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次亲历生死离别的采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4:4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这是一次令人遗憾的采访,这是一次让我见证生死的采访!

  为了这个正值青春年华、还有太多事情要做的生命,我先后两次奔走数百公里,为这个素不相识的患者“拉赞助”,但就在我们开始激动和欣慰时,生命戛然而止:当我走进医院病房,看到的是一张冰冷的面孔,那双忧郁的眼睛永远地闭上了,而在手术前后一段时间里,这个生命一直在呼唤着我的名字……

  今年8月23日,是这次难忘采访开始的日子。

  患病幸福家庭破裂

  那是一次到重庆一家医院采访时意外碰到的事。

  广安武胜县旧县乡年仅30岁的杨小琴,因患尿毒症晚期住进了重庆这家医院,她需要进行肾移植手术。杨小琴原来有一个一说起就令她感到幸福的家,但4年前因她患上了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前期)后,家开始破裂了。因打工相识并深爱了8年的丈夫,眼见她一天天消瘦下去,在用光了家里的积蓄后,狠心地抛下了她和当时不满6岁的女儿……

  无人照料又无钱治疗的杨小琴,只好拖着疾病一边打工一边治疗,而她年仅17岁的妹妹也将打工挣来的钱全部给了她。然而,她的病情一直恶化,到今年8月初,杨小琴已双眼模糊。到医院一检查是尿毒症晚期,医生建议必须立即做肾移植手术。

  捐肾凸现骨肉亲情

  眼见还有一线治愈的希望,家人纷纷想要捐肾,杨小琴年仅9岁多的女儿也哭着想为妈妈捐肾。此时,杨小琴已欠债6万多元,如果手术,靠亲属移植最少也需要7万元。

  我到医院采访时,杨小琴年过六旬的母亲和她的妹妹正在商量卖掉老家的房子。她们都在为亲人做手术想着最后的办法,平时吃的全是泡菜加米饭。病床上的杨小琴视力模糊,但看得出那双眼睛充满忧郁、充满期待、充满留恋与牵挂。

  帮助彰显人间真情

  为了帮助素昧平生的杨小琴,本报及重庆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刊发了这个既感人又值得同情的故事。接连两天,社会捐款达1.6万元。

  当天,采访结束离开医院时,我将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给了杨家人,对她们来说,1元钱能在医院食堂买到两份泡菜。8月30日,我又乘车跑了近200公里辗转到了武胜县,找到当地政府,因为领导不在,寻求救助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9月4日,医生说不能再拖了,否则,杨小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医疗费用依然是道坎。此时,已俨然被患者当作亲人的我别无选择,带着杨小琴一家的期望再次乘车赶到武胜县,一是想找政府救急,同时也希望政府解决杨小琴和女儿今后最低的生活保障费。我忐忑不安地找到了文县长,文当即批示了县政府多年来最大的一笔社会救助金———由财政和民政拿出1万元,余下的事情立即进行讨论。

  9月6日上午,武胜县政府领导、民政局局长和镇领导,带着1.2万元捐款来到医院,并捎来了好消息:杨小琴母女可以立即获得政府每月最低360元的低保,而孩子的读书费用全免!那一刻,杨小琴姐妹及其母亲拉着记者的手,热泪盈眶!

  钱东拼西凑起来,终于可以做手术了———医院决定9月7日上午9点实施手术。那一刻,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杨小琴终于有救了!我与小琴握手相约,第二天手术时我一定要在手术室门口等待她们姐妹出来。遗憾患者突然离世

  遗憾的是,9月6日因广安岳池发生信用社金库被劫案,我赶到现场去采访,直到9月7日晚上9点多才回到重庆。其间,摄影记者来电告知手术进展顺利,只是姐妹俩一直在念叨着“李大哥为什么一直没有来?”因时间太晚,我不忍心打扰在重症监护室的姐妹,决定9月8日上午再去。

  然而,始料不及的意外发生了。9月8日上午8点半,我一到医院就得知小琴早上7点走了!那一刻,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不是说一切顺利吗?我不顾一切地冲进重症监护室旁的房间:杨小琴还安静地躺在床上,孤零零,一双带着无限牵挂和留恋的眼睛永远地闭上了。医生说,小琴是因诱发心脏病突然死亡的……此时,孤独无助的杨妈妈在隔壁医生办公室里失声痛哭。

  我忍着悲痛来到捐肾妹妹杨春林的房间。看到我来了,还不能活动的春林一脸微笑,“听说姐姐今天早上昏迷了,不晓得现在怎么样了?”我俯下身去,忍着泪水轻轻说道,“姐姐很好,刚刚睡着了!”

  7天后,我将小琴死亡的消息告诉了拆了线的春林。 记者李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