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紧俏药“达菲”在提醒我们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4:26 新民晚报

  八角茴香,又名大茴香,形若星状,其果实含莽草酸成分,是一种调味品,也是一味中药。为什么我们熟视无睹的东西,漂洋过海之后就成了“宝贝”?

  中医药源远流长,堪称“国粹”。几千年来,华夏子孙繁衍生息,中医药屡立奇功。然而,在与西医药同台竞技中,中医药却不占上风。据有关统计,在国际市场上,中药销售额每年约160亿美元,我国仅占5%左右;各种天然植物药销售额每年约300亿美元,我国仅
占2%;我国中药在国外申请专利不足1000项,而外国药品在我国申请专利达1万多项。目前,中药出口仍以原材料和半成品为主,日韩等国用廉价的原料加工成“汉方药”或“韩药”,再高价返销中国。中国每年用上亿美元进口这类“洋中药”。一些中医药业人士感叹:我们卖了“一筐草”,人家变成“一堆宝”!

  为何如此?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与时俱进,缺乏创新能力。在技术密集型的制药领域,研发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在我国的医药生产中,西药虽占绝对优势,但主要是引进和仿制西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凤毛麟角。而在我们最有竞争潜力的中药领域,不少企业仍在吃祖宗饭,鲜有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产品。

  也有人说:中医药不科学、难验证,迟早会被历史淘汰。其实,早在西医药刚刚进入中国之时,中医药就遭到过贬低、怀疑甚至否定。但实践证明,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现代科学无法解释中医药,并不等于中医药不科学。这正如汉堡和饺子,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不同。人类与疾病抗争,中西医都是武器,各有各的优势。2003年,我国能够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医药介入配合。

  眼下,禽流感阴影依然笼罩。我国不少医药企业透过“达菲”看到了中药的巨大价值,纷纷加紧研发抗流感新药。但是,如果这仅仅是一次短暂的逐利冲动,而非自主创新意识的深刻觉醒,那么,中医药的命运不会有根本改变。只有不断挖掘传统宝库,利用现代科技赋予其新的生命,才能使中医药持续发展。

  人民日报(白剑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