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绿芽们”的城市生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4:14 海峡都市报

  

“绿芽们”的城市生活(图)

  外来工子弟学校,孩子们灿烂的笑容

  N本报记者华健/康启荣/文林良标/图/实习生肖丽娜/周宏

  新闻眼

  绿芽和草根

  10月17日,丰泽后渚边防破获了一起盗窃案,3名外来工子女潜入宝山下路村一居民楼盗窃,从一楼翻箱倒柜到五楼找了个底朝天,没有找到现金等财物。心有不甘的他们就睡在了失主家里。被警方抓获后,经审讯还有8名外来工子女参与了作案。一件看似不大的案件,没有造成很大的社会危害,但还是“牵”出了11名外来工子女。

  与此同时,一个以“绿芽”为名、面向外来工子女的校外义教班,悄悄地开始招收第二期学员。

  这个在泉州诞生仅半年,旨在帮助那些无人看管的外来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的志愿者组织——绿芽班,正在悄无声息地走进外来工子女。

  绿芽班是在一群热衷于社会公益的青年志愿者手中创建起来的。这也是泉州民间自发的“草根组织”,对关注外来工子女,解决其教育辅导、课外时间管理的初尝试。创办半年来,绿芽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目前已有30位青年志愿者加入到了这一义教团队中来,也得到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各项捐助达8000余元。

  尽管这个民间组织的影响力还很有限,但毕竟,这件事情总算有人开了个头。

  本期的“海都调查”,就把目光投向这些孩子,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已经和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却是这座城市里最不被注意的、最自由、同时也是最孤单的一个人群。

  【个案】

  “儿子为什么变坏了”

  调查样本:杨大强(化名)

  地点:宝山社区

  来泉经历:2000年1月来泉;去年离开泉州回四川老家;今年7月再次来泉州。

  踏进杨大强家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特殊的保证书,虽然只有几行字,但字里行间无不诉说着外来工子女管理教育的困惑。保证书是这样写的:“我保证以后不再出去偷东西了,如果再偷东西随便处置。”落款时间是2005年10月16日。

  杨大强母亲廖女士指着贴在墙上的保证书说,当天从警方那里得知儿子会偷东西后,她一直哭到了深夜——

  10月中旬的一天,杨大强带着弟弟和几个同学在外面玩耍,朋友小刘对他说,可以偷些铁去卖,来买点零食吃。几个人一拍即合,到宝山后坑村一工地上,发现没有人看管,就拿着个袋子偷了10多斤的钢筋,卖给了废品收购站,换了30多元钱。事后,杨大强分到5元钱,就和弟弟到商店里买冰淇淋吃了。没过多久,派出所的人就找上门来了。

  提到儿子杨大强,廖女士无奈地摇了摇头。以前煮饭、洗衣服,还要带小弟,能吃苦。而且儿子学习成绩不错,人很老实。无意间丢在桌上的零钱,从未少过。平时给点零花钱,儿子总舍不得用,只有肚子饿的时候,才会买点东西吃一下。14岁的儿子一度是她向同乡人炫耀的资本。

  廖女士说,自己与老公在泉州一年可以收入两万多元,除去各种费用,存到银行里的还有五六千元了。本来打工就是要改变生活的,现在生活有改善了,想不到儿子却不知不觉变坏了。

  出事后,廖女士对儿子加强了监管,但还是实行土办法:凡是出去玩耍都要限定时间,而且只能在村子周围。出去前还得交代清楚是和谁玩,如果是社会上品行不端的“朋友”,就不让他出去。

  采访的最后,杨大强和记者谈起了那次犯的错,“当冰淇淋刚吃下去时,我就觉得很后悔了!”因为做了这样的错事,心里有鬼,杨大强也不敢对家人说。在警察找到他之前,杨大强说他每天饭都吃不下,心里总是怕怕的。“现在好了,一切都过去了。以后再也不会做傻事了。”说着,杨大强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背景】泉州外来工子女直逼10万

  10月29日,星期六。早晨7时,住在沉洲村来自四川的外来工李成林像往常一样叫醒了在熟睡的7岁儿子,吩咐记得按时做作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是泉州一外来工一天生活的开始。

  据泉州市总工会统计:全市外来工人数达到了110万。而随着近年来外来工人数的急剧增加,来自教育部门的资料同样显示:目前泉州有外来工子女人数9.5万人,直逼10万。

  泉州市劳动力市场刘良裕副经理,见证了几年来外来工在泉的细枝末节。刘副经理认为,随着泉州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劳动力的缺乏越发突显。当时这些外来工主要就是一个人或者是夫妻俩,都很少有带孩子过来的。2000年以后,泉州有些工厂、公司为了能够“筑巢引凤”,在公司内部建起了夫妻房。就有务工人员举家搬过来。这些外来工子女“小移民”也随之越来越多了。

  家庭教育

  心有余力不足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外来工对孩子监护的理解是让他们吃饱穿暖,重养轻教。对外来工子女思想道德、生活行为习惯不重视。

