由祁连山雪水汇集的河流——黑河从境内缓缓流过,充沛清澈的河水灌溉着几百万亩耕地,使这里成为了国内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我们所说的地方就是甘肃省张掖市,张掖地处黑河中游,历史上没有为水发过愁。然而自从2000年以来,张掖的用水却忽然变得紧张起来。

  9月初,记者在甘肃张掖听到这样的消息,通往本地水渠的闸口已经关闭,黑河河水正在流向下游方向。换句话说,这条当地工业、农业用水的重要供给水源被掐断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记者随之前往黑河草滩庄大坝。

  记者赵悦:“这里是位于甘肃张掖的黑河草滩庄水利枢纽工程,这也是关乎甘肃和内蒙两省区农业用水的重要水利工程,从今年的9月6号开始,在我的左手这条通往甘肃张掖本地的农业用水干渠被关闭了,与此同时在我的右手通往它的下游内蒙地区的水利工程的闸门被打开了,那么预计这一次水利调整的时期,将在50天左右。”

  当地人告诉记者,黑河是我国西部地区较大的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个省区。年平均流量15.8亿立方米。以前张掖是在保障本地用水后,才将水自然下泄到下游,由于水量偏少,造成下游内蒙古额济纳旗沙化严重。

  甘肃省张掖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国强:“这种情况我们认识很清楚,如果我们不给下游调水,下游的生态继续恶化,额济纳的昨天就是张掖的今天或者是明天,我们看到的时候就是胡杨林大片死亡,过去一些草包括它的生态在不断恶化,主要标准就是胡杨林死亡沙化比较严重这种情况。”

  为了确保下游内蒙古地区避免沙化,张掖必须在用水上做出重大让步,2000年国务院制定了黑河的分水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张掖每年要往下游多送2.55亿立方米的水量,这确实给张掖用水带来了很大压力。

  甘肃省张掖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国强:“你想想看15.8保证9.5的指标以后,中游只有6.3亿的指标,6.3亿的指标要接近250万亩土地,所以亩均占有水量就很低很低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面对黑河封水这种压力。”

  按照市里的统一规定,从9月初开始,黑河所有流经张掖的各个闸口全部封闭,这期间黑河水将全部送往下游的内蒙古自治区。调水什么时间结束,主要是看调水水量是否完成预定指标,没有完成指标,他们是不能开启通向本地的闸口的。在闸口的旁边,我们发现了两个摄像头,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之中的一台可以直接将这里的调水图像,实时传递到河南郑州的黄河水利管理委员会。调水不仅是张掖的头等大事,也对下游的内蒙古、乃至整个黑河流域的用水情况产生了巨大影响。

  主持人:张掖水务局的刘国强说,张掖减少的水量,相当于现有条件下60万亩耕地的用水量,长期以来,张掖都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10年来,张掖更是以甘肃省5%的耕地,提供了全省35%的商品粮,但这种粮食高产的“荣耀”是建立在高耗水的基础上的,张掖市当时一亩粮食的平均用水量要在700立方米以上,农业用水又占到了整个张掖全市用水的近90%,如今,这里的水大量调配给下游,这里的粮食生产该怎么确保?记者发现,这两年一个新名词“水权”出现在张掖的农民之间。

  当地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安阳灌区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灌区,灌区实际耕种面积是52312亩,设计水权面积是30000亩,前年灌区水资源是2900万立方左右,水资源十分匮乏,地多水少,是他们时时需要面对的问题。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水利管理所所长蒋开霖:“我们这个地方地多水少,现在耕种面积是五万多,实际上有水的三万亩,还有两完亩就灌不上,是一个水资源非常大的压力,从我们来讲,只有搞节水,通过搞节水才能发展我们本地的经济。”

  黑河实行分水后,这里的用水压力越来越大,三年前,他们根据可以调配的水资源,按照耕地面积,核定每户村民农业、生活的用水量,核定水量标注在水权证上,村民可以依据水权证上的用水量,向政府购买水票,用水管理部门凭票供水。方兴基,张掖甘州区安阳乡村民,他告诉我们,这里的每户村民手里都有一本水权证,每个证上,清楚地表明了各家各户核定的用水量,保障灌溉的土地面积。

  如果用水有节余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政府可以按照120%的价格回购,也可以按照不超过基本水价的5倍自由进行交易。用水指标落实到户,农民的节水意识自然有了提高。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村民方兴基:“节水型社会没有搞之前,吃大锅饭,你也浇,我也浇,反正大家的水,能浇多少浇多少,浇多也是拿那些钱,浇少也是拿那些钱。”

  水权改革后,水用多用少是自己的,农民开始动起了节水的脑筋。首先,他们想起的调整种植结构。以前,张掖的农民习惯于将小麦和玉米混种,由于两种作物分别是在夏秋两季成熟,浇水时间不同,形成重复浇水的现象。

