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马宇歌德育教育启示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11:43 光明网 |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要向这个方面努力。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健康成长。 马弘毅说: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思想解放、心胸开阔、远见卓识,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廉洁诚信,富有高度民间亲和力,民主、宽容、创新、自立、图强的开放型高素质掌握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有为人才,将来他们要以中国为出发点,与国际社会、世界潮流同呼吸共命运。现今我们培养孩子,一定要偏爱真理、深入人心、立足社会、放眼未来。这是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今生使命与重大社会责任。” “家有爱女未长成” 年仅10岁的女孩马宇歌,她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下学;还和同龄孩子一样,课间跟小伙伴儿一同游戏,课后一样与大家写作业。虽然她并不比别的孩子早熟,也不比别的孩子拥有更多的时间;但她却比别的孩子走了更多的路,见了更多的人,做了更多的事,也有着更大的知名度。 中央电视台的“半边天”栏目,是中国成年女性关注的权威栏目,却破例地在1997年9月27日把马宇歌请进了演播室,让她成了该节目有史以来最小的嘉宾。 小学4年级暑假她刚10岁,在家长的支持下,小宇歌独自乘火车远行4000多公里,历时28天,从北京下江南学访各处,足迹留在了小半个中国城乡的土地上,满载而归。当时每天写了日记,一共拍了4本图片,不仅一道题不落完成了老师留的全部暑假作业,而且自觉预习了下学期的课程,而且路上还看完了一本41万字的课外书《红岩》,并带给爸爸一篇读后感……千里途中,小宇歌天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和雷打不动的晨练早起长跑,回到北京家里扑到父母怀里,身体更棒了。 她从8岁起,就考入担任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的小主持人、小记者,还兼其他16家媒体的特约记者。在中国最权威的《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高层次报刊上发表过作品。她采访过数十位知名人士,诸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老院长单士元、我国著名航天技术专家梁思礼、国际奥委会原第一执行副主席何振梁……很多知名人士。 马宇歌就读于后来并入北京市西城区四根柏小学的北京市西城区后广平小学六年级(3)班,。她在校外虽然成了“新闻人物”,可在校内的学习却不比别人差,她还是该校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和校大队委员。 这样一名优秀的孩子,她生活的环境如何?父母又是怎样把她“雕琢”成一个孩子群中的“样板”的呢? 其实,宇歌的父母都是国家普通的公务员。有人形容这个层次的公务员生活特征是:票子不多,工作不少;房子不大,责任不小。虽然宇歌一家的生活条件并不十分优越,但她父母却有着较好的素质,他们都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不同于一般的很强社会责任感和现代先进的进步意识。 宇歌的父亲马弘毅——中国著名民主人士,是北京市某单位的一名处级干部,高级经济师,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著述颇丰。在大学学了两个专业,分别是民族史与经济管理,后来在北京大学读研又学了经济法学。回族人。他对工作一贯认真负责,不论份内份外,只要是于社会有益的事他都十分关心。他特别欣赏“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东方名言,并以此为生活的座右铭。多年以来,他始终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当他发现了问题或有了心得之后,就会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意见报告书。自1982年起,仅被采纳的建议就有近百项。他曾将自己的长期研究成果上书中央,建议在中国创立“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几经他的努力,后来这项制度及其学说在我国终于成了目前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加强和推进了我们整个社会的民主文明建设程度与进程。CCTV1995年3月5日《东方之子》栏目,白岩松曾对他的动人事迹作过专题报道,题目是《全国著名建议家马弘毅》。香港所出《中南海新智囊》一书共记载了目前活跃在中国大陆的十几个人物,其中一章专门介绍的就是马弘毅先生。由全国各省省长和国务院各部部长任编委,人民出版社出的国家级大型文献性书籍《共和国的记忆》,记述了中国自1949年10月1日以后全国各领域发生的具有历史贡献意义的第一件大事及其代表人物,书中有一章全文好几千字专门写的也是马弘毅。北京大学等高校目前使用的教材《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二版第二次印刷,社电022-23332457、23332446)第二编第四章第一节二 ——- (一)部分内容,对此也有专门叙述和讲解。 (点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要向这个方面努力。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健康成长。) 人不能为得到而付出 马弘毅为孩子取名“宇歌”,其深刻的含义就是希望她有宇宙一般博大的胸怀,并在成长中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马弘毅常在工作之余给女儿讲故事,讲历史。宇歌至今还保存着两块珍爱的徽章,一块上面写着“博爱”,一块上面写着“天下为公”。