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第一个吃螃蟹,挨夹也难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14:20 新华网

  事件:

  及时评论

  政府出了钱,并负责为大学推荐人选,大学提供师资等教育资源,双方可谓尽心尽力,但是现实还是开了个无奈的玩笑,河北农大为农村“量身定做”的人才竟然“水土不服”

  一个道理是,不符合实际的任何努力都要碰壁。

  综观农村改革走过的路径,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任何政策要取得效果,必须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农民的真实需求。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无论是农业税的减免还是实施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都是很好的例子。

  “拉郎配”式的农村人才教育模式值得检讨。大学方面虽然也设置了针对农村发展实际的诸如园艺、养殖等专业,但这种专业内容多大程度上符合参加学习的农民以及他们要回去的农村实际是疑问,要么为什么毕业后的学生“都在等待、观望”,而当地政府在推荐人选上、在制约当地发展人才瓶颈的认识上有多准确也是问题,要么就不会出现70多位毕业生“在当地没有找到跟专业相关的活儿”的情况。

  “人才工程”能发挥作用的人才恰恰是那些入学前原本就是带着问题上大学的“乡土人才”,只有大学所教和农民所需结合起来时,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同样在河北省,上世纪二十年代,晏阳初在定县开创了平民教育运动,使当时一大批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和真实的农村结合起来,去救治被认为是中国农民四大病的“贫、愚、弱、私”。他们注重深入农村做社会调查,所有的教育内容都是用来解决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指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个目标需要各级政府、教育机构和农民共同来实现,而政府和教育部门首先要充分考量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村发展的规律。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对于河北农大是首届,在全国也是“先吃螃蟹者”。它遭遇的尴尬也许正是它的意义之所在。河北农大的教师对“人才售后服务”不满意,当地政府对学校的培养模式有看法。关键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所事事、内心彷徨”,这和农村的“人才饥渴症”形成的巨大反差应该促使参与“工程”的各方改进农村人才的培养思路。(新华每日电讯编辑:姜锦铭)(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