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诗一般的城市碰撞求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副助理总干事米拉格罗斯·科拉尔专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1:25 杭州日报

  满头金发都盖不住的灿烂,来自她满脸温文尔雅的微笑;满脸温文尔雅的微笑之外更迷人的魅力,来自她对“文化多样性”的深刻理解。

  米拉格罗斯·科拉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副助理总干事兼艺术和文化产业处主任,这位有着15年国际工作经验的女士在答记者问中给出了许多漂亮的回答。

  怎样理解第三届全球化论坛的主题——世界文化多样性?“重要!及时!”从科拉尔加重的语气中我们听出了两个感叹号。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世界公约》,“文化冲突”给许多国家的人民留下了难以抹平的伤痛,如今,人们是那么迫切地渴望宽容、追求对话,“文化多样性”牢牢牵引着世界的目光,眼下,谁能与之比肩?

  科拉尔抛出自己的观点:“文化多样性”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个屋檐下,有了理解与尊重,两个不同的人能幸福美满地生活”,科拉尔引用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比喻:“同样的,有着不同文化的世界各国只要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就能更快地找到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科拉尔再次加重语气说,对立的、孤立的,不是“文化多样性”;在保持文化个性的同时追求和发现共性,这才是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多样性”来到中国,来到杭州,作为东道主的我们对此应该读出什么意义?细心的科拉尔已经帮我们思考到了这个问题,这个论坛不仅对世界来说是“及时”的,对中国来说更为“及时”!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快,涉足经济领域的国际间合作更为频繁,但是文化的国际合作相对滞后些,这就产生了一个“硬伤”:世界不少国家单单通过产品认识了中国,而不是通过文化认识中国,这种认识是浅表性的。科拉尔为中国“喊冤”,几千年的文明史,四大古国之一,数之不尽的文化遗存,中国绝对是一个最有文化魅力的国度——把这些信息传递出去,不仅能让世界走近真正的中国,也能使“中国制造”收获非比寻常的附加值,“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组织,中国是时候迈开大步了”!

  科拉尔说,杭州是一座像诗一样浪漫的城市,首次来到杭州的感觉就像在做梦。“文化多样性”论坛选择了这样一座城市举行,是一个让人“很高兴很满意”的决定。(记者王倩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