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川美院“父子兵”大起底(图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01:00 重庆晚报

  前言

  ■黄桷坪,偏安重庆一隅的弹丸之地,地僻人稀,商业不盛,于豆花饭、大排档的包围中,却有一处地方,林木葱茏,建筑异形,雕塑遍布,游走着众多长发男子平头女。这个独特怪异的地方就是大名鼎鼎又众所周知的四川美术学院。

  ■这个位列全国八大艺术院校之一的高等学府,因为诞生了《收租院》、《父亲》等一系列蜚声海内外的艺术作品,走出了沈福文、罗中立等一串串让人景仰的名字,已成为中国艺术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令重庆市民骄傲的一张城市名片。它的现状、发展与未来,也事关这张名片的鲜亮与未来。

  ■60年风雨,世事沧桑,川美几代艺术家苦心孤诣传递着艺术的薪火,不仅在师生之间,也在家庭成员之间。所谓“父子兵”,是对发生了艺术承继活动的家庭概而言之的形象说法。据川美知情人士介绍,这一群体在川美是广泛存在,而在现今的中青年美术教师中更是高达80%。这已是一支从规模到能力都无法忽略的队伍,他们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川美艺术的继承、发扬。

  ■“子”大面积地愿意继承“父”业,在艺术越来越体面而富饶的今天,这究竟更多的是耳濡目染,还是现实考量?“子”大面积地能够继承“父”业,这究竟更多的是才情使然,还是一衣带水的便利所致?

  ■“血统论”在艺术道路的选择上究竟有多大意义?得天独厚的艺术教养、恬静单纯的学院氛围是否也可能反刃自伤?父辈的成就是否会成为久久笼罩的“乌云”,遮得子辈的艺术领地弱草劲长?

  带着诸多探究与好奇,记者走进川美,经过广泛深入的走访,试图为所有关注这张名片的人们揭示这一切……

  第四代“父子兵”规模突出

  今年7月8日,继上海双年展之后国内备受关注的国际艺术大展,第二届成都双年展拉开大幕。会展上大规模推出了由51位国内青年艺术家参展的“新人特展”,展出的是一批年龄普遍在25岁以下的美术院校学生创作的作品。其中有一组5幅系列的《摇滚狂潮》皆是大头人像在握着大麦嘶声吼叫,那种发泄式喷薄而出的激情,及其强烈的色彩、夸张的造型,使其在整个仓库展厅的一溜作品中分外抢眼,数位港台买家表示出了强烈的兴趣,最后在会展上,以每幅2万元的价格售出两幅。而这一系列作品的作者,正是出席了会展的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罗中立之子——罗丹。

  “罗丹他们这一批川美子弟都是20岁出头,刚刚成年,也就小荷才露尖尖角。其实在川美,像这种家庭型艺术传承的情况很普遍,可以追溯川美建校的第一代。”川美中国画系书记、国画家傅仲超的夫人刘老师在川美附中教授英语30余年,对校内的“父子兵”如数家珍。

  在当今中国美术界声名显赫的四川美术学院,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38年,沈福文、李有行等六位留学青年在成都创办的“中华工艺社”,据了解,就在那批川美创始人中,著名漆艺艺术家沈福文先生的后代就从事了艺术,他的女婿是曾参与了《收租院》、毛主席纪念堂群雕创作的著名雕塑家隆太成,他的大孙女沈海英现在川美附中教授设计,二孙女隆海涛则毕业于清华美院室内设计专业,现留学德国。

  川美的第二代中,这样的例子也颇不乏人。油画家刘国枢的五个子女都从事了美术工作,国画家李文信的儿子李彤继承父亲的国画衣钵,另一个儿子李巨也从事了雕塑艺术。书法家黄海儒的儿子黄同一脉相承地选择了国画道路。而在川美的第三代中,油画家夏培跃、油画家马一平、国画家白德松、雕塑家叶毓山等的子女也走上了美术道路。

