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郑州晚报:亲历可可西里40昼夜探险大穿越(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15:50 郑州晚报

  看着是苔藓、沙子,实际是淤泥,车一开上去就往下陷

  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孙鹏说:“在那(青藏高原)上面,人是没什么活力的,最有活力的是工具和机器,没有他们,人根本就寸步难行。”此次科学探秘行动的成功,也有赖于一支实力雄厚的庞大车队。

  这次科考,整个车队的阵容几乎是前所未有的:11辆越野车、2辆联通通信保障车、2辆中石化油料补给车、4辆6轮驱动卡车。“通信车代表着这次科考的硬件技术水平,队员一到露营地,与外界的通信和信息传递就能顺畅地完成;两辆运油车一辆载了25吨汽油一辆载了25吨柴油,是车队的粮食;六驱的卡车,则是救火队员,哪个车遇到沼泽了,全靠它们拖出来。能够完成首次穿越,这些车辆立下了汗马功劳。”孙鹏聊起这些车,如数家珍,“但是一路上,车险的情况几乎不离始终。可可西里的地貌情况是十分复杂的,有些地面看着是苔藓、沙子甚至是石子,但车子一开到上面,就会慢慢地往下沉,下面其实都是淤泥。”

  科考队员们记忆最深的一次险情,是车队进入无人区多玛一带后,两辆油罐车突然陷入沼泽,这一次,几辆六轮驱动的大马力卡车一时也失去了强劲的拉力。队员们不得不停下来,利用绞盘和人力挖掘汽车下面的淤泥。“我们挖了整整两天,把车底下的淤泥都快挖空了,然后把一部分油抽走,减轻汽车重量,总算把车拖了出来。”有着多年野外行车经验的孙鹏,也不得不为这次遇险感到惊讶。

  事实上,险情从车队一开始就伴随着他们,稍有大意,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除了车险,寒冷和高原缺氧也是他们的敌人。在科考队出发之前,几位队员曾驾驶着两辆越野车提前探路,结果在深入可可西里一周时间后,遭遇车险,随后又遇上了雪暴,在有生命危险的危急时刻,队员们不得不弃车步行,结果幸运地遇上了夏季在此放牧的藏民,才得到支援,走出了可可西里。这次科考队出发后,一个顺便的“任务”就是把陷在沼泽里的那两辆越野车拖了出来。

  藏羚羊、藏野驴在“人类生命禁区”生活得自由自在

  对整日颠簸在路上的队员们来说,车上座位里是一个可以打盹的时间,而当天气和路况比较好时,在车队走走停停的间隙里,观察周围的地貌和野生动物,成为孙鹏他们的一大乐趣。“那里野生动物很多,藏羚羊、藏野驴、狐狸、棕熊、野牦牛……那里平时的温度是零下一二十摄氏度,但这些动物却生活得自由自在,人在野外几乎无法生存。”

  “这里是地地道道的无人区,我们在这里看不到任何人迹。”孙鹏说。电影《可可西里》中,疯狂的盗猎者曾经深入可可西里的心脏地带捕杀藏羚羊,而科考队员只是在即将完成穿越的时候,一次遇到了几个后来被疑为盗猎分子的人。

  人和大自然不是对手,这次穿越谈不上“征服”

  科考队在9月20日从拉萨出发之前,在当地进行了一次壮行聚会。“当人们把种种祝福抛给你的时候,意味着你的前面将遇到危险,但我们还是比较自信,对这次穿越的顺利完成很有信心。”来自

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的科考队副队长陈骏池说。

  去年12月,陈骏池与几位队员完成了国人对四川四姑娘山幺妹峰的首次登顶,本报曾对此作过专门报道。与自己经历过更多次数的登山壮举相比,陈骏池说,这次穿越可可西里在面临的心理难度上要小一些。而这些自信心的来源,很大部分得益于此次科考活动背后的强大资金与技术支持。

  “科考队配备的是丰田4500越野车、强大的通信技术、来自西藏军区的高原病征医疗专家,队员们也专门进行了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准备。这次能顺利完成,队员们努力的背后离不开人力物力和国人的支持。”孙鹏说。

  11月2日,在队员们完成穿越可可西里的壮举,陆续返回北京的时候,关于此次科考“征服”可可西里的字眼已经开始见诸报端。而陈骏池却不习惯这两个字眼。

  “征服是用在两个对手之间的词语。人类与可可西里根本就不是一对对手,人和大自然怎么会是对手?征服是永远谈不上的。”陈骏池说。

  孙鹏的话与他的观点相印证,对于普通人非常关注的青藏高原是在继续隆升,还是已经开始下降以及可可西里到底有没有石油和金、铜等矿藏等这些科考队关注的问题,孙鹏说:“这些现在都不会立刻有答案,之所以要三年,就是因为可可西里太神秘了,怎么可能一下子就了解到?”

  车队每天的行进速度是10公里到100公里,“有时候,一段沼泽地要耗费一天的时间穿越。”陈骏池说,“我更喜欢用发现这个词加于自然之前。”他的声音从北京的庆祝会上缓缓传来。据悉,陈骏池和孙鹏目前忙于穿越成功后的一些活动,将于下周返回郑州。

  已有几代科学家踏上可可西里

  此前,已经有几代科学家踏上这块土地开展各种各样的研究。1973~1976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从南侧进入该区获得了第一手的综合调查资料。1987~1988年,该队在对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区的东段考察期间,从西侧进入该区发现了世界上的寒旱核心;1989~1990年,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从东侧进入该区开展了地质、地貌、冻土和生物分布的综合调查。然而,由于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一支科学考察队到达可可西里的核心地带,穿越这个“人类生命的禁区”,人类对这个地区的认识依然存在着缺憾。

  而这次考察人类首次穿越了可可西里的核心地带,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为了解可可西里地区的资源分布、环境条件和进行自然保护区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也不断地唤起人们对这最后一块净土的关注与关心。(郑州晚报记者 游晓鹏 尹海涛/文 新华社记者 杨维汉/图)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