  在泉秀路某工地上打工的四川人张二林,来泉已有7年,儿子5岁便跟了出来,现在已读到了小学五年级。平时儿子很乖,张二林对他挺放心的。但是近段时间,他觉得儿子有点反常,有时放学很晚才回来,而且一呆在房间里就很久。有一晚,张二林特别留意儿子的动向。当晚10点多,儿子猫着身子出去了。张二林心就沉了下来,就尾随着儿子。刚拐过了一条街,张二林看到,儿子和一群留着长发,染着头,嘴里面叼着香烟的街头小混混走到了一块。

  张先生见状,一把就将儿子拉回了家,这回张二林没有打儿子,而是和他进行了一次交流。儿子说平时家里面没人,只好与这些“朋友”在一起玩了。这事让张先生觉得严重了:不要赚了钱却丢掉了儿子。现在张二林和他老婆,就轮流上班在家陪陪儿子。

  丰泽区沉洲小学和西湖小学是两所以外来工子女为主的学校。长期从事外来工子女的教育,两所学校的校长,对于外来工子女教育上的困难是深有体会。

  沉洲小学的赖主意校长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外来工子女流动性太大了。“有时学生今天还在学校上课,明天就转学了。”据了解,沉洲小学每年都要转进转出学生达到70名以上,占到学校总生源的15%。

  两所学校的老师一致表示,外来工家长过分依赖学校。西湖小学的一位王姓老师说,“这些家长们以为把孩子丢到了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孩子的教育管理是多方面的,老师能管的也只是在学校的时间。而当学生出现了问题,老师和家长试图沟通,很多家长是连管都不管。”这位老师认为,外来工为了生活劳累可以理解,但是相对孩子的成长和前途来说,父母应该多腾出些时间来管理。

  除了生活

  还要关心身心

  在现实中,不少外来工子女认为受到歧视而自卑。甚至有很多外来工从小就对子女灌输这样的思想:“我们是外地人,本地人都会歧视我们,他们很坏的!”致使很多外来工子女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

  除了自卑外,大部分外来工子女性格内向,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泉州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崔建华主任认为: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真正有效的教育,不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他们很可能会产生对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导致他们不自信、不敢与人交往,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打工的这个生态周期与其子女的培养形成一个“悖论”:大部分外来工打工是为了改变生活,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父母白天在外打工,顾及不到子女。孩子们经常是一人面对社会,他们觉得孤独,很容易就会对社会产生冷漠的情绪,这在孩子人格上形成某种障碍,影响他们今后成为一个内心健全的人。

  【动向】绿芽班——让外来工子女多个家

  聊起绿芽班的由来,陈忠晟格外兴奋。小陈说,青年志愿者协会里有个名为“五月花”的助老组,这个组是帮助一些残废、孤寡老人的。“后来‘五月花’的成员进到社区服务,我们发现很多外来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课余时间、周末都没有人看管,孩子们到处跑,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很容易学坏。”小陈说,看到这些现象之后,他们总觉得应该为之做些什么。

  后来,小陈成立一个绿芽班,“收留”这些“常没人管”的孩子的想法,得到了鲤城区团委的支持。今年5月29日,绿芽班正式挂牌成立。目前,绿芽班共有30多位义教人员和工作人员。绿芽班在临江志愿者服务站和鲤城青年文化活动中心设有两个教学点,每周六或周日,将这些孩子集中起来,上一天的辅导课。

  在这个班级里,每名学生都有一个编号,都有一份详细的档案。档案里记录这名学生家庭的背景、个人的学习情况等等。

  “因为我们招收的条件比较严格,而且受经费的限制,首批只招了14名学生。”虽然学生不多,但是小陈他们还是碰到了不少难题。比如,14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各个年级都有,这便让老师在辅导时,多了很多工作量。

  另外,经费问题是绿芽班发展最大的束缚。小陈说,绿芽班创办半年来,通过志愿者们的努力,已经筹募了8000多元。“不少单位、个人为我们捐了文具、教学用品,我们还为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争取到了300~500元的补助。”

  尽管运作起来有些难,但是谈起目前绿芽班取得的成绩,小陈还是显得挺“自豪”。“刚开始时,这些学生都很调皮,不好管,外来工子女又比较自闭。通过我们老师长期的努力、教化,现在学生们听话多了,改掉了很多以前的坏习惯,学习成绩也有大幅提高。”

  谈到将来的发展,小陈显得踌躇满志,“马上我们又要招第二批学生了!对象还是外来工、单亲和残疾人家庭,我们希望帮助更多的人!也希望更多的人来支持我们!”

  行动是自由的内心是寂寞的

  ——泉州外来工子女生存调查

  【问卷】孩子们的校外空间

  他们跟本地孩子一起玩吗?他们快乐吗?他们的课余时间都在做些什么?

