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童谣为什么不受孩子们欢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4:19 海峡都市报 | |||||||||
N本报记者吴月芳 “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曾几何时,这类“灰色童谣”在校园大肆传唱,以致家长、老师谈之色变。现在,当全社会都在倡导新童谣,一阵风似的掀起“新童谣出书热”、“新童谣编写热”,却又出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局面——
“这个道理幼儿园阿姨都说好几遍了” “课前准备要周到,听到铃声打响了,静等老师来上课,专心听课多动脑……”不等记者念完,今年8岁的小馨就皱了皱眉头,不耐烦地撅着小嘴说:“人家都知道了,这个道理幼儿园阿姨都说好几遍了!” 这首新童谣是记者从一本新编童谣书选出来的。为什么大人精心挑选出来的“新童谣”精品,小朋友反倒不“领情”呢? 记者到书店兜了一圈,发现可供孩子们读的“新”童谣书籍其实并不少。同样是童谣书,书店工作人员说,他们同时卖三四种书,卖得比较火的,倒不是那些刚出版的“新童谣”专集。 据了解,目前泉州不少小学都向学生们推荐订购一本新童谣作品集。泉州师范附小少先队总辅导员陈为潘老师说,因为有关方面发了通知,他自己也买了一本。拿到书的第一天他就从头到尾细细读了一遍。“我的感觉是选编的这些新童谣,大都没有超越本校小学生们所写的童谣。”有的学生翻了几页就放下了,有的学生甚至领到书没过几天就扔在讲台桌上不要了。 “水平未必高于他们,所以觉得没什么好学的。”陈老师认为,孩子如果喜欢一本书会爱不释手,否则“啪”的一下丢到书架上再也不看了,这本书最初的意图就没有达到。 “有没有从孩子的心灵出发,这是孩子会不会喜欢大人们为他们创作的童谣的标准。”泉州师范附小陈建宽老师说,大人和小孩写童谣和看童谣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小孩喜欢童谣是从兴趣出发,而大人总认为自己有教育的责任,这正是大人们热衷而孩子们“不领情”的矛盾所在。 许多童谣具有浓厚的说教色彩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刚放学的陈钰涵很认真地为记者念起了她很喜欢的这首童谣。一年级的钰涵已经会念不少童谣了,陶行知先生的这首《自立歌》,因为学得好,老师还在钰涵的课本上盖上了“挺好”的印章。 陶行知先生的《自立歌》为什么能让小朋友喜欢?“好读、顺口,再有最重要的就是他知道孩子们的心。”钰涵的母亲、实验小学的林霞珠老师说,低年级的孩子相对高年级孩子来说单纯得多,因此在传唱和创作童谣上也比高年级孩子来得有兴趣。“其实孩子口耳相传的童谣,最初未必就理解是什么意思。”林老师认为,孩子们最初总是觉得好玩,在学习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到童谣所讲述的道理。 林霞珠认为,让孩子们自己创作童谣,一定是很具有童真童趣的,然而最可能欠缺的是语言上的技巧;而成年人写的童谣可能在文字上很完美,唯独欠缺的是一点童真。而像陶行知这样的教育家因为了解儿童的心理,所作的童谣自然能够为孩子们所接受。 违背了孩子纯真的天性的,已经超过了他们所能承载的重量的童谣,应该就算是“伪童谣”。泉州师范附小少先队总辅导员陈为潘老师说。泉州师范附小少先队辅导组陈建宽老师有着相同的意见:“童谣不应该有沉重感,就像拿着语文书一样,太过于正统化了,孩子就没有呼吸的空间了。” “其次是没有了时代感的童谣,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新童谣’。”实验小学林霞珠老师说。现在和以前的孩子,玩的和接触的东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东西很多,比如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信息。“你想以前的孩子会知道‘神五’、‘神六’吗?” 泉州市青年作协副主席、泉州师范附小德育室主任吴素明老师认为,从内容上说,“伪童谣”的特点之一就是时代气息不浓,和时代节奏不相和谐。很多童谣具有上个世纪的说教色彩,让人不觉得有21世纪的新鲜感。 勉强创作导致出现大量“伪童谣” 林霞珠老师为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学校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结束前,同学们和盲聋哑少年一起举行了一场晚会。唱着儿童歌曲、表演本应该属于孩子的节目,得到的掌声并不多。倒是唱着当红歌星周杰伦的歌曲的同学,得到了台下的欢呼和鼓掌。 老师们都觉得纳闷,按他们的理解,如此热烈的掌声一方面是同学们对于残疾人表演的肯定,为什么两类节目得到的喝彩程度差别如此之大呢?林老师认为,说明孩子们平时唱的就是这样的成年人的歌。而当下,孩子们的心灵在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下,是过早成熟了。 孩子们对本该属于他们的“童谣”失去了一定的兴趣,大人们自然着急,于是矫枉过正地要将好的思想灌输给孩子们,因此这些有悖于孩子天性的“新童谣”就有了存在的可能。“成年人带有目的性地写童谣,希望孩子去看,这是大人所希望达到的教育目的。”泉州师范附小少先队辅导组陈建宽老师说,这样一来,大人创作出来的未必都是孩子喜欢看的东西,而大人的本意却是好的。 再有,现在的孩子说大人话,接触的读物、看的影视,都可能会让孩子耳濡目染,于是变得更加成熟。教育孩子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家长和社会都有责任担负起孩子的教育。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现在有一种现象,作家为创作而创作,而心灵没有抵达孩子般纯洁的圣地。加上写童谣这样特殊的题材,需要作者的人文素质上达到的一定的要求。“并不是所有会写文字的人都能创作出童谣作品。”吴素明老师认为,勉强创作的话,必然导致大量“伪童谣”的出现。 大人应该童心未泯地写童谣 “我小的时候,生活在洛阳江畔,母亲也曾教过我童谣。”