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学家运用全新基因技术建立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平台首批帕金森模式动物问世利用“动物替身”有望系统探索帕金森病发生机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08:19 东方网-文汇报

  ■记者张咏晴报道

  本报讯这只小鼠看上去有些特别:它没有同类那样活泼,行动显得有些迟缓。然而,它的诞生却令科学家们如获至宝:这是运用全新基因技术,打造的我国第一批“帕金森模式动物”。

  负责这一课题的中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乐卫东教授说,这是课题组与南方模式生物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医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的合作成果。利用这一“动物替身”,人类可以更深入地研究神经系统疾病。

  “我们知道,大脑中有一种负责传递命令的‘信号兵’——多巴胺,它的大量减少就会引起帕金森病。该病与家族性遗传、环境因素以及年龄老化有关,但现有研究离最终揭开帕金森病之谜还很远。”乐卫东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每百个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有一个帕金森病的患者,其中包括刚刚去世的文坛巨匠巴金。

  此前,乐卫东从事了近20年帕金森病的研究。2004年开始,他领衔的课题组利用创新技术,着手建立起世界先进的技术平台,希望“推鼠及人”,系统探索帕金森病发生机理,寻找治疗和干预的良药。

  要让小鼠患上帕金森病可不容易。在转基因和基因剔除技术的帮助下,科研人员在小鼠的受精卵细胞内,分别“植入”已知帕金森病相关基因。千里挑一,才培育出“发病”的鼠宝宝。

  利用相同的方法,课题组还计划让身长仅1毫米的线虫和小小的斑马鱼也“患上”帕金森病。乐卫东说,线虫属于低等动物,且通体透明,便于用显微镜观察;斑马鱼也是研究疾病的常用动物模型。“通过建立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动物模型,可以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

  目前,科学家正在对这些“动物患者”的大脑进行病理切片,并仔细观测其中的多巴胺神经细胞变性,着手破解多道未知题:哪些基因突变会导致大脑“信号兵”减少?哪些环境毒素,如空气污染、水污染、食物污染、有机溶剂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对我们的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乐卫东表示,课题组希望通过该技术平台,结合基因组、蛋白质组学、代谢学等多种手段,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比如说,一旦找到某个位点的基因变化,今后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对帕金森病患者作出早期诊断,甚至在未发病之前就进行干预,从而阻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这些小鼠、线虫、斑马鱼,科学家要让它们患上帕金森病。

科学家运用全新基因技术建立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平台首批帕金森模式动物问世利用“动物替身”有望系统探索帕金森病发生机理
科学家运用全新基因技术建立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平台首批帕金森模式动物问世利用“动物替身”有望系统探索帕金森病发生机理
科学家运用全新基因技术建立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平台首批帕金森模式动物问世利用“动物替身”有望系统探索帕金森病发生机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