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当头“棒喝”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5:17 浙江日报

  记者秦军通讯员汪建强

  本报杭州11月7日讯(记者秦军通讯员汪建强)制造假冒药品的不法厂家、兜售劣质药品的无德商人,一一受到严惩。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两年来我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查处的8件大案要案。

  这8件大案要案包括:金华某医药公司购销治疗肝炎的假“贺普丁”案;乐清大荆镇个体户王某生产、销售假“伟哥”案;慈溪“阳光一佰医药保健品公司”销售“西力士”假药案;金华某医药公司销售假“天胡荽愈肝片”案;杭州兰惠生物信息公司涉嫌无证经营医疗器械案;丽水某市场经营户销售假冒“维磷糖浆”案;杭州两名药贩子“非法收购、销售药品”案;台州特大不法商人销售假药案。上述涉案违法犯罪人员最高被判处了10年有期徒刑。

  据悉,这8起案件中涉及到的假冒伪劣药品,绝大部分都是不法厂商仿冒著名药厂生产的产品。像台州特大制售假药一案,就仿冒了19个厂家的31种品牌药,涉案金额超过335万元、涉案人员超过20名,危害范围波及全国11个省市。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吴宁一告诉记者,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决不能等闲视之。为此,我省近年来已撒下天罗地网,重拳追踪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行为。

  目前,我省正在深入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的专项整治工作,以强化药品的生产经营监管。下一步,我省还将进一步推进农村药品的“两网一规范”建设:即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通过聘请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把每个乡镇、每个村都纳入监管视线之中;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假药劣药流入农村;积极开展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工作,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药品管理混乱、药品存储条件较差等实际问题,从而使农民也能吃上“放心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