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香港媒体称2005年中日关系风雨飘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09:5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31日电 今天的香港文汇报刊登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邱震海的文章称,如何看待和解决目前的中日关系,中国人究竟是以与日本一样的思维和气度看问题,还是可以发展出一种崭新的“亚洲大智慧”,值得所有国人好好思索。

  文章说,2005年,可谓是中日关系风雨飘摇的一年。因此,岁尾之际,盘点这一年中日关系的得失,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日关系:2005风雨飘摇

  有舆论分析,这一年里,日本国内刮起了两股风,传到中国国内就形成了两阵雨。这两股风,一是历史翻案风,其中包括小泉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和教科书问题;二是“中国威胁”风,包括日美将台湾列为“战略目标”,四月日本外交蓝皮书和八月防卫白皮书都将中国视为“威胁”,同时日本内阁新成员也不断声称“中国威胁”。中国国内的两场雨,一是中国四月民间风潮的怒雨,二是中国领导人拒绝在各种场合与日首脑见面的冷雨。

  这一年里,日本国内政局发展也十分诡谲:九月十一日日本提前大选后,新内阁班子人事结构预示明年可能更为右倾;同时日本国内修改宪法步子加快,自卫队有可能升格为自卫军。至于中日的另一冲突领域--东海

能源,今年气氛更是紧张,一触即发。

  总体而言,2005年

中日关系四个特点:一、高层接触全面停止;二、“政冷”开始影响“经热”;三、中日民间对立意识增强,不但双方民众的互相憎恶增加,而且这种憎恶往往建基于日益缺乏了解基础之上;四、中日全球战略摩擦增加,其中包括日本反对欧盟对华军售解禁;至于由于日本的搅局,东亚峰会从原先的“十加三”母体变成“十加六”,则是日本拆台的又一佐证。

  中日民间气氛:恶化但仍有基础

  但文章同时指出,中日关系的急剧恶化已经引起了中日双方许多人士的深切忧虑。双方具有理性思维的人士和机构,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寻找中日关系的解套之道。

  日本朝日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田原总一郎不久前曾就在靖国神社之外是否可另建追悼设施的问题,与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武部勤、前外相町村信孝等人进行一次公开讨论。众所周知,靖国神社的问题关键在于日本文化观与历史观的纠缠,若能将靖国神社与甲级战犯分开,一来可为中日关系解套,二来也可揭露日本右翼面目。但从目前来看,日本国内在操作上仍有些困难。

  另外,就在民意调查显示中日民间互相好感日益下降的同时,中日民间往来还是有隐性和具有指标性恶现象值得关注。这些现象包括:一、日本大学汉语班日益红火、二、中国旅日、留日人数增加;三、日本访华人数增加;四、中日贸易额今年首次超过日美;五、日将对华团体旅游签证发放范围扩大到中国全境、六、遣唐使墓志展览在日本引起轰动。

  2006年呼唤“亚洲大智慧”

  在这个十分关键的时刻,正确认识中日关系的中日风波的本质,并以理性、冷静的态度筹划对日新策略,显得十分重要。

  现阶段中日关系的本质和特征到底是什么?文章认为,与其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这一孤立事件来看,还不如从中日两千年双边关系和东西方秩序调整两个角度来看。从中日双边关系历史的角度看,现阶段的中日两国正在进入中日两千年交往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结构性调适期,亦即“两强并列”局面;从东西方秩序,现阶段的中日关系其实是对这两个东亚大国现代化进程和之优劣结果的一次检验过程。

  文章说,1500年后东方衰败,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成为亚洲现代化先驱者、成功者,但由于其未能摆脱殖民主义情结,因此从总体上看又成为亚洲现代化的畸形儿和失败者。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如何进行?到底以历史上的什么作为参照系数?这是十分考验中国人智慧的一个问题,其中包括如何面对日本这个亚洲现代化的畸形儿?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究竟是以与日本一样的思维和气度看问题,还是可以发展出一种崭新的“亚洲大智慧”,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跳出了中日关系的层面,而嵌入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深层,值得所有国人好好思索。

  文章说,2005年,也许正是中国人回首过去五百年和前瞻未来五百年的时候。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