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苦干叩开幸福门——对话巴中市委书记、市长熊光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6:1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尽管是“老巴中”了,对老区山山水水十分熟悉的熊光林,谈起巴中的发展未来,语气并不轻松,话语中透出的更多是“压力”与“责任”。

  “苦干不苦熬”,为巴中发展赢

  得机遇和空间

  记者:巴中建地设市12年,发展有目共睹,并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巴中经验”,今后的发展应是顺风顺水了吧?

  熊光林: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工作,时刻都不能忘记这样一个基本市情:2004年,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5%;全市还有95万多贫困人口,平均4个人中就有1个贫困人口;全市人均GDP仅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的46%;人均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的17%……这就表明:虽然过去尤其是“十五”期间我们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但是贫穷落后的状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要求我们仍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精神,为巴中赢得发展机遇和空间。

  记者:恕我直言,对一个至今没有高速公路、铁路,不靠海不沿边的地方,发展机遇如何可求?

  熊光林:那要看怎样去抓机遇?抓住机遇干什么?抓住机遇为了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这是巴中面临的发展机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亲临巴中视察,把巴中作为他扶贫开发工作联系点,把通江县作为他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省委书记张学忠和省长张中伟先后多次来巴中指导,他们心系老区人民、情系巴中发展,这些都是巴中面临的难得的发展机遇。温家宝总理今年视察巴中时情真意切地说:让通江人民生活好,让巴中人民生活好……是我们党的责任,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总理深情的讲话,让我们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是我市最基本的市情,扶贫开发是总揽全局的中心工作,让全市人民过上小康幸福生活是我们追求的根本目标。一句话,今后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一切为了老百姓”,通过务实苦干,叩开通往幸福的大门。

  以解决农村“四难”为突破口,苦干“干”到点子上

  记者:苦干叩开幸福门,很形象。那么,叩关,最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熊光林: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巴中是贫困地区,但我们精神状态绝不能困难,思想观念绝不能困惑。我们要在广大干部中深入广泛地开展勇破“满、难、慢、稳、旧、虚”和力戒“张扬、虚假、浮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六破、六戒”活动。通过全市上下思想上的大解放、观念上的大转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巴中经验”,推动巴中老区发展。

  记者:突破口选在哪里?

  熊光林:从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四难”入手,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水平。工作中始终坚持环境建设与能力建设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依靠民力与实现民利相结合。同时,农村抓好“五改三建”为内容的新村建设,抓好农业产业化为特色的“绿色经济、畜牧经济、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城镇抓好招商引资为重点、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化;基础设施抓好广巴高速公路、乐巴铁路为重点的交通建设,推动特色城镇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人民生活富裕的协调发展新路。

  ■本报记者李延林谢离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