  甘肃省张掖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国强:“原来是小麦带玉米,一行小麦一行玉米,就是灌小麦的时候玉米也要灌,灌玉米的时候也要灌小麦,缓和灌溉大水灌溉,现在单独搞玉米以后一个是它的灌溉定额降低了,灌水次数由两次减到一次,就是十次变五次。”

  近年来,张掖大力压缩高耗水作物,鼓励农民种植耗水低、产值高的经济作物,目前农业占全市的用水比例,已经由前两年的87%,降到78%,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同时,张掖还加大了农田节水设施的建设。方兴基今年就节省下200立方米的水,转让了同村另外一家农户。他把我们带到他的地头,告诉了我们节水的秘密。

  1

([SPLIT])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村民方兴基:“原来是土渠,它的水的渗漏比较大,水的流速低,现在把渠修成以后呢,它不渗漏,水的流速高。”

  方兴基说,以前的土渠,水的利用率只有40%,现在政府出资修建水泥渠后,水的利用率提高了15%,但是村民们也说,全村能够像方兴基一样,用上水泥渠的农户还不多。这个地区的水利管理人员也证实了这一说法。整个灌区目前完成水渠改造的改造工程还需要5年的时间,从2001年至2004年,张掖市累计完成水利投资7.9亿元,但对于庞大的耕种面积而言,在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仅以改造农业用水计量系统,目前就存在着个近10亿元的资金缺口。

  甘肃省张掖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国强:“我们以一个灌区说吧,是30万亩灌区,30万亩灌区我们测算一下搞了一个测算,需要一亿,一个灌区需要一亿,张掖有八个灌区,你可想而知需要多少。八九十个亿的样子。”

  主持人:主管张掖水务的刘国强说,资金问题是摆在张掖节水问题上的一大难题,但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开动脑筋想办法节水,三年前在水权改革前,张掖市每立方米水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是2.41元,提高到现在的4.28元。为了进一步适应环境,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张掖市决定在今后重点发展电力、煤矿等能源矿产产业,这些行业虽然也耗水,但是产值回报远远高于农产品,这又带来另一个话题,投资的工业项目也都是用水大户,它们的用水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火电厂为何离不开污水厂?

  张掖人最高兴的就是张掖如今终于有了历史上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在张掖市区不远,以前城市排放污水的水沟旁,记者找到了这座即将竣工的项目,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整个污水处理厂投资?亿元,目前主体设备已经安装到位,现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使用。工厂的污水日处理能力是8万吨,与一般污水处理厂相比,这个工厂处理后的污水在用途上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自2000年黑河实行分水后,张掖每年春耕时期的农业用水都十分紧张,污水处理厂投产后就可以解决两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

  张掖市污水处理厂副厂长陈军:“按照黑河分流的现在这个情况,我们一年可以减轻黑河分流供水压力,提供一千多万吨的供水量,解决黑河沿线两万多亩的灌溉面积,可以有效地对黑河分流减轻压力吧。”

  另外,这个污水处理厂的一个特殊用途就是解决了与之配套的张掖火电厂冷却用水问题,如果没有污水处理厂,这个火电厂项目是很难获得通过的。

  张掖市污水处理厂副厂长陈军:“当时在论证会上,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对这个项目的用水问题很关注,那么伴随着我们张掖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可以减少火电每年用水量,工业用水是将近两千万吨。”

  据陈军介绍,当时有关部门对张掖上不上火电厂项目时,考虑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火电厂的冷却用水从何而来?在讨论的当口,出现了争论,有的人建议使用中水作为冷却用水,有的则建议直接使用地下水,但这两个方案都有不足之处,如果使用中水,可以节约一些地下水,但系统运行的维护成本高,翻过来如果使用地下水,地下水用量会比较高,运行维护成本却较低。

  甘肃省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向涛:“最后我们最终的结果是,地下水,到底哪一个能节约地下水,确实是这样,我们一算以后如果用中水,我每年只用一百万吨的地下,如果用空冷,每年是四百四十万吨,我们通过反复核算以后,最后就确确实实我们当时考虑的是地下水尽量少用。”

  经过反复衡量,这家关乎当地未来发展的大投资终于选中了采用中水,这恰恰给张掖建设一个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创造了机遇,在建的张掖火电厂距离市污水处理厂有30公里,污水处理厂和电厂之间中水管道已经铺设完毕,甚至有人说,这家污水处理厂最大的客户就是发电厂。

  张掖市污水处理厂副厂长陈军:“随着这个经济的发展,既要讲究经济效益还要节约用水,那么随着我们这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可以给他们提供每天三万吨的尾水用于火电厂的用水。”

  建了污水处理厂,解决了城市污染问题,缓解了当地工业农业用水难题,还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在进一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为了进一步的节水,火电厂还投入7000万元,直接用于中水再处理的设备,再加上工业,生水、化学废水处理的投入,总共有9000万元左右的投资,整个企业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把水吃干榨尽。面对初期高额的环保投入,火电厂负责人表示,从长远看,这种投入是符合企业的利益的。

  来源:中国财经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