她常常把它们别在胸前,表达对它们的珍爱——不仅因为这是爸爸在她出生时送给她的最好礼物,还因为爸爸给她配戴徽章时讲述的那些令她终生难忘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爸爸经常向小宇歌谆谆教诲:长大要成为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要向孙中山、杨靖宇这些仁人志士和英雄人物学习。她牢记着爸爸的教导: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要以天下为己任。 ( 点击:人生在世,立志为先。只有立大志者方能成大业。马弘毅告诉女儿要以天下为己任。同那些仅仅让孩子“考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不被社会所淘汰”的志向相比,马弘毅让女儿立的可谓鸿鹄之志。在此志向的导引下,宇歌的人生之旅也必将光明而宽广! ) 尽管马弘毅的工作繁忙,但他教育孩子却从不放松。女儿1993年入学的第一天,他到校参加家长会。会后,其他家长领着孩子都走了,马弘毅却和女儿一起,自动把开会用的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孩子上了入学后的人生第一课。这堂课在宇歌的记忆中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点击:这是马弘毅对女儿进行的“人不要光为自己活着”的最生动、最具体的诠释。其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实在难以估量。妙哉!) 上学后的宇歌,在学校里乐于助人是出名的。只要班上有请病假的同学,不论晚上放学多迟,天气多恶劣,她都要先去缺课的同学家给他们补课。可有一次,宇歌自己病了,却没有一个人像她一样,来看望她问寒问暖给她补课。这让宇歌很伤心。还有一次,宇歌自己一人在清扫教室擦黑板时,由于踩翻椅子负了重伤,不得不卧床。她多么希望有同学来看望她呀,和她说说话、补补课。可一连5天,竟没有一个人影儿,这使她感到很孤独、很难过。 父亲最懂女儿的心了,他耐心地开导小宇歌:不要过分看重回报,我们不是为了得到才付出的。我们的付出是为了让别人幸福、让社会文明、让生活美好! (点击:马弘毅抓住有利的时机,结合生活实际和女儿的切身感受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这对宇歌形成胸襟宽广的良好品质至关重要。) 宇歌从小就受到父母良好社会公德的言传身教:对人要热情、真诚、文明、礼貌。邻居唐爷爷是位80高年龄的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小学的退休老教师。宇歌6岁挣的第一笔稿费,就为酷爱书法的唐爷爷买了两支毛笔,用以表达对他老人家的孝心和敬意。老人外出购物时,只要遇上马弘毅,马弘毅总要在百忙中去帮助老人。宇歌在这种耳濡目染中,遇到老弱病残也会像爸爸一样主动上前,帮他们解决困难,奉献她的一颗爱心,一份热忱。为此,宇歌受到许多人的称赞,也结交下了无数的朋友。 ( 点击:有位名人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片净土,只要在这里播下善良的种子,才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甘甜的果。马弘毅对女儿的人格教育已初见成效,也必将获得更大的丰收。) 自主、自强是进步的阶梯 还在宇歌刚上小学时,有一次,父女俩去北京动物园玩儿。看到猿猴,宇歌不明白动物说明牌子上写的这话什么意思:“它们是人类50万年前的祖先。”爸爸给女儿讲了个有趣的故事:很早以前,地球上有两支不同的猿群。一支猿群随着环境的变迁不断进化,由于勤于使用四肢,逐渐学会了使用工具,进而学会用火,渐渐进化成了我们现在的人类。而另一支猿群,由于固步自封当时安于自然环境,不去用肢用脑,始终停在依赖野果生活的猿猴阶段,最终被关进了笼子供人观赏。 宇歌听了这个故事很受启发,她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谁如果总自以为是、依赖和懒惰,只能被淘汰;只有学习、勤奋、自强,才能不断进步。不仅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这样。 (点击:故事往往是孩子明事知理的重要渠道。明智的家长应该把一些健康有益的读物向孩子介绍,让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影响,启迪和教育。结果要胜过“婆婆嘴”成百上千次的唠叨。) 宇歌4岁学会骑自行车。刚会,父亲就领着她各自骑车到离家20多公里远的北京郊区大兴县去了。返回时,宇歌实在骑不动了,父亲就用绳子拴着小车的龙头上,父女俩又一起“骑”回了家。 宇歌的幼儿园离她家有5站地。为了培养女儿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出好身体。从小每回上、下幼儿园,都是父亲在前边骑车“开路”,女儿在后边跟着跑。 为了开阔女儿的视野、增长见识,父亲去外地出差时,他都尽可能带上女儿。为她增加阅历创造有利条件。到小学3年级,她已经跟着父亲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爸爸还准备进一步放她去独立学访全国乃至世界呢。 宇歌3岁时,父母带她去看电影。上演过程中,突然出现断片的情况,场内立刻一片嘈杂,秩序混乱。为了锻炼孩子的胆识和勇气,马弘毅鼓励女儿说:“宇歌,你到台上去给大家敬个礼,再给大家表演你在幼儿园学的舞蹈‘小鸭子’吧。大家一定爱看,给你鼓掌。”宇歌勇敢地上了台,场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人们张着嘴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直到小宇歌表演完,人们才从惊讶到佩服,送上一片热烈的掌声! (点击:马弘毅教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教子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也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只要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他都会恰到好处地把握一切有利的时机。孩子也会在多种形式的教育下“潜滋暗长”,从而使人格不断得到完善。这是最高明的手法了!) 有人不相信家教的作用,他们说,小宇歌从小早熟,少年老成,性格天生就好。 马弘毅笑而并不同意这些说法。他认为,小宇歌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也爱玩,也爱和父母撒娇。他讲了这样一件事: *宇歌小学3年级时,老师要求每个同学买双旅游鞋上体育课用。