  “总的来看,川美第四代‘子弟兵’应该说是规模最大的一批人。”沈海英以川美“土著”的身份向记者介绍,比如第四代艺术家中,油画家罗中立和儿子罗丹,国画家傅仲超和女儿傅熙林,雕塑家刘威和女儿刘畅,版画家钟长青和儿子钟坤南,雕塑家余志强和女儿余艾珊等。“川美的前三代家庭型艺术传承虽然一直都存在,但因为多次政治社会变动的影响,总是被雨打风吹,积淀受到不小的削弱。”沈海英介绍说,她母亲沈红当年就因为碰上了文化大革命,因而虽对美术颇有兴趣但最终只当了音乐教师。

  刘老师证实了这样的说法。她回忆说,川美的前三代艺术家的后代中,因为主客观原因而走上另外的人生道路的确有一部分,从商、做翻译、做行政、管理图书馆等等,遍及多种行业。“像罗丹这一代川美子弟较整齐地从事美术,应该讲在川美历史上是个高峰。”

  罗丹就告诉记者,因为年龄相近,且都生活在一个环境里,像钟坤南、傅熙林、刘畅、余艾珊等他们这一批川美子弟,大都是一起长大的玩伴,彼此熟稔,那种小圈子的紧密和规模可能是其它几代“父子兵”的子辈中不多见的。

  而展望川美的第五代、第六代,沈海英的预计很可能是趋势,她认为,如今虽然有子女的教师并不算太多,但这种艺术传承方式定会在川美愈加稳定。雕塑系主任刘威凭着对川美几十年的了解,肯定地估计:“如今的教师中,特别是中青年美术教师,几乎80%的子女都走上了美术学习与创作的道路。”

  用“摇滚”向“父亲”致敬

  ●罗中立:男,57岁,著名油画家,四川美术学院现任院长。1981年毕业于川美,以一幅超级写实主义的《父亲》一举成名,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他因此也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等收藏。出版有《罗中立油画集》、《罗中立油画选》。

  记者眼前的罗中立已近花甲之年,但精神饱满,中气十足,望之俨然四十许人。近年来一直低调的他,提起儿子罗丹,脸上禁不住漾起笑意。“罗丹出生得很巧,1981年我陪着他母亲在产房里,当他刚刚出世,使我晋升为父亲时,我就接到电话,被告知《父亲》在北京获奖了。”

  从“罗丹”这个名字可以看出罗中立对儿子的期望。罗中立是77级大学生,因为那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班上老幼并存,年纪最小的只有17岁,而他年纪最大,已30出头。罗丹出生时,他还在念大学。班上大伙很兴奋,积极地为他儿子的名字集思广益,各式调侃的名号纷纷出笼,什么罗(螺)丝钉、罗(螺)丝帽、罗(落)汤鸡……整整记了好几页。最终确定单名一个“丹”字。那时刚刚改革开放,罗丹这样的西方艺术大师的名字涌进国门,取名“罗丹”,既表达了罗中立望子成龙的心愿,也看中这个名字念起来响亮,好听。

  “他从事艺术我还是很开心。”儿子是否和自己一样走上艺术道路,在罗丹小时候罗中立并不确定。“主要是尊重他的意愿。结果他选择了艺术。决定专业时,我曾希望他与我有所区别,但他觉得自己最喜欢油画,我尊重他的选择。”

  罗中立告诉记者,他和罗丹平时更像是哥们。这种关系是在家庭出游中建立的,罗丹从小便被他夹在摩托车前,常常载着到处玩,一直到他长大得容不下。出门旅行时,父子俩那种从属性的亲情逐渐模糊,儿子与他更多的是平等交流。

  询问这位以《父亲》而成名的画家,做父亲的心得是什么,他告诉记者是关键时刻能为儿子“挺身而出”,能有所担当。罗丹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也证实了罗中立在这个问题上的“成功”。记者追问,这种支持是否有利用地位或职权谋方便行照顾的成分,罗中立回答说,罗丹的每一步都是和其他孩子一起公平竞争的,比如说考研,他的英语就考了60多分,绝对的达到录取标准,没有一点“优惠”可言。

