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六旬翁半生积蓄为村民修公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6:20 重庆时报

  

六旬翁半生积蓄为村民修公路(图)

  昨日,巴南区,骑着摩托的年轻人向李坤福(右)招手致敬

  本报记者赵锐摄本报讯(记者李洁王凡)巴南区桃源村有位“傻”村长,拿出自己半生积蓄带头为村里修公路。公路修通了,村民们富起来了,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可这位
“傻”村长还是守着自己的老房子,继续存钱为大家修好路。

  昨日,顺着巴南区东泉镇桃源村一条两米多宽、铺满石子的乡村公路,记者一路打听,在半山腰上找到了“傻”村长李坤福的家。李坤福一见停在他家门口的采访车就高兴地说:“要是在一年前,车子根本没法开上来。可你看现在,呵呵……”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旬翁捐款5万发动全村修路

  今年年初,已64岁的李坤福被多数村民推选做了村长。村民们如此支持这位“高龄”村长,不是因为他种地养蚕技术好,也不是因为他有钱有势,而是4年多来,他自己出钱出力,踏踏实实带领村民们修通了致富路。村里的两条公路就是在李坤福的号召下修起来的。

  2001年初,李坤福任桃源村组长时,看到乡亲们每天在狭窄的石板路上行走,心里十分着急,于是萌生了号召大家集资修路的想法。为此,李坤福在村里摆了80桌宴席请来全村乡亲,讲了修路的种种好处,并当即拿出自己辛苦半生积蓄的5万多元钱,带头号召大家集资修路。

  在李坤福的号召下,村里一共筹集到了近10万元钱,终于在2001年9月动工修路。至2004年1月,一条长20多公里的村级公路终于完工。从此,村民出行不再只靠脚力,而是坐上了汽车。

  今年,第二条公路在李坤福的带领下开工,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建成,就在昨日已正式通车。

  父亲修路几年儿子上月才知情

  要说起李坤福投资修公路的事,全村上下无人不知,可偏偏李坤福的儿女们一直被蒙在鼓里。李坤福说,他是怕儿女们不同意他的想法和做法,所以才瞒了他们。为此,李坤福的儿子甚至生了父亲的气。“我每年都会拿钱给父亲,让他把自家门口的路修修,把屋里装饰装饰、添置点儿家具。可每次回家,家门口的路和屋内的摆设还是破破烂烂,也不知道给他的钱他都用到哪儿去了!”儿子李光永多年来的疑惑直到上个月才解开———原来父亲出了5万多元钱为村里修公路。

  李光永说,刚知道这个情况时,觉得有些突然,但细细想想又觉得没什么。“既然是父亲自己的选择,做儿女的就应该支持,只要他高兴。”

  公路通到家门村民增收又盖房

  就如李坤福第一次动员村民们修路时说的那样,现在村民们已经切实体会到了修路的好处。

  村民李旭明将记者领到了他刚刚修好的一座两层的小楼前,他说,一年前村里没有路,所有的材料都靠人力或牲畜运进来,盖这样一座楼至少要20多万元。现在通了车,运费省了一大半,10多万元就能盖这样的小楼。

  “我60多岁了,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从前都是走石板路,每次赶场要走1个多小时。孩子们上学也要打火把,遇到下雨经常是两脚泥水。现在好了,搭辆车,几分钟就到了。”村民李坤奇说,原来卖一头猪要4个人抬出去,根本赚不了几个钱,化肥等更是难买。现在,农产品可以整车地往外运,购买化肥的车也可以开到家门口,方便多了。

  村民们说,路修好后,村里陆续竖起了264根电线杆,电网改造后每度电费比原来省了6角钱。

  修路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为了表示谢意,大家给李坤福送来了30多面锦旗,上面绣满了“劳苦功高”、“克己奉公”等字样。面对村民们的信任与支持,李坤福说:“我还要带领大家修路,让所有人都富起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