身为泉州市文联副主席、泉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陈瑞统为记者用闽南语念起了他记了几十年的童谣:“铜鼎仔,铁鼎盖,风来雨来弄不破。” 童谣是民间歌谣的一种品种。童谣的内容,格调要积极健康,充满童趣。内容上,每首歌谣都要反映生动的,能给儿童潜移默化的启发作用。“就像小船的装载必须适量,一首童谣超过了所能承载的重量的话,小船就走不动了。”陈瑞统老师认为,童谣创作必须根据小孩童真童趣的心灵来创作,否则伪劣的童谣就像劣质奶粉,不仅孩子得不到全面的营养,反而会影响身心健康。 “天真活泼、琅琅上口、易记易背、广于流传。”陈瑞统老师一连说出四个词来描述成功童谣应具备的条件。他说,如果把“灰色童谣”比作精神垃圾,那么“伪童谣”就该是人工制造的珍珠,价值自然不及从土里挖掘出来的真宝贝。 大人创作童谣并非不可,其实早期大部分是成年人创作的。只是当时的创作者是比较精心,早些时候的人,心灵比较平静能够安下心来创作一些作品。而现在的人要创作童谣,首先要对童谣的格式、内容有知识和技法的准备,包括审美上、儿童心理学上的准备;其次是心灵的转换。吴素明老师认为,童谣是创作给孩子读的,作者只有心灵融入到孩子的世界里面去,插上了轻灵的翅膀,写出来的童谣作品方能减少“伪”的成分,并且真正打动孩子。“童谣让孩子得到的濡染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而不应该是大人板起面孔的教育。”吴老师说。 童谣该是“飘着乳香”的,适合低幼儿童传唱。“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在健康的基调上,生活化、趣味化最为重要。”泉州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新童谣之“新”,并不一定是新的作品。以流行乐坛为例,如今由新人、新的表现方式翻唱老歌,已然成为流行乐坛的一股“流行风”,而新童谣的创作和推广同样可以借鉴这种思路。 童谣也需要量中求质 “伪童谣”为什么会有出现和存在的可能呢? 陈瑞统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国人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忽视。现在突然重视起来了,可断层现象还存在。童谣是必须经过收集、整理、挖掘、提炼,并且逐步积累经验才会逐步走向成熟的,一蹴而就的童谣自然算不上好的童谣;其次是,现在的人还没有掌握童谣创作的真正规律,那些承载着太沉重的宏观到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主题,话说得很有道理,可是幼小的孩子却承受不了。 陈瑞统老师举了个例子,《天黑黑》为什么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具有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运用的是民间的口头语言。而现今的人作童谣,喜欢用的是归整的书面语言写童谣,包括严整的韵脚。目前新编的童谣创作,不少是创作痕迹明显的,童真、童味、童趣三者流失了,就会影响到童谣的思想和艺术质量,也必然影响到新创作童谣的接受程度和传播的范围了。 “好的童谣,甚至不需要通过公开发表,只要大家能接受能喜欢,都能传唱得开。”陈瑞统说。 童谣也需要量中求质。陈瑞统说,真正的艺术应该从初步形成到逐渐成熟,慢慢成功最后成为经典。新童谣的创作同样也可以成为未来的经典,只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探索。 相关链接 好童谣是什么?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金波认为,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金波认为,传唱好的童谣对于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很有帮助。“童谣是低年级段孩子最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对于那些认字不多,阅读有困难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一些知识,这非常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 童谣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往往和音乐形影不离。金波认为,童谣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纽带,它和舞蹈、绘画等很多艺术有着很深的关联,从小传唱童谣有助于孩子音乐素质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像北京市宣武区师范第一附属小学,既鼓励孩子吟唱童谣,又鼓励孩子表演童谣,画童谣中的情境,让孩子从多方面受益。谈到孩子参与童谣创作,金波认为,培养孩子的艺术创作从新童谣开始最理想,也最符合孩子的天性。创作童谣不像写小说、编故事那样让孩子难以适从。从自身实际进行创作,可以把孩子的天性调动起来。 中央教科所专门从事德育研究的刘惊铎教授认为,好的童谣有利于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他说,童谣往往具有评判、价值判断的功能,对好的事物进行褒奖,对坏的事物进行讽刺,好童谣的传唱有利于将价值观念融透到孩子的内心,同时它的褒贬功能有利于孩子是非辨别能力的锻炼。他认为,传唱童谣还是一种非常好的沟通方式,不单单有助于孩子情绪的宣泄,还是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成人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钥匙。 “童谣就像压缩饼干,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和世界优秀文化的传统因子,它的文化含量和道德含量都非常高,符合孩子们的兴趣点。”刘惊铎说。 (摘自《中国教育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