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粤港优势互补商机多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4:14 深圳商报

  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贸办主任梁百忍畅谈粤港合作

  粤港优势互补商机多多

  深圳商报记者傅盛宁古国真香港商报记者朱长河

  整个广东省,港资企业有8万多家,占香港到内地投资企业的80%。为了更好地实现粤港经济合作,香港特区政府在广州市最高的写字楼——中信广场设立了“驻粤办”。这个机构功能主要有三:一是服务于尚未到广东及内地投资的港商,帮助他们尽快走入内地;二是协助已到广东投资的港商,为他们营造更好的环境;三是协助内地企业利用香港这个平台到海外投资,走进国际市场。梁百忍先生在这里担任掌门人,他几乎每星期都要花三天走访企业。三年下来,他跑了广东省内的几百家企业,对粤港合作形成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看法。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他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表示相信粤港合作还有很大空间。

  应注重成本素质和服务

  梁百忍赞同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维尔奇先生的观点:去中国投资,主要看成本、素质和服务三个因素。如果这三个基本因素有优势,就应去中国投资。

  梁百忍认为,就成本方面来看,目前内地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以及由此构成的生产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但要注意的是,内地的交易成本却非常高,如物流成本、管理成本、交易风险等。

  他分析指出,广东及内地的大部分企业目前在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低端,生产的主要是低档货,众多产品依靠贴牌,自身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业工人素质普遍不高。未来,广东依靠降低生产成本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必须从社会经济体系上创新制度、健全制度,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升竞争力。因此,港商今后产业升级及提高利润的空间还有很大余地。

  香港目前最大的优势是服务业。优质的服务,应该能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广东GDP已达到16000亿元人民币,而第三产业的比例不到40%,从国外发达国家来看,服务业的比重应该占到60%-65%。广东今后服务业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港商仍可大有作为。

  金融信用改革启动发展引擎

  梁百忍说,不少港商反映在广东总要带现金,否则寸步难行;而在香港则是“一卡在手,全港通行”,买贵重的物品时还可以用支票。

  据了解,广东现有8万多家港资企业,但港商只能向香港的银行贷款。虽然这也给香港的金融业提供了商机,但毕竟影响港企在内地业务的发展。另外,广东现有几十万家民营企业,他们也不能用香港银行的贷款。

  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三个推动力:一是外商投资,但不可能无限增大;第二是出口,但出口数量也不是无止境增长的;第三是消费。前两个目前都有放缓的迹象,因此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将靠增加消费,而方便消费支付要靠金融体系的改革,尤其是完善信用体系,向企业、个人提供更多更佳服务。

  依靠制度优势化解投资顾虑

  梁百忍认为,要让港商或者外商把广东作为一个基地或总部,关键是要形成一个完善、稳定、可靠的法律制度环境。港商不会因为熟识某个领导而把全部身家投进来,法律制度才是长期稳定的营商环境的保障。尤其是合同制度及履行合约的负责精神,更需要法律来保证。订了合同,无论如何要遵守和履行,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而履行不了,则应该合理赔偿,这样才能树立商家的信心。

  梁百忍说,港商在广东赚了钱,如果这里的制度让他们放心,他们就会把钱全放进来,更多地投资。如果这个制度还让他们不放心,就不会把钱全部放在这里,而要分散投资风险。

  梁百忍指出,广东在制度建设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港商感到有信心。未来在广东的投资还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而且通过港商引带,进来的海外资金也会是相当可观的。

  粤港优势互补商机多多

  梁百忍认为,广东产业中的许多弱项,正是香港的强项,两地各有优势,可以互补。对港商来说,充满商机。对广东来说,香港是个好伙伴。

  广东在“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将服务业的比重从40%提升到65%,这将是一个幅度很大的提升,增加产值数量将是惊人的。另一方面,服务业正是香港的强项,香港87%的产值来自服务业。广东发展服务业可为港企提供商机,而借助港企的经验和理念,广东服务业水平有望快速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内地包括广东的金融业还比较薄弱,是一个急切需要提高的行业。随着WTO后过渡期结束,海外的银行都可以进来了,面对来自海外的冲击,广东怎么办?香港是全球金融业的中心,有很多好经验,两地也有一些合作,如交通银行让汇丰银行入股19%、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其他银行也有一些投资或合作,但合作程度还很不够。虽然两地金融业的合作不是两地政府说了就算,但两地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层面和范围内推广合作的概念。

  梁百忍认为,粤港两地的交往与合作远远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两地必须经过接触、理解、互信等环节才能进行有效合作。通过接触,达到互相理解;有了理解,才能建立互信;有了互信,才能进行合作。他呼吁,两地企业家要积极行动,不然,就会白白错过发展的好机遇。

  驻粤办服务涵盖内地五省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贸办事处成立于2002年7月1日,是港府驻内地的第一个经贸办事处,运作已经3年多,已与250多个商会以及数万家在广东的港企有广泛接触,并且与广东全部21个城市以及众多的商会、企业建立了联系。

  梁百忍先生早年留学英国,学电机工程。后来回到香港担任公务员,至今已有24年政府工作经历,对粤港两地情况十分熟悉,不久前获得连任驻粤办主任职务。在表达观点时,他思路非常清晰,显示出深入调查的功夫。

  他告诉记者,曾荫权特首在他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扩大与内地联系,并在华东、西南增设两个经贸办事处。

  梁百忍称,驻粤办服务范围亦将扩大。除广东外,亦包括福建、江西、广西和海南四个省区。届时,与内地联系的工作机制将会更加灵活,以便更好地服务香港与内地经贸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