父亲当时到街上给女儿买鞋发现:旅游鞋每双要价34元,而每双雪地靴仅要14元,同样适合运动课穿。于是他给孩子买了雪地靴。宇歌因没看到自己希望的旅游鞋,难过地哭了。马弘毅语重心长地开导她:“你经常跟爸爸一起参加我的老同学全班聚会,我穿得很朴素,你觉得我因为衣着简朴而影响了大家对我的尊重吗?”女儿摇头,否认了父亲的提问。“我带你参观过毛泽东的故居,他的家阔吗?那里摆放的家具我们也有。可是他却是全国人民的领袖呀,他的声望并没有因为他的家被看上去一般而受到丝毫影响。”父亲的话让宇歌懂得了一个道理:人的外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拥有一颗美好的心。宇歌的双眼还挂着泪花,就高高兴兴地跳起来说“爸爸这双鞋真好!”第二天,她自己穿着雪地靴去上学了。体育课上,小宇歌欢蹦乱跳,玩得可开心了! ( 点击:当前,在许多家庭的施教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家长不向孩子讲明事理,只是一味地强迫孩子接受家长的观点或意见。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影响亲子关系。称这种家教为“好心办蠢事”也并不为过。) 挑战新世纪 有人评价马弘毅教女有方,认为宇歌的健康成长,父亲功不可没。 马弘毅不想“贪功”,他说,小宇歌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原先只是张白纸,她的好品质是通过多方面教育,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做父亲的只不过起了点启发、熏陶的作用。 又有人质疑:别人家孩子的父母都在帮孩子学习文化课,还要督促孩子学习琴、棋、书、画,甚至还要帮着批改作业,而你马弘毅即不请家教,又不给孩子买课业辅导教材,反而重视教自己孩子如何去吃苦、助人、服务社会,这图的到底是哪门子呢? 马弘毅说:“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思想解放、心胸开阔、远见卓识,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廉洁诚信,富有高度民间亲和力,民主、宽容、创新、自立、图强的开放型高素质掌握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有为人才,将来他们要以中国为出发点,与国际社会、世界潮流同呼吸共命运。现今我们培养孩子,一定要偏爱真理、深入人心、立足社会、放眼未来。这是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今生使命与重大社会责任。” (点击:斯人斯言可谓高屋见瓴、远见卓识,讲出了非一人久欲倒出的心声!提出并能自觉地朝着这个大方向去培养孩子,使人不由得兴奋地以管窥豹,看到了整个社会的希望!) 挑战新世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人们面临的“首先是道德与伦理的挑战”。我们现在身边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更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无比正确性。 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为新世纪培养的人不能让他只知出人头地,而是要让他成为追求高尚的人物。向着这个目标培养的孩子,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前途无量;否则,孩子就会误入歧途,乃至群体性地葬送掉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 可见,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标准首先应该定位在“德”上。 为什么要将德,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上呢?仅从孩子成材的角度看,无论将来从事哪方面知识的学习,也无论从事哪项专业的工作,他们都需要具有充分的热情。有了热情才能产生学习、工作的动力。而这种热情又源之于何呢?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法国医生史怀哲说:“没有比服务人类更崇高、更能激发人的热情了。”可见,为社会服务,为广大群众服务,造福人类——这才是最深、最广的动力之源。 马弘毅对女儿从小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教育:告诉她,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以天下为己任。告诉她,不要过分看重回报,不要为了得到回报才去付出;告诉她我们付出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更幸福、让生活更美好……这些谆谆教诲,无疑都是马弘毅为女儿的健康成长输入的用之不竭的伟大“热能”。 现代西方教育家对美德在成就人的事业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也有精辟的论述。他们认为:只有你对别人有所奉献时,你才容易被别人接纳,从而使你拥有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是你事业成功的最重要保障。另外,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会具有宽广的胸襟,才能豁达、乐观;才能较少地考虑自己,丢掉患得患失的情绪。这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一切人事业成功的“助推器”。再则,乐于助人的人,也很容易有成就感,因为他从助人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愉悦,从回报中可以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这种成就感、这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正是促人奋发努力、不断进取、不断有所作为的重要动力。 小宇歌,在人生旅途上迈着那么坚定的步子,广交了那么多朋友,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她小小年龄顶天立地的热能和动力,无不源于其父的前途无量美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