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加强综合治理 打造平安钢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6:1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攀枝花市位于川西南、滇西北的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既是一座新兴的资源开发型城市,也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西部“移民城”。2004年度攀枝花市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单位。刑事发案从2001年以来持续三年下降,多发性、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治安状况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为攀枝花的改革发展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党政重视综治工作地位明确

  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谋划发展时始终把综合治理工作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坚持创一流社会治安环境的工作目标不变,坚持以优良社会治安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不变,坚持狠抓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决心不变,在思想上做到确立社会治安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确立亲商、富商的认识,确立花钱保平安的意识,确立为工业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四个确立”。

  标本兼治

  综治工作成效显著

  2001年以来,攀枝花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逐年推进,不断深化,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提供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攀枝花市针对不同时期刑事犯罪的特点,集中时间、集中手段、集中力量,有计划、有重点、有节奏地开展“严打”斗争和重点整治,刑事发案连续三年大幅度下降,治安乱点变成治安亮点。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突出矛盾纠纷进行排查调处和专项治理,化解了一大批因环境污染、企业改制、征地拆迁、集资兑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

  完善了综合治理的工作网络。在建立健全综治委例会制度、五部委联席会议制度、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重大问题查究制、一票否决权制等“六项制度”的基础上,攀枝花市认真探索并落实了联合检查督导、综治委委员定点联系、年终综治考核排名、综治成员单位定期总结汇报、定期表彰奖励综治先进、与各区县、大企业签订保一方平安责任书等“六项措施”,在全市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综治组织协调,政法担当主力,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格局。

  健全了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攀枝花市下发并严格执行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市所有基层单位的综治组织、政法组织、群防群治组织逐步完善。在财力上,除正常开支外在经费上全力倾斜,保证每年为公安机关拨付治安防控专项经费100万元专门用于防控体系硬件建设,每年多方筹集群防群治经费1000余万元用于基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形成了覆盖城乡的防控体系。攀枝花市始终坚持实行专防与群防、内防与外防、动防与静防、点防与线防、物防与技防等多形式、多渠道的防控措施,较好地巩固了打击整治成果,形成以应急指挥中心为依托,以巡警、交警、基层派出所为主,各级治安保卫组织和民兵应急分队为辅,基层山湾联防、院坝联防、店铺联防、守楼护院等群防群治组织为补充的覆盖全市的动静结合、专群结合、城乡结合、毗邻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

  因地制宜

  平安创建攻坚克难

  由于多种因素,攀枝花市社会治安形势复杂。近年来,攀枝花市从解决大企业周边治理难、流动人口犯罪防范难、毒品犯罪根治难、铁路治安问题杜绝难、边界矛盾纠纷处理难、长效机制形成难入手,努力构筑具有自身特色的综治工作体系,推动平安攀枝花的建设。

  抓打击整治,解决企业周边治理难的问题。攀枝花市专门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政法委书记、综治委主任谢道全为组长的强有力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集有关区县和相关部门,抽调公安、保卫干部、经警、武警200人对攀钢(集团)公司周边环境进行持续不断的专项整治。为切断盗窃攀钢工业器材、废旧钢铁的销赃渠道,对攀钢周边41家废旧物资收购站点依法予以取缔或搬迁。在企业内部,将攀钢(集团)公司主厂区划分为六个社会治安重点防范责任区,明确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治安防范网络机制。

  抓整体联动,解决流动犯罪防范难的问题。为控制流动犯罪,攀枝花市整合公安专门力量,将治安、交警、刑警、巡警等配置在防范第一线,形成多警联勤的警务运作机制;将城管、交管、路政、工商、税务、文化、环卫、药监等行政执法队伍和把武警、民兵、青年志愿者等力量纳入整体联动防范体系。在农村进一步完善以户户联防、院坝联防、山湾联防、自防自治为主的村、社、院、户四级防范网络。全市上下还制定了整体联动的总体方案和分级实施方案,健全和完善各种工作预案。

  抓全民禁毒,解决毒品违法犯罪根治难的问题。攀枝花市被毒贩视为毒品由云南进入四川并向内陆和沿海扩散的“黄金通道”。为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攀枝花市以创建“无毒社区”工作为载体,以禁吸戒毒工作为重点,推动禁毒各项工作深入发展,坚决遏制毒品蔓延发展的势头。在日常工作中,把禁毒作为“严打”整治斗争的重要任务,以破大案、断通道、打团伙、抓毒枭、缴毒资、端毒窝为重点,扫荡和摧毁了李家湾、二坪子、地龙井、巴斯菁等一批地下吸贩毒窝点,在龙洞、平地等卡点双向查缉,破获了一大批贩毒大案。

  抓铁路护路,解决铁路治安问题杜绝难的问题。攀枝花市坚

  持以创建安全文明铁道线为中心,突出加大整治力度和护路队伍建设力度,强化路地结合、地企结合、城乡结合,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基础工作到位、经费保障到位,杜绝了因治安问题引发的重大行车事故,杜绝了哄抢铁路器材的事件,杜绝了重大恶性案件;货赔率一直保持在全省最低水平。