  “罗丹近期画作在风格上有很大转变。”罗中立说,儿子受自己影响很深,以前总担心他跳不出来。罗丹从德国回来后,他们多次沟通,根据他的个人气质、艺术状况确定了“摇滚系列”的风格方向。

  “人生的幸福在于体验过程,而不在于拥有结果。”这是罗中立告诉儿子的人生体悟,他一方面告诫儿子必须通过努力甚至付出代价,才能达成目标,但同时也希望儿子明白,在追求的过程中,只要热爱所选择的道路,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

  ●罗丹:罗中立独子,24岁,四川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青年艺术家。

  (后脑勺留着细小辫,左耳打着枚耳钉,一身帅气的摩托车服,在画作鲜亮的工作室接待我们的罗丹,像传闻中那样,个性虽张扬却不张狂,更不张牙舞爪,相反,谈吐举止颇有教养的他,一直醉心于阐释他对艺术的自我见解。当他哈哈大笑,聊至兴会淋漓处,你会猛然发现,他仍然是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中的平常一个,一个阳光开朗的“80后”大男孩。)

  最早对绘画的印象就来源于父亲的画室,记忆中,父亲一边听音乐,一边作画,生活自由写意,随心自在。而我,时常守在画室,不是玩就是胡乱涂鸦。受父亲爱好的影响,我最爱画摩托车,以前的家门上贴满了我的“大作”。

  “读附中还是可以。”这是我面对是否选择川美附中时,父亲淡淡的一句意见。我初中就读于外语学校,是否从事艺术,必须在中考前做出决定。可能与很多人的料想不同,虽有大画家父亲,但在考附中前我却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绘画训练,尽管如此,我懵懵懂懂地仍觉得自己喜欢,于是便确定了附中,父亲很高兴。

  接下来,我参加了附中的考前强化班,一顿恶补。从基础的美术技法学起,整整三个月,画笔不离手。那段时间,父亲每周都看我的画,后来回想,那是父亲最基础的一次指导,说基础也就是看完后稍加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缺点,再改动几笔,剩下的就由自己领悟。那次参加考试的有3000人,我以第二名的成绩过关。

  直接保送川美时,关于选择专业,我与父亲有过磋商。他希望我学雕塑,和他有所区别。但带有体力活性质的雕塑艺术,多少有些不符合儿时在父亲画室里看到的那种优美,最终,我还是走上了和父亲一样的油画学习和创作道路。

  进入大学后很长一段时间,受父亲的影响,我的绘画几乎没有自己的风格。2003年,作为交换学生,我去了德国的卡塞尔艺术学院。到了那里,我才真正感受到艺术的宽广没有疆界。我的导师是该院的副院长,住在柏林,每月来一次,他不经意间就带给我艺术上的冲击。有一次,他到学校后,就将自己的小车拆卸开来,裸了身子,爬上树去摆了个姿势。他说,来校的路上,突然想回到人类原始的本真,于是就这样做了,这就是他的作品!

  留学期间,生活很拮据,欧洲的消费十分昂贵,连理发都只能自己动“刀”。学校每月的奖学金是800欧元,仅是租10来平米的学生公寓,就要花去460欧元。而且公寓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一个灶,门都不能往里开。平时吃饭,就把中国带去的火锅底料熬上一锅,煮食当地便宜的吃食,自助解决。

  学业结束后,我一个人背着背包周游了欧洲,参观了各国的著名博物馆和艺术家故居。每到一处火车站,我就将包寄存,拿着旅游指南开始打电话,寻找最便宜的旅馆,然后再带着水壶、照相机、摄影机前往博物馆。一个博物馆一般要看上四五天,累了就在馆内坐下,啃随身带的面包。这些珍藏着大师作品的博物馆太丰盛了,每天的信息像巨浪袭来,每天脑子里都在山崩地裂地闹地震。那时我的思维前所未有地活跃,其中想得最多的是自己今后的艺术道路和发展方向。