  从上周起,本报记者在丰泽区沉洲小学和西湖小学——两所以外来工子女学生为主的小学,展开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392份,收回有效问卷361份。被调查的学生主要是两所学校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三个年级的学生,年龄分布在11周岁~14周岁。

  此外,调查还在外来工中进行。记者走访了泉州5个工地和工厂中,有子女在泉就学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职业包括建筑、纺织、漂染、模具等多个行业。通过一周的调查时间,本报共发出312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87份。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比起城里孩子来,这些孩子“自由”得多,但也寂寞得多。

  教育投入低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外来工家庭,一年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就在1000~2000元之间。其中,外来工对孩子一年的教育投入在1000元以下的,共有132人,占总人数的46%;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共有114人,占40%;而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零。

  在义务教育阶段,泉州已实行对有齐全三证(即暂住证、用工合同、计生证)的外来工子女,免收每年借读费。除去这笔花费,在泉州地区中小学生每学年的收费也就数百元。对比外来工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可见除了正常的学费之外,外来工子女的确难以享受到如城市孩子一样五花八门的各种培训、家教等等。

  孩子课余在干吗?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51%的外来工家长放任孩子自己去玩,甚至有28%的被调查对象不知道他的孩子课余时间去了哪;而城里孩子迷恋的网络,对这些外来工子女来说,也比较奢侈,361人中仅有5人会在课余时间去上上网。

  此外,从对学生调查的数据来看,学生和家长反馈的信息基本一致。值得一提的是,总人数为361人的被调查学生中,有27%比例的孩子,会在课余时和他们的本地同学一起玩耍。

  没零花钱的孩子们

  从本次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数据来看,贫穷、养家糊口,成了外来工的代名词。孩子们中有65名学生(即总人数的18%)说,他们的身边没有零花钱,如果有需要用钱,会直接找父母要。在表示没给孩子零花钱这一方面,共有78位家长,共占人数的27%。

  相比城市里很多孩子动辄数百元的花销,即使有零花钱的外来工子女,每个月父母给的零花钱也是少得可怜,大部分在50元以下。共有338位被调查的学生选择了“没有零花钱”、“10~30元”和“30~50元”三个选项,占到93.6%。从父母身上,这一个数据得到了验证,287位被调查的外来工中,有242位坦言,每个月给孩子的零花钱,不足50元,占到总人数的84.3%。而这不足50元的零花钱,还包括了孩子的学习用具等支出。

  学习情况

  家长难关心

  记得当记者把“你的父母经常过问你的学习情况吗?”这一问题抛给被调查的学生时,很多学生沉默了。懂事的孩子也会为他们的父母辩解,“我爸妈都很忙,他们赚那么点钱真的很辛苦,我可以理解的”。而当记者把“你曾为你孩子的学习情况,主动向老师了解吗?”这个问题再抛向被调查的外来工家长们时,他们同样沉默了。有些人还叹了口气:“没办法,生活所迫啊!”

  从调查数据来看,仅有22%的学生说他们的父母会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而从父母方面得到的数据,则只有11%的家长说他们会经常向老师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多的时候,是老师主动找上门来反映情况。

  鲜有学生去游玩

  清源山、开元寺、游乐园、东湖公园等,可能泉州的很多孩子早已玩腻了,不过,对于那些来泉时间已不下两三年的外来工和他们的子女来说,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清源山在哪,开元寺在哪。

  诚如调查所得的数据,经常去这些地方游玩的外来工及子女,是少之又少,不足5%。

  关于和本地孩子玩耍

  调查还表明,近七成的外地学生,会经常和本地学生一起玩耍,从未和本地同学一起玩耍的学生仅占6%(见图八)。

  在解释为什么会喜欢经常和本地学生一起玩耍时,25.2%学生将其归结为“自己的性格外向,喜欢和人打交道”;而63.4%的人则是认为“本地的学生很友好,会主动邀请”;在父母鼓励下,经常和本地学生玩到一块的,也占到了11.4%的比例。

  访谈

  提供助学金

  编制入学卡

  外来工以前也叫过农民工,现在规范的叫法应该是进城务工人员。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为泉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认为公共财政应该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弟的义务教育上,给予支持。近几年来,泉州市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就学的工作上已经做得不错,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义不容辞的。

  我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曾提出过,要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弟的教育问题,纳入城乡体系。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为这些到泉州来务工的人员,解决一些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人到泉州来务工。要做到这点,首先就是要积极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弟的就学问题,各项公共财政应保障这项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政府也应该对一些民办的、私立的,专门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

  长期以来,困扰进城务工人员子弟接受教育的一个问题,就是收费问题。目前我们泉州正在不断完善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弟收费的问题。如现在如果有齐全的三证,就可以免借读费。我觉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政府还应适当为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弟提供助学金,减免费用。

  现在的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弟,跟随着父母四处奔波,他们的父母没有固定工作,居也无定所。有时今天在晋江打工,明天就到了石狮。这就给这些孩子带来了学习不连贯,到了新学校不方便安排、管理等问题。因此,我觉得可以给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弟编制一张入学卡,这是类似于身份证的一个东西。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只要一到泉州就读,就马上有了这张入学卡,里面记载了他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年级、父母联系方式、籍贯、以前就读的学校、学习情况等等。这张入学卡也是唯一的,一旦这名学生转学,入学卡就跟着他走,这对学生的学籍管理等都是有帮助的。

  此外,我觉得现在政府的眼光不仅要放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弟义务教育问题上,还应该放眼到职业教育上。这是为储备人才做的准备。

  骆沙鸣(泉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