  抓边际协作,解决边界矛盾纠纷处理难的问题。攀枝花市牢固树立“治域先治边,治安先安边”的理念,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诚信和善、互谅互让的原则,公正合理、及时果断的原则,睦邻友好、共谋发展“四项原则”和“多一点大局观念,少一点地方主义;多一点主动自觉,少一点观望等待;多一点理解支持,少一点埋怨责备;多解决一点实际问题,少一点推诿扯皮”的工作思路,在具体处置边际矛盾纠纷和相互交往中,实行联防、联治、联控、联管、联调、联打、联建,有力地维护了边际地区社会稳定和治安平稳。

  抓制度创新,解决长效机制形成难的问题。为了使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攀枝花市在综治工作机制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最终形成治安形势分析制度、民意测评制度、治安新闻发布制度、治安督查员制度、群众对话制度、群众意见回复制度、规范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现场办公特事特办解决治安突出问题制度、督查督办制度、责任查究逗硬制度等十项新制度,真正形成了解决治安突出问题的共识、共责和合力。

  大田镇健全网络建设平安石榴之乡

  大田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治安也是投资环境”“平安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镇综治委主任由党委书记担任,党委分管副职担任综治办主任,各村也建立了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确保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脱节。全镇建立基层治保会7个,调委会8个,工作人员100多名,并完善了以村(居)民自防自治为主的户户联防、10户联防、组织联防、村村联防、院坝联防、山湾联防、边际联防。各村、组和各联防队、哨卡点都设有报警点,各村组、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相邻住户和村(居)民互帮互助、轮流值班、值日传牌、守楼护院护村,以党支部、村(居)委会为核心,加强以治保会、民兵、联防队为主体的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网络体系建设,增强了村(居)民自身的治安防范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大田镇把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与创安、创模、创无毒社区相结合,把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三村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开展警民共建活动相结合,努力实现社会稳定与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双丰收”。

  为增强村(居)民的法制意识,每逢节假日,大田镇都要组织宣传队,用宣讲、表演等方式,广泛宣传各种法律法规,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群众参与的自觉性。

  佳运社区警民共筑安全走廊

  佳运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总面积1.9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3800多人,暂住人口500多人,治安形势比较复杂。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社区与驻社区民警紧密合作,共筑安全走廊。今年1到10月,社区仅发生了2起治安案件,还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基本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这一要求。

  为增强防范能力,佳运社区确立了“人防、物防、技防”的创建平安社区思路,并将辖区防范工作规划为社会面、社区、辖区单位内部三条防线,构建了街道、派出所、社区、户四级防控体系。为让社区警务室发挥更大的作用,佳运社区成立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人民调解工作小组、治安巡逻小组、禁毒小组等多个机构,辖区内主要企事业单位、楼院治安负责人参加,并发动居民、社区党员、青年志愿者、退休人员和享受低保的群众积极参与治安工作,成立了青年联防队、党员联防队和志愿联防队,由社区民警对这些机构和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形成社区民警、治安积极分子、辖区居民“三位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格局。通过警民共建,近年来,佳运社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均实现了大幅度下降。

  攀钢

  贯彻《内保条例》加大治安管理力度

  在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中,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以全面贯彻《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为契机,大力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不断增强内部治安防控能力。

  攀钢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将内保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生产经营同布置、同管理、同落实、同检查、同整改、同奖惩。公司职能部门设立内部治安管理科,建立健全

  内部治安保卫制度,重新确定公司内部六大防范区和72个治安重点防范部位,实行24小时督查制。

  攀钢目前有保卫力量2008人。公司先后投资2700余万元修建钢筋混凝土围墙,逐步形成封闭管理模式,并投资240多万元为保卫人员配备了防刺背心、防爆头盔、自卫棒等防护用具以及交通、通讯工具。公司还投资150余万元分别在各大通车门岗、工资站安装电视监控系统;投资50万元为保卫处建立了内部局域网,设置了中心控制室,对重要部位进行全天候监控。各二级厂矿单位也安装电视监控系统,绝大多数厂矿(单位)都安装了红外线防盗报警装置。同时,攀钢还十分注重与当地合作,实行企地联手、共建共防。

  米易县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基础工作

  为创建平安米易,米易县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宣传到位,经费到位。县财政划拨30万元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平安创建工作经费。各乡镇、县属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也为平安创建活动安排专项资金,并且列入了年初预算。

  如何使平安创建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米易县进一步建立五部委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对乡(镇)、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平安创建平时的考核制度;建立县综治委委员述职制度、学习制度建设;推行了“联络员工作制度”;加强村(居)委会综治的规范化建设;并构建起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提高效能,米易县建立和完善综合应急指挥报警平台、行政区域边际协作共防的防范体、重点部位防范体系、“一区一警”“一乡一警”群防群治为基础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单位内部治安防范体系以及农村四级防范体系,基层平安创建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米易县将用两

  年的时间,实现社会政治更加稳定、治安秩序更加良好、防控能力更加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增强五大工作目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