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民营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良好保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3:13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有关中国民营企业员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本台记者日前在对这一引起众多人士关注的问题进行采访时了解到,随着中国保障员工权益的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中国民营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良好保障。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对员工利益的保障,以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丁江宁先生是北京一家家具制造企业的员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企业与每一个通过试用期的员工都签订了正式的用工合同,并依照相关法规为员工投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他所工作的企业还建立了工会组织,员工可以依靠工会组织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国家的政策非常好,老板对员工非常重视,(员工的)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都比较全,加班有加班费,从来不拖欠工资。(员工)提出的意见只要合理,(公司)都可以采纳。”

  如今,像丁江宁先生这样的权益得到良好保障的事例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已经十分普遍,不过,这种情况的出现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中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中国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已超过1.78亿,民营企业产品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中国产品销售总额的六成以上。

  但是,随着中国民营企业数量和从业人数的增加,民营企业员工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少民营企业在资本积累的初期,常常采取挤占员工利益的方式来获取高额利润。比如,要求员工加班却很少给加班费,不给员工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拖欠员工工资,等等。这些情况,极大地损害了民营企业员工的利益,产生了不少社会矛盾,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于1994年颁布实施了《劳动法》,后来又颁布实施了许多劳动行政法规、劳动保障规章、相关司法解释和一些地方法规,对民营企业保障员工权益起到了良好的规范和促进作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黄孟复先生长期关注中国民营企业员工的权益保障情况,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普遍对构建和谐的企业与员工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对涉及员工的安全健康、工资福利、学习培训等切身利益的事情越来越重视,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员工权益保障制度。”

  据了解,中国一些民营企业在保障员工基本权益的同时,还越来越注重通过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国太平洋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为主业的中国民营企业,该公司工会主席宋晓桦女士表示,太平洋集团公司十分注重为员工,特别是优秀青年员工提供实践以及提升的机会:

  “近几年,大批学历高、有激情、敢于创新的青年人进入公司,为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针对)他们当中许多人实践较少,经验缺乏(的情况),公司有意识地把他们放到下属企业的领导岗位上(进行)锻炼,一旦(时机)成熟立即提拔使用。”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黄孟复先生向记者表示,今后中国的民营企业要进一步明确建立企业与员工间和谐关系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意义,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以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