  2004年的毕业作品展上,老师问我,怎么找不到我的画。在他的印象中,我的画风是和父亲相似的,当他知道摇滚系列是我的作品时,他冲口而出——好。

  我们这一代是看漫画长大的,我的画也吸取了很多漫画的元素,被评论家称为“卡通一代”。而内容以摇滚为主,则与我最初学画的一段经历分不开。考附中前,补习班的一哥哥对我帮助极大,他就会弹木吉他,喜欢听摇滚。在他的影响下,摇滚很早就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本质的一部分。

  无论怎么讲,父亲绝对是我今生最崇拜的人,他在我心目中无比高大。记得,18岁那年,我们在意大利玩,我租了辆摩托车,结果被偷了,当时得赔偿1万元人民币,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真是天都要塌下来了,只想去死,但父亲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没事,很平静的几句话,让我忽然感觉有人为我撑起了天空,那种信赖和仰望至今想来都很激动。

  当然,在艺术上,我不愿一直“躲”在他身后。我希望走出自己的路,才更有资格成为他的儿子。这次成都双年展展出的摇滚狂潮系列,共30幅画,已被成都的收藏家全部订购。我的画作,深圳美术馆也有收藏。风格的鲜明有目共睹,我想这是一个好的起点吧。

  环境塑造性情使然

  在记者走访的所有川美“父子兵”里,无论老少,无论男女,无论父辈子辈,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生长环境的影响,所谓环境造就人,而后又性情使然。

  罗丹回忆当时为何要选择艺术,只说:“真的觉得很自然,从小就被充塞了满眼满心的艺术,好像只有干这行最顺理成章。”周遭都是艺术家,同时家庭内部因为有画家等艺术家父母,从小耳濡目染,艺术的氛围陶冶并浇铸了他们的性情,也使他们从骨子里亲近艺术,较常人更能领略艺术的美好自由。沈海英之所以只想学设计,正是看过外祖父做漆器后,被那种拙朴而婉约的美吸引了。在傅熙林、罗丹、刘畅的回忆中都提到,那种亲身体验和感受到的艺术家生活,是他们童年所知道的最美妙的生活方式。

  因为对艺术所见所闻较广,所以艺术家家庭的后代普遍都有艺术感觉良好、创作上手快的特点,初接触艺术,普遍都起点较高,这种优势往往又反过来鼓舞他们从事艺术的信心,刘明明就告诉记者,当年因在家常看父亲作画,自己真正提笔画画时明暗关系一点都不陌生,这种“无师自通”给她的暗示就是适合画画。

  而父辈有意识地引导和悉心培养,也是“父子兵”阵容群体出现不可回避的原因。虽然据记者了解,艺术家家庭普遍都较为民主,并不规定子女的人生道路,但有所期许却也是普遍的心理。比如傅仲超在松散的家庭氛围中,对女儿不动声色地在用舞蹈、绘画等方式进行艺术心灵的培养。而傅熙林向记者透露,他们这代的“父子兵”中也有由“强制”而发展来的,比如某老师就带着点体罚的方式,要求女儿在孩提时学习多种艺术门类。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即一代川美子弟形成了小圈子,在性情上无形中的互相影响。罗丹这一代人就较为明显,傅熙林就提到,曾经在小学期间,她和钟坤南、余艾珊等曾约着去上暑假的美术兴趣班。

  不过,艺术院校其实并非自足的象牙塔,相反它往往得社会上的风气之先,除了以上的种种原因外,随着艺术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体面,艺术在市场中的价值不断攀升,艺术行当越来越能分配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借父辈的东风更容易提高投入产出比,家庭型艺术传承如今在川美的日渐稳定,其中应不能排除有着社会现实的考量,不见得都是无意识。

  雕塑系主任刘威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家长能授孩子以‘渔’的技能,往往只能是自己的专业。”而婉拒了记者采访的一位教授则坦白说:“我的孩子就是因为成绩不好才学的美术(艺术院校的文化课收分不高),这在川美不是孤例。”

  影视艺术系副教授周琮凯在聊到年纪尚小的儿子时,表示儿子好像不太在乎他所引导的美术道路,“他不知道外面的世道,艺术既相对自由又能谋生,其实再好也没有了。”

  